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同形词对比研究

2016-02-27张荣荣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

新丝路(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词义语感文体

张荣荣(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6)



中日同形词对比研究

张荣荣(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6)

摘要:在中日两国语言当中,存在着大量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同形词。这些同形词的存在一方面为语言学习者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因此,对同形词尤其是词义、用法不同的同形词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同形词的相异之处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中日同形语;词义;语感;文体;共起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4.099

中日两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在两国的语言中都使用汉字,因此两国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同形词。也正因此,使得很多的中国人认为日语简单易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从母语的角度出发,在还没有弄清楚这些同形语的具体意思、用法的时候,就望字生义地进行翻译、理解,犯了很多的错误。实际上,虽然日语中有一些汉字词汇无论在词形、词义还是用法上都还仍然与汉语保持着一致,但是绝大部分的中日同形词只是在外形上与汉语相同或相近而已,在词义、用法等诸多方面,都已与汉语有了极大的差异。本文将主要从词义、语感、文体、共起和语言习惯等五个方面,就这些中日同形词的异同进行对比、探讨。

一、词义不同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单词的意思。然而,由于日语当中也使用汉字的原因,许多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可能想当然的把汉语的意思强加到日语词汇之上,造成误解。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在词义方面造成误解的原因。

1.词义虚实不同

所谓词义的虚实指的是词汇在具体使用时,被用于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事物上。下面以“把握”为例,详细的加以说明。

①把握一切机会。(あらゆる機会をとらえる。)

②把握时代潮流。(時代の流れをとらえる。)

③把握事情的本質。(事の本質を把握する。)

④司机把握着方向盘。(運転手はハンドルを握っている。)

⑤这件工作,我可以试试,可没把握。(この仕事は私がやってみてもよいが,あまり自信はない。)

⑥他很有把握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彼は自信をもってすべての問題に答えた。)

⑦不打无把握之仗。(勝つ見込みのない戦はしない。)

通过例句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当中的“把握”使用范围很广泛,后面的宾语既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①②③),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④),还可以表达一种对事物进行掌控的自信的态度(⑤⑥⑦)。和汉语不同,日语中的「把握」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它的宾语只限于抽象的事物。

2.词义范围不同

在中日同形词中,词义范围不同的词汇大量存在。这种词主要可以分成三类:汉语语义大于日语的同形词、汉语语义小于日语的同形词、语义上有所交叉又各有不同的同形词。下面以“新鲜”为例进行说明。

A:新鲜水果(新鮮な果物);新鲜蔬菜(新鮮な野菜);新鲜空气(新鮮な空気)

B:①这样的事已经不新鲜了。(こういうことはもう何も珍しいことではない。)

②电视机在我们村已经不是新鲜的东西了。(テレビは、わが村ではもう珍しいものではなくなった。)

③尝新鲜。(初物を食べる。)

C:新鮮な感覚;新鮮な喜び;新鮮な発想;新鮮な魅力

“新鲜”这个词的词义在中日两国语言中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在A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汉语还是日语当中,“新鲜”都可以用于修饰食品以及空气。这是共同之处。此外,如B里面的例句中所列出的,在汉语中“新鲜”还有着“稀少,罕见”等意思,日语当中没有这样的词义。与此相对,日语中的「新鮮」可以和抽象的事物,比如「印象」「感覚」「認識」等结合,汉语当中无此用法。

二、语感不同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人们可以使用语言来表达喜怒哀乐,表达对人对事物喜恶。词汇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承载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词汇的感情色彩主要指的是词汇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的感情、好恶、态度,也称之为“褒贬色彩”。下面以“自爱”“执着”“暗算”为例,考察一下这三组同形词在褒贬色彩方面的异同。

自爱/自愛:在日语书信的末尾处经常会看到「ご自愛ください」这样的句子。如果直译成汉语“请自爱”是很不合适的,容易引起纠纷。在汉语中,“自爱”是贬义词,然而在日语中确是一个中性词,含有“保重”的意思。

执著/執着:汉语中的“执着”是一个褒义词,比如说“对理想的执著”“执著于祖国建设事业”等等。然而,日语中的「執着」和汉语完全相反,是一个贬义词。常用于「金銭に執着する」「地位に執着する」等表达中。

暗算/暗算:“暗算”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暗中图谋伤害或陷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贬义词。而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不使用辅助工具,在心里面计算,是一个不带有褒贬色彩的中性词。如:暗算で計算する。(用心算法计算。)

三、文体不同

同形词按照文体的不同可以分成书面语、口语和日常用语三类。下面以“辅佐”“斡旋”为例,分析其文体方面的差别。

辅佐/補佐:在汉语中“辅佐”主要指的是在政治上协助,用于书面语。而日语中的「補佐」可以用于日常用语,比如「課長を補佐する」。

斡旋/斡旋:“斡旋”在汉语中是书面语,口语当中几乎不使用,而在日语中「斡旋」可以用于口语,如「友人の斡旋で就職した」。

不断/不断:在汉语中“不断”是日常用语,既可以用于文章中,也可以在口语中使用。然而,在日语里面「不断」只用于书面语,不用于日常会话中。

四、共起不同

词汇的共起主要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某一个词可以和那些词一起使用。共起关系是一种词汇和词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的同形词虽然词义相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的共起关系并不相同。

例:莫大/莫大

汉语:莫大的安慰;莫大的鼓励;莫大的幸福;莫大的光荣

日语:莫大な金額;莫大な利益;莫大な財産;莫大な費用;莫大な借金“莫大”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意思,但是在两种语言中修饰的对象却不相同。在汉语里,“莫大”只用来修饰精神方面的词语。日语中的「莫大」 主要用来修饰和钱相关的词汇,汉语中无此用法。

(天窗更高)—家庭辉煌。 “ʃaŋəraq”(毡房的天窗)是支撑毡房骨架的圆形圈顶,没有它就无法定型,是毡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室内的炊烟从天窗袅袅升起,从远处望去就知道哪里有人家,因此“ʃaŋəraq”引申为“家”。“bas aman bolsən”(头平安)—人身平安,这里用“bas”(头)来代替全部人身,是整个人体的象征,哈萨克族认为只要头平安就代表整个人平安。

(3)借特征带本体。“qoj awəzənan ʃøp almas”—非常老实。这个成语的表面意义是“不从羊的嘴巴里拿草”羊的脾气很温顺是非常老实的牲畜,连羊这么老实的口中都抢不了草,就说明这个人特别的老实憨厚。“tyjeniŋtabanəndaj”这则成语的意思是:骆驼的脚掌特别厚,用来形容人的脸皮厚。当哈萨克族来形容“人的脸皮很厚,不知羞耻”时,就会与“tyjeniŋtabanəndaj”联系起来。

恰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可以使多种修辞效果相得益彰,多姿多彩,为哈萨克成语增添了文采和力量,可以使成语的内容表达的更加鲜明有力、更加贴切生动。

参考文献:

[1]康斯拜也夫. 哈萨克成语词典[M].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

[2]成燕燕. 现代哈萨克语词汇学研究[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刘培华. 成语与民族文化背景.《语言与翻译》杂志社,1995年第2期。

[4]陈望道. 修辞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5]黄中祥.哈萨克词汇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委会.现代哈萨克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7]武金峰.汉哈词汇对比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词义语感文体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