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增加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

2016-02-27杨帆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心肺体育课

杨帆

高校体育教学增加心肺复苏培训的研究

杨帆

心肺复苏是一项基本的救护手段,在第一事发现场运用心肺复苏技能延缓救援时间,因此在全球得到大力推广。首先走访重庆市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的认知程度;同时对四川外国语大学随机抽查的100人进行培训前后对比分析,发现大学生非常缺乏及渴望拥有该项基础生命支持技术,高校体育课具备培养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必要性。

心肺复苏;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06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者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有研究证明: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 4分钟内进行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 6分钟,成功率仅为 4%。近年来,在体育课的长跑项目中发生休克、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游泳课学习中也不乏学生溺水死亡的案例。根据案例分析,若能在发生第一现场立即采取高效的心肺复苏技能进行救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1. 研究对象

分别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以及四川外国语大学进行随机调查,每个学校确定100人为研究对象并发放调查问卷。之后随机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抽取100名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其中男生37人,女生63人,年龄均在18-20岁。

表1 问卷调查人数统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最新相关心肺复苏资料,主要是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2.2 数理统计法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管理,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

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的了解途径,采用心肺复苏的环境,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胸外按压频率等,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00份,有效率100%。

2.4 实验法

2.4.1 实验内容

培训内容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理论学习内容如下:基础生命支持阶段,高级生命职称阶段以及后续生命支持阶段;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瞳孔、面色、劲动脉搏动和神态;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以及心肺复苏中的安全问题;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和呼吸道是否畅通;人工呼吸时每次的吹起气量,有脉搏无呼吸的吹起时间间歇;胸外按压的力量及深度,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实际操作主要包括:判断意识、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4.2 实验方法

培训前,采用美国心脏学会和国际复苏联盟发布的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知识要点,对四川外国语大学该100名研究对象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满分均为100分,60分为合格,并保留原始数据作为研究初始数据。之后,根据培训计划,对该100名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培训。其中理论讲解为一周3次,每次2学时,总共6学时。实践技能为一周2次,每次2学时,总共4学时。2周培训结束后,再次以原始理论考题和实际操作进行考试,对培训前后的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进行对比分析。

3. 结果

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所采访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只有大约10%的学生是在课堂上学习过心肺复苏,保持相当低的比例;大多数学生对心肺复苏的了解来源于媒体以及网络。在调查中了解到,95%以上的学校体育没有开设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同时,90%以上的学生反映体育教师没有讲解过心肺复苏知识。能够掌握和运用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技术方法的人数更少,受访者中只有6%左右的人能够运用心肺复苏技术,其中还不排除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正确高效的运用和操作。然而,虽然绝大多数受访学生不会心肺复苏,却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系统学习并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由于心肺复苏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因此,82.6%的受访学生认为应该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而不是仅仅通过科普宣传途径。

表2 对心肺复苏的认识程度

3.2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根据该100名学生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对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的合格人员做卡方检测,得出p值<0.001,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我们可以推出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有很大差异的结论,详见表3。

由于心肺复苏需要在现场进行,因此,重点对实际操作的步骤分别进行统计,通过对每一项细节合格人员的卡方检验,每个细节步骤的p值<0.00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培训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成绩分析,学生在判断呼吸心跳这一步骤差异相对较小,培训前就有57%的人进行了准确的判断;而在更为专业的胸外按压与吹气量比值上,差异最大只有2%的学生知道,测试后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回访,了解到是因为之前系统学习过心肺复苏知识,否则会想大多数同学一样对此专业问题不能回答正确。这充分说明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常识性判断相对较易,而在更专业的判断标准上不了解。可见,培训与否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具有非凡意义。

表4 人工呼吸培训前后实际操作合格成绩对比分析(n=100)

表5 胸外按压培训前后实际操作合格成绩对比分析(n=100)

4. 结论

心肺复苏又称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根据《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即当发现患者无反应及没有呼吸时,应立即通知急救中心,并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依据CAB(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顺序原则,首先进行30秒的心外按压,再开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流程。取消一看二听三感觉的呼吸检查程序,以避免延误胸外按压的施行时机。

4.1 大学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技能

在问卷调查中,仅有5%的大学生表示能够掌握和运用心肺复苏;在培训前的考试中,仅有4%的大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合格。比例远远小于发达国家水平,尤其是德国,已经把急救知识的培训纳入到中小学课本。我国大学生不管从知识层面还是接受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应成为心肺复苏技能的主要学习对象。

4.2 大学生有学习心肺复苏的需求

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培训对比实验中,几乎所有学生在心肺复苏培训后认为有意义,值得学习,值得推广。同时在问卷调查中也有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心肺复苏应该作为一门基本技能进行熟练掌握,以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第一目击人”立即进行救援工作。

4.3 高校体育课需要增设心肺复苏培训教学内容

调查中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应该是在体育课堂上而不是通过科普宣传理论课堂,因为学生认为体育课本身就是一个身体参与的过程,而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更多需要实际操作和学习,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习生命救援技术,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在我国高校中,体育课上长跑猝死现象已经发现多例,上游泳课时溺水死亡的现象也屡有发生,而心肺复苏恰好可以成为每个师生必备安全防护的技术之一。在黄金5分钟内运用基础生命技术,给发生不幸的学生做一个生命维持时间以待救援,即使心肺复苏不是对每一例事故都有效,但也能增加救援时间,留下生命延续的机会。通过体育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结合体育教师的案例分析,会给学生一个深刻的记忆,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有能力处理响应的突发事件。

4.4 体育教学中持续合理的培训是巩固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有效方式

虽然在调查访问中得知有部分同学在以前课堂上学习过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但却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全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然后随时间的推移而遗忘。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根本不能做一个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技术。而体育课伴随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周期最长,可以对心肺复苏的知识技能有一个持续性影响。

5. 建议

事发现场“第一目击者”需要拥有心肺复苏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优势发展主体理应具备这样的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大学生非常缺乏及渴望拥有该项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根据时代及大学生的需求,高校体育课具备培养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必要性。高校体育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培养大学生身体锻炼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促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健康。

[1] 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7(4):661-663.

[2] 李倩,贺连香等. 社区医护成组角色扮演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3(8):83-87.

杨帆(1981- ),男,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讲师,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心肺体育课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体育课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