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辩证法阐释
2016-02-27秦书生张海波
秦书生,张海波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辩证法阐释
秦书生,张海波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习近平善于运用普遍联系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他认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他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提出要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运用整体性思维谋划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的生态红线思想是一种底线思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底蕴。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系统思维;底线思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昭示出我们党力求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马克思很早就以其敏锐的智慧和洞察力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把自然界比作“人的身体”,以此来说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他还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P374-375)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自然界之中的所有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立体的网络,每一物种都是这一网络中的有机环节,并且环环相扣、彼此关联。人类作为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包含在这个普遍联系的网络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对这个有机联系的网络的维护,依赖于同自然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已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经典的表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P559)。在这里,恩格斯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在充分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共荣。人类违背客观规律,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将最终自食其恶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盲目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透支严重。习近平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自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在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密切相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关联之中,事物自身诸要素之间也相互关联,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习近平善于运用普遍联系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他认为环境问题同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密切相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5](P103),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五大建设虽然各自的定位不同,侧重点不同,发挥的功效也不同,但它们任何一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要素。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发展不能走老路》一文中指出:“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好日子先过’,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我们坚决反对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建设密切相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要以法律为根本保障,以体制机制的生态化建设为主要抓手。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绩效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5](P103)。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一文中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文化的引导,就是要倡导生态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绿色风尚。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密切相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人们的健康权、生存和发展权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和威胁人民生活的环境问题,人民的健康不能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人的和谐统一起来,实质就是要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社会形态。
三、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方式分析问题,主张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6],“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1],这些论断深刻体现了他的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观。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5](P109)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包括人在内)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进行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的各个要素,把它们之间的相生相伴、互为依存的关系生动地刻画出来,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复杂性。
习近平非常注重运用整体性思维谋划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整治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原则,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5](P111),“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5](P109)。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部分简单地罗列和相加,而是通过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整体效应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用系统的观点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达到整体最优解的效果,即让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既有观念因素也有经济、制度因素,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引发的生态危机。“以治河来说,有的地方只重视治理水环境,却忽视山体保护、植被恢复,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地方只进行干流治理,支流却照常排污;有的地方只在下游治理,而上游却在开发破坏,导致边治理、边污染、边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7](P45)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系统思维的思路方法推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素质,才能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四、辩证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不容迟疑,同时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刻不容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始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8],“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习近平深刻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一文中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转变,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努力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都要抓,都要兼顾。既要发展经济,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10]。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资源能源的透支,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足,经济发展动力受阻,这时人们回过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本和技术修复治理生态环境,这样我们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就会更大。因此,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发生冲突时,一定要舍弃“金山银山”换取“绿水青山”,让子孙后代享有更加舒适、更加美好、更加宜人、更加幸福的生存空间。以牺牲环境换来的“金山银山”终将还会为环境的修复和治理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一定要守住绿水青山,这也是我们从长远考虑,走可持续、不危及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之路。发展经济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拥有更多的“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兴、百姓富的目标;保护好生态就是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蓝天白云、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绿水青山”,实现生态美、环境好的美好前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青山绿水、晴空万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向往。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过去人们单纯追求经济单方面的发展,走唯GDP至上的污染老路,虽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却没有很好地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协调好、统筹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矛盾双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绿水青山作为自然财富,是人类经济发展所离不开的、不可或缺的,它作为一种自然生产力,无形中带给人们宝贵的物质财富。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又能够凭借资金、技术优势,推动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因此,只有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经济优势转化为环境优势,二者相互配合,在发展中有保护,在保护中又有发展,才能构建蓝天白云常在、绿水常流、青山常在、经济发展、百姓富裕、造福后代的美丽家园。
只有发展好经济才能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只有保护好资源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建设,不能轻视环境保护。习近平通过辩证分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生动地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个意义上说,环境保护具有优先发展的地位,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五、生态红线的辩证法意蕴
生态红线是维护一定生态环境质量所必须坚持的控制线,是不能超出的界限、不能逾越的防护底线。生态红线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底线原则,彰显了环境保护制度的不可逾越性。生态红线的划定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改善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状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天蓝、地绿、水清的绿色时代的必由之路,是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通过划定生态红线,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耕地。耕地保护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发展的命运,更是制约子孙后代能否延续生命的屏障。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能源严重不足,滥砍滥伐现象严重,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问题长期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这直接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到位,长期缺乏生态红线的观念有关。习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2](P237)“要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8],“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12](P233)。习近平的生态红线思维是一种底线思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底蕴。
生态红线观念体现了底线思维。保护好人类的“眼睛”——生态,必须具备底线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12](P288)生态红线就好比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旦“底线”守不住,就会触及和突破生态系统的自身承载力,成为人类生存和建设事业的“绊脚石”。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12](P288)现今,一幕幕不断上演的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资源危机、能源危机、雾霾天气等环境污染态势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果我们对此形势置之不理,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生态恶化的局面,一旦越过生态底线,将会给国家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12](P237)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也强调,“要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体现的底线思维,说到底都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让民众共享生态幸福。对于生态难题,我们要充分估计、整体谋划,早点入手,做好最坏的打算,做到防患于未然。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底线和国家安全底线一定要做到位,否则,社会的和谐就得不到保障,中国梦就难以实现。生态社会是当代人和后代人共享的社会,发展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环境承载能力这个底线处理不好,不仅当代人的身体安全不能保障,给后代子孙留下“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和谐中国更是成为天方夜谭。
生态红线划定体现了矛盾的观点。划定生态红线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保证发展的健康性、持续性,这是矛盾对立统一性的体现和运用。生态保护红线重在对自然的优先保护,并在新环保法中以法律的形式为环境的优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确保我们的活动能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我们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态红线的划定和认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生态环保红线是开启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一把“钥匙”,它的划定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同时兼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赢得了光明未来。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只要生态红线划定了,就没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后顾之忧了,矛盾的普遍性已经科学地向我们说明了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根据当前国内外环境局势作出的界定,但生态环境的态势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可能旧有的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生态问题矛盾又会出现。况且生态红线的划定要综合分析我国各地区生态特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和程度,以及当地生态的脆弱程度和敏感程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归类管理,而不能搞“一刀切”。
生态红线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适度原则。唯物辩证法的度作为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超出了度,事物的属性就会发生改变。度这一准则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控制在生态良好发展的范围之内。建设“两型”社会,要求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彻底转变“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因此,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包括改造自然,就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做到“适度”。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飞速猛进地发展,资源能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超标、雾霾等极端天气急速恶化,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难以支撑。更何况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落后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当前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的攻坚阶段,还要抓好经济和环境的“双赢”,解决好一亿人口的脱贫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顺利实现此目标,难度空前。再加上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新旧环境问题层叠相现、映入眼帘,更成为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说明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已严重超限,达到了“临界点”“极值点”,如何在新阶段从根本上应对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因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绿色[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5(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N].人民日报,2014-02-27.
[7]李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人民日报,2014-07-11.
[10]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N].人民日报,2013-10-08.
[11]周宏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中国经济时报,2015-06-12.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伍洲慧]
秦书生,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海波,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169
A 8;X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6)12-0022-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论述,彰显了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心。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芒。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指导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内蕴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认真面对并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习近平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是友好的伙伴关系,人类在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对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地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然的系统价值,保持自然系统内部的平衡、稳定、有序。习近平告诫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只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避免和遏制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毫无节制地攫取和掠夺的行为,把经济发展对自然的影响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使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发展能在良性循环下,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谐发展,为当代和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实践要求与实现美丽中国梦路径研究”(14BKS05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演进、实践要求与实现美丽中国梦路径研究”(N 1413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