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几种代表性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论析

2016-02-27张洁

学术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指向性思潮民主

张洁

改革开放以来几种代表性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论析

张洁

社会思潮与社会制度变迁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持续存在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思潮,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这些思潮之间相互区别,从不同角度指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当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要对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特征保持高度警醒;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故事,破除歪曲与虚无;继续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逐步清除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的现实根源。

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制度指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宣告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新阶段——完善和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义重大、地位突出,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为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三种代表性社会思潮的兴起及其制度指向性展开论析,并提出化解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不良作用的策略。这对当前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凝聚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学理分析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1](P7651)。社会思潮作为特定环境中存在的社会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与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意识具有密切相关性,“在整个社会意识结构中占很关键地位”[2](P75)。它既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心理,同时也具有系统化程度不一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

“制度”一词,英文名称是“institution”,含有建立、设立、制定、风俗、惯例、公共机构等意思。在汉语中,“制度”是“制”与“度”合成的复合词。制者,制造、制作、制裁、制限也;度者,量物长之器也,量度、限度、法度等是也。“制”与“度”合一,就是人们行为的规矩、章法之谓也。社会制度作为一国上层建筑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是国家得以正常运行的法度和规矩。国家的存在依赖相对稳定的制度基础,离开制度这一相对稳定的基础,国家就将失去秩序稳定的根基,陷入混乱、动乱甚至是分崩离析。

一般来讲,社会制度的建立、巩固与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的支持和引导,没有一定理论体系做先导的制度是难以立足的。一种社会制度得以确立的背后往往有与其相匹配的体系化的思想观念的支持,我们把与一个国家的制度相匹配的体系化的思想观念,称之为主流意识形态。换言之,一种制度的确立过程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占主导的过程,即统治阶级的意志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

然而,在一个既定社会当中,作为统治阶级意志体现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是独立的存在着,而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周围,交错着反映各种群体利益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有的与主流意识形态属于同质异构的关系,能够反映和助益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的背离主流意识形态,自成体系,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异质异构的关系,或加以包装,掩盖其异质性,对主流意识形态加以干扰、侵蚀。因而,社会制度确立后,它的发展历程也不是总能沿着既定的路径演进的。当一种有悖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得以强化或广泛传播而不能加以疏导、消解时,这种思潮将渗入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肌体中,进而有可能导致社会制度的中断或已建立的、处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制度发生变异。

由此,所谓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指的是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社会思潮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进而达到引导社会制度发生相应变化的特定属性。

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以一定思想理论为指导、与主流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社会思潮的存在。此类社会思潮的位阶相对高些,只有该社会思潮不仅仅作为一种社会心理,而且已然为体系化的思想理论,才能鲜明地表现出其制度指向性特性。第二,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条件。在没有一定可能性“刺激”的情况下,各种社会思潮大都处于“自在”的状态或以“他在”的形式存在着,一种社会思潮在一定时期内兴起与广泛传播,具备制度指向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刺激”其从“自在”转变为“自为”状态的可能性现实地存在着。第三,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侵蚀以实现其改变既定社会制度的目的。社会思潮具有相对独立的发生逻辑和作用机制,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侵蚀性,它并不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而是通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或破坏,进而使社会制度发展变化。

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既有助益于社会制度变迁的一面,也有干扰、误导社会制度发展的一面。本文中特指其消极作用,即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以一定思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思潮,利用人民群众(包括执政党)的思想趋势和利益关切,以特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改变人们对现存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观念,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支配地位,使得执政党调整、改变甚至转变国家根本和基本制度,引起国家制度部分改变,甚至质变的属性。由于存在着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思潮的干扰或破坏,社会制度的发展过程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于处在转折期和重要发展节点的社会制度,这种可能性存在的风险更大。

二、改革开放以来几种代表性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的主要表现

自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与之伴随,各种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左右着我们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企图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临极大的挑战。对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三种主要社会思潮的缘起及其制度指向性逐一分析如下。

(一)新自由主义的缘起和制度指向

新自由主义主要是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其背后的主导者是美国,因而确切地说,新自由主义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集团为攫取国际垄断利润而向全球推销的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政策最早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印度尼西亚和智利被采纳,随后在其他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蔓延开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不可避免,改革开放初期,西方大肆向中国推销新自由主义,并在中国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曾经长期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的黄宗智指出:“在中国则是由新自由主义在制度层面上独享霸权。”[3]

作为国际垄断资本理论体系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一体化。它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具有鲜明的制度指向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直接指向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自由主义的‘由市场说了算’,是以彻底私有化为前提或基础的。”[4]新自由主义通过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以新自由主义的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科斯的产权定理为代表),以局部、个人、眼前的效率高低为判断标准,认为公有制经济比私有制经济低效,进而主张推行完全市场化,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否定国家宏观调控,排斥政府对市场、对经济活动的任何干预和宏观调控,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鼓吹政治、文化一体化,否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新自由主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要求自由化,向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推销其所谓的民主和普世价值,大搞颜色革命和思想渗透,意欲通过政治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达到改变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目的。

