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宣讲队”传播理论正能量

2016-02-27

学习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乡土网格党员

近年来,宜昌市加强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创新农村宣讲方式方法,打造了一支生活在百姓身边、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基层宣讲员队伍,他们以乡音传党音,以村情释国事,本地话、口语化、故事化、文艺化地开展理论宣讲,被基层群众亲切地称为“乡土宣讲队”。乡土宣讲员们不仅深受本地群众欢迎,还相继走进省直机关、兄弟市州、各级党校和党政机关,给领导干部、专家们讲课,先后涌现出了为全省理论宣讲员讲示范课的省级优秀宣讲员龙会忠、走上省委党校讲台的宣讲员黄廷权、参加全省“中国梦·我的梦”巡回宣讲的宣讲员李全林等一批优秀宣讲员。

“一村一员”覆盖城乡最基层

一是组建队伍。按照一村一名宣讲员的要求,以有一定理论素养、热爱宣讲工作、表达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好影响力为标准,从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道德模范、创业致富能手、乡土文艺骨干、社区网格员中挑选宣讲人才,组建1400余人的“乡土宣讲队”,在基层宣讲中发挥核心作用,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宣讲员的全覆盖,形成一张大宣讲网络,推动理论宣讲到基层、进万家。

二是建立数据库。建立“乡土宣讲队”数据库,详细登记每名宣讲员的年龄、学历、社会职务、宣讲专题、宣讲特点、培训情况等,实行网络化管理。在全市遴选100名左右基层宣讲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发放理论宣讲参考资料,开展集中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在《宜昌社会科学》、《宜昌宣传工作》、宜昌市理论学习在线网站开设“最美乡土宣讲员”专栏,推介基层宣讲案例,展示宣讲员风采。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把各地基层理论宣讲员的队伍建设情况和开展宣讲情况纳入对县、乡、村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宣讲主题、宣讲场次等提出量化标准,要求每名乡土宣讲员每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开展宣讲不得少于4次,根据考核情况实行表彰奖励和动态管理。近年来有30余名乡土宣讲员及其宣讲报告获评省市优秀宣讲员、优秀宣讲报告。

“点单制”对接基层群众需求

组织乡土宣讲员们深入基层开展入户谈心、座谈交流等调研活动,梳理出党员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疑难问题,弄清楚当地群众最想听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有针对性地备好“政策理论课”、“农技知识课”、“乡风文明课”、“道德模范课”。每位宣讲员在自己的“宣讲半径”内公布宣讲菜单并定期更新,以供百姓“看单点课”,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精神、解读国家政策、普及法律知识、传授科学技术、传递道德文明。各地把乡土文艺人才纳入“乡土宣讲队”,围绕理论热点进行文艺节目创作,用身边事、身边人、本地话、小节目开展宣讲。近年来,各地组织排演了楠管“八项规定得民心”、漳河大鼓“四中精神传山乡”、薅草锣鼓“惠民政策好”、九采鞭“说唱核心价值观”、牛岭莲响“中国梦·我的梦”等一批文艺讲理论的代表性节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小阵地实现理论面对面

一是整合资源。推动乡土宣讲员依托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党员活动室等资源,打造理论宣讲的“小载体”,实现一村建有一个理论阵地,结合当地发展和民生实际开展各类理论学习和宣讲活动。如宜都头笔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李玉洁,利用农家书屋阵地,义务为当地学生、群众开展宣讲,直接听众达上万人次。

二是因地制宜。组织乡土宣讲员因地制宜地建立火塘夜话、网格读书会、市民说吧、广场课堂等“微阵地”,不受时间、地点、人数限制地开展宣讲,与基层党员群众进行小范围、近距离、短时间的交流互动,让理论课堂走进农村院落、走进社区网格、走进小区家庭、走进田间地头,真正实现理论与基层百姓的 “面对面”。如兴山南对河村农民万能文,组织退休老党员成立夕阳红服务队,走村串户进院,把理论送到农民身边。

三是因人施教。乡土宣讲员们结合自身和身边党员群众的特点,“配好菜”、“搭好席”、讲好课。村支部书记利用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等场合,围绕主题讲、抓住机会讲、结合实际讲,达到理论武装到骨干、骨干再扩散的效果。如秭归万古寺村支部书记屈家明每年利用村组会议开展宣讲10余次,讲文明、促和谐、谋发展,村民们都叫他“幸福辅导员”。社区网格员利用居民小报、社区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在网格中开展宣讲,猽亭区双桥社区6号网格员董彩虹,结合网格工作宣讲居民们感兴趣的政策、法律等,送理论进家庭,被称为“格格老师”。

“微平台”提升宣讲实效

一是建立“微宣传”微信平台。建立市县乡村三级联动、四级覆盖的“微宣传”微信平台,每个乡镇都建有一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微信平台,覆盖所有的基层宣讲员,让乡土宣讲员用上新媒体,延伸工作手臂。微信平台每周向宣讲员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政策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内容,宣讲员们再通过讲课、开会、QQ、微信、宣传栏等形式传递给乡村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建立起基层宣讲的网上微课堂。

二是建好用好网站平台。创建“宜昌市理论学习在线”网站,刊登原著原文、权威解读、讲座视频等学习资料200余万字,为全市乡镇宣传委员、村支部书记、社区书记、部分社区网格员分配学习账号;各县市利用政务网站开设理论学习专栏,刊登学习宣讲内容,方便宣讲员们及时掌握理论宣讲的权威内容,提升宣讲水平和宣讲实效。

三是利用广播架起空中微课堂。各县市依托广播电视台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统一录制理论宣讲、政策讲解的节目在农村播放,架起基层党员群众的空中微课堂。如枝江“三分钟讲堂”、秭归茅坪镇“村村响理论”活动等,录制了一批政策理论节目,发至各村,定时段、全地域播放,实现村村响、天天讲、人人听。

猜你喜欢

乡土网格党员
亲近乡土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乡土中国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