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特种兵”
2016-02-27李丛蓉刘炀
文/李丛蓉 刘炀
带电作业“特种兵”
文/李丛蓉 刘炀
7月2日上午10点25分,在湖南益阳城区10千伏江化线带电检修现场,李朝恩“全副武装”跳进绝缘吊斗。“滋滋”,电流声格外刺耳,但李朝恩心无旁鹜地对准、遮蔽、固定、换相……动作娴熟、平稳、流畅。过硬的技术,早已让李朝恩声名远扬……
2013年,在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人社厅联合举办的湖南省电力检修职工技能竞赛中,李朝恩只用了8分钟就很好地完成了带电更换耐张中相绝缘子的工作,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参赛者。一位在场同行连连赞叹:“他太厉害了,我平时最快也要30分钟。”最终他以无可争议的优异成绩荣获个人理论、实际操作总分第一名,被省总工会、省人社厅分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南省技术能手”。谁又能想到,如今的技术能手李朝恩在2000年刚参加工作时,还是个学历低、底子薄,刚离开部队的退伍军人。
李朝恩通过不懈努力,完成了从不知到熟知的积累,完成了从熟知到熟练的升华,不仅全面掌握了10千伏至500千伏输电、变电、配电带电作业技能,而且还能独立编写各类作业项目培训教案,组织指挥或充当任意工种角色完成作业项目。与此同时,他被聘为国网湖南电力专业内训师和技能鉴定考评师,成为一名实实在在懂技术、会技能、善管理的高级技师。
在一次带电更换防污绝缘子作业中,李朝恩发现,只能采用等电位作业方式。然而等电位作业劳动强度大,对人员技术水平和工器具的要求较高,安全风险也比较大。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可不可以通过一种通用轻巧型工具,有效解决插拔弹簧销,将球头与碗头挂板的连接部位分离呢?带着这些疑问,李朝恩开始不厌其烦的反复研究试验。只要没有外出作业,李朝恩就躲在工具室里一遍遍琢磨,设计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工具模板也制作了好几套。工具室里经常传出“乒乒乓乓”的敲打声,李朝恩与同事间的交流话题也只剩下这些专业问题。看着他那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儿,大家都笑他“走火入魔”了。
通过反复研究,一种名叫“输电线路带电更换防污型绝缘子碗头扶正固定器、拔销钳”的新型工具问世了。这种工具小巧轻盈,十分方便快捷,在11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中多次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约100多万元成本。后来,这项成果作为一项技术革新,获得当年国网湖南电力QC成果二等奖。像这样的小发明、小革新,在李朝恩的工作经历中比比皆是。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参与设计、创作的项目达10多个。
由于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突出,2007年,李朝恩被任命为配网带电班班长。当时李朝恩27岁,是班里年纪最轻的。面对年纪较他长、工龄比他长、资历比他深的班员,一个才参加工作5年的“小毛头”能不能担起班长的重任?很快,李朝恩的表现让大家心服口服。当时,班里人员年龄差距较大,业务整体水平偏低,一名技师都没有。李朝恩首先从自己“下手”。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推迟15分钟下班。在这段时间里,他会打扫好办公室的卫生,认真查看班里的每一份工作票和各种工作日志,并总结出了手勤、眼勤、耳勤、嘴勤、腿勤的“五勤诀”,踏实、严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他给班组订下了一个团队成才的“梯形计划”,通过师带徒、老带新、一对一结对子等不同形式,在夯实基础管理的同时,着力提升班员的理论、实际操作、现场作业的能力和水平。就连50多岁的老同志也熟练掌握了微机输入、系统操作的基本技能。
每年夏季是配电带电班工作的“尖峰时刻”。受高温高负荷的影响,配电设备有时出现故障,经常需要带电作业。每天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李朝恩率领班员连轴转。一场作业下来,李朝恩的身上常常浑身湿透。作业点多的时候,他经常是忙完这个抢修任务,顾不上喝口水,紧接着赶往下一个故障点。李朝恩的举动,班员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不禁对这个凡事走在先、累活干在前的“小班长”刮目相看。
短短几年时间,班组8名员工全部实现技能水平的飞跃。班组技师比率达到50%,拥有高级技师1人、技师3人、高级工4人,有3名班组成员被国网湖南电力聘为内训师。特别是在“湖南省2013年度高压线路带电检修职工技能大赛”中,李朝恩与班组成员通力协作,在全省高手如林的14支参赛队伍中,一举夺得个人第一、第六和团体第四的优异成绩。
在李朝恩的带领下,他所在班组总是超额完成作业任务,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多项生产指标在国网湖南电力处于领先地位,所在班组多次被评为国网湖南电力、益阳供电公司先进班组,2014年,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