第三,把社会主义等同于集权主义,丑化、妖魔化甚至意欲击垮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其中,以弗·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为代表,他认为“社会主义从一开始便直截了当地具有独裁主义性质……,它不过是通过等级制度的路线审慎地改革社会,并强加一种强制性的精神力量”[5](P50)。

此外,新自由主义已经渗透到具体的微观的制度、体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与国际接轨’的大潮流下,新自由主义已经在制度上深入到教科书、核心刊物等,而由此也在研究生的遴选、教员的聘任与评审中占据霸权地位”[3]。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源起和制度指向

民主社会主义,有时又叫社会民主主义,是西方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的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总称。民主社会主义虽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工人运动的形势策略调整其政策,但没有脱离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实为非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民主社会主义,由社会民主主义发展而来,最初是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以资本主义范围内的改良主义为特征。巴黎公社失败后,伴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以科学社会主义过时论,改良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为特征的社会民主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盛行,并加以理论化,以1899年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的发表为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大多数社会党违背了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推翻本国政府的革命策略,社会民主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由此正式分立,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进入高潮,社会民主主义于1951年在成立各国社会党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的法兰克福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即《法兰克福声明》)中,被颠倒成民主社会主义,以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相区别,成为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性目标,并受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追捧,获得了执政地位。以瑞典模式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因此得以传播开来。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广泛的传播,并得到一定群体的支持和青睐,很多人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混淆,进而引起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可见,其制度指向性一度隐藏得很深。民主社会主义与共产党人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旨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引入歧途。其制度指向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把社会主义看作一种道德需要,否认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否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20世纪60年代,尤其是苏东剧变后,西欧各国社会党在大选中失败,纷纷沦为在野党或半在野党。为应对变化,社会党国际于1992年通过了《变化的世界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抛弃民主社会主义,又重新捡起“社会民主主义”,提出了介于传统自由主义和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 “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者不再把社会主义视为制度、目的,而是把社会主义视为“一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的任务”,将公正、美好、自由、和平等抽象概念作为其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主张通过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对现存资本主义不断调整(实际上是改良)的方式,不再寻求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进而否定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这从根本上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二,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以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民主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政策是以保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的。1951年通过的《法兰克福宣言》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6](P6)。20世纪60年代,民主社会主义又提出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主体的混合经济,进一步强化了不以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准则的基本经济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民主社会主义把主要精力放在“限制经济权力”的收入分配改革,把实行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看作是社会主义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回避了所有制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根本性地位和作用。“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向新自由主义靠拢,离科学社会主义愈来愈远。

第三,否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由于民主社会主义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主张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政治斗争实现其政策,因而它实质上否定了无产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背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属性。民主社会主义中的“民主”,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专政的否定,即指责当时世界上共产党执政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不民主”,把法西斯统治与共产党政权并称为“法西斯独裁”,倒向了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多党执政。

可见,民主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良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范围之外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是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背离的价值观念和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制度指向性和迷惑性。民主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二者之间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绝不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且理论和实践表明二者之间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在中国搞民主社会主义,就是直接通向全盘西化的桥梁,苏东剧变就是典型案例。因此,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化和渗透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尤其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否则某些人预言“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民主社会主义正在改变世界”的言论恐将实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缘起和制度指向

欲先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自古有之。近代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陈序和胡适为代表。近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滥觞与五四前后的自由主义密不可分,其本质是政治思潮,就是要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照搬到中国,把中国全盘资本主义化,即表现为“全盘西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以“告别革命”“救亡压倒启蒙”为表现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它的核心观点是对近现代史的合历史性进行重新评价。

历史虚无主义的制度指向显而易见,其逻辑脉络就是否认我国近现代史革命的进步性和历史必然性,从根本上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用“现代化史观”代替“革命史观”,否认革命,进而否认社会主义道路。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中国人民选择的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制度,美化历史上已被否定、推翻的反动统治者,呼唤历史的亡灵,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从社会主义道路扭转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实际上还是倒退回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历史虚无主义否认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进而看似逻辑地推导出20世纪以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为制造的,认为20世纪革命的结果就是专制的复辟。他们认为屈从于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沿着所谓现代化的范式实行资产阶级改良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正确道路①这一观点以李泽厚、刘再复的《告别革命》为代表(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和福山的《历史的终结》是这股世界范围的“告别革命”思潮的代表作)。。

第二,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取得的成绩,进而否认毛泽东领导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历史虚无主义把‘重新评价’的重点放在近现代史的原因,就是为了否定革命,为了否定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8]在否认革命的必然性和进步性的基础上,用所谓“取其一点,不计其余”的方法,片面夸大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方式方法的失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三,否认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进而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把改革引向邪路,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把戏”。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表面上是在赞扬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成就,实质上是在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辩证关系,这一点必须高度警惕。

第四,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夸大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否定毛泽东,搞各种“非毛化”和“反毛”的言论,抛出“中国共产党登记论”。而之所以这么做,其目的就是要以此打开缺口,全面否定党的领导地位,进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除了以上三种思潮,宪政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也把矛头聚焦在我国改革的走向,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

三、化解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不良作用的有效应对策略

如前所述,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广泛传播往往会扭曲社会制度的发展方向,导致制度的变异。现阶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要辩证分析社会思潮的合理成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效化解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的不良作用。笔者认为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联系、发展的认识论,对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保持高度警醒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因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都离不开对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要发挥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最大合力,首先需排除其中起干扰作用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保证各种因素作用于同一个大方向上。

当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大肆鼓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进行全面否定,通过思想领域“无形”的侵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形成了极大干扰,打乱了我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节奏。对此,决不能轻视。我们应以联系、发展的思维,系统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进程的各种社会思潮保持高度的警醒。一方面,要警惕其形成“小气候”,适时研判当前社会思潮领域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问题;另一方面,更要防止其演变成“大气候”,时刻提醒自身吸取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

(二)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

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之所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侵蚀性,主要由于它是通过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进而实现其干扰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可知,社会思潮要达到扰乱社会主义制度方向的目的,就必然要首先经过主流意识形态的检验这一中间环节。不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有的社会思潮比较活跃,在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直接的原因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失语,这也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经验和教训。因而,破除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的有力武器,就是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现实解释力。

为此,须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积极回应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有较大争议的理论问题,尤其是造成相当程度思想混乱的一些焦点问题,及时廓清思想迷雾;建立常态化、专门化的应对机制,形成专业化、职能化的组织机制,构建收集、分析、研判、化解的工作机制。二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时代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最广泛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内在的根本一致性,“核心价值观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制度精神’,它实际上是一种国家制度、一个国家运作模式赖以立足、借以扩展、得以持续的灵魂,因而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内核”[9]。三是转变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利用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融合的趋势,在继续巩固传统媒体优势地位的同时,占领新媒体的思想阵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手段的升级和优化组合。

(三)讲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故事,击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歪曲与虚无

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消解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的不良作用,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讲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故事。制度是一国中较为稳定的部分,是一个社会的共同选择。就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而言,它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一个社会的制度,而是通过扰乱人们对本国社会制度的看法,降低对本国社会制度的认同度,进而使得该国人民自己否定本国的社会制度。

因而,须讲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故事,提高本国人民的制度认同感,树立全民族的制度自信。具体说来,一是讲清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史、优势作用和所处阶段,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轨迹、形成原因、中国特色进行系统梳理和提炼,并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鲜活、更有力、更有效地宣传出去。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最新成果、进步性广而告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一体两面,当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此,需要在继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制度的同时,将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层次、内在逻辑等内容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合理的制度预期,提高自我认同感。三是加大译介西方自我制度反思的学术著作。由于盛行当下的几种社会思潮往往承担了西方制度输出的使命,因而其制度指向性多是对西方制度的美化、神化,对中国制度的歪曲、丑化。为此,有必要向中国民众广泛介绍西方国家对自身制度反思的论著,如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等著作,促使广大群众理性看待西方社会制度。

(四)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消除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的现实根源

思想一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内因是主要因素,起主导作用。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占有一定市场,就其本质,是社会中特定利益群体的思想反映,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生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申张。因而,破除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是有力武器,必须用好这个武器,同时还要依靠现实问题的解决,即消除思想问题的现实根源,用事实证明本国制度的优越性和实际绩效。而后者,从长远来说,是根本性的方法。

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继续坚持发展生产力这一核心要务,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具体看来,就是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经济形势,秉承新的发展理念,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保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内;统筹好国内和国外两个经济大局,协调好国内不同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国际国内和国内不同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经济学,做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破除收入分配中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绿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只有这样,才能“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土壤,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方向,化解社会思潮的制度指向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迈向更高阶段。

总之,对于社会思潮制度指向性必须有鲜明而精准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进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稳健的制度基础,服务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李靖宇.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大辞典[M].沈阳:沈阳出版社,1987.

[3]黄宗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J].改革开放,2012(1).

[4]何秉孟.警惕新自由主义思潮误导我改革开放[J].党建,2014(7)

[5]弗·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殷叙彝.社会党国际文件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特点及其主要表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

[8]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5).

[9]侯惠勤.“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观的反渗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1).

[责任编辑:邵川桂]

张洁,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研究生,贵州 兴义 562400

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12-0027-06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15CKS005);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研究”(KY2016YB51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指向性思潮民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声源指向性仿真研究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一款低频偶极子声源设计
刍议小学指向性提问写作教学——以《慈母情深》为例
人大专题询问:增强监督“指向性”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