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研制无镝电机背后的考量
2016-02-27黄耀鹏
□本刊记者 黄耀鹏
本田研制无镝电机背后的考量
□本刊记者 黄耀鹏
显然,无镝电机磁铁研发,企业是被政府敦促前行。
今年夏天,本田和大同特种钢联合开发出不适用镝的铁钕硼磁铁,将用于本田的HEV的马达电机。这项声明并没有引起业界反响。这是全球首个不使用镝的钕磁铁电机,本田没有申请专利,因为无镝电机比有镝电机性能差一些。本田为什么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
镝和钕同属稀土元素。只不过前者为“重稀土”,“基本上”只有中国出产。而钕的化合物来源广泛,美国、澳大利亚、越南都可充当供应商。
重稀土在全球的分布不大均匀,中国储量占据了90%以上(此数据有争议)。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只有中国能以合理成本提取重稀土。从2010年起,中国成立了两大稀土联盟,以走私猖獗、市场价格偏低为由,大幅削减出口配额。在日企看来,中国正在利用特殊资源达到政治目的。
特别是2012年日本警备厅在钓鱼岛逮捕中国詹姓船长,中国对日停供稀土,迫使后者让步。日企深刻地感觉到中国政府的政策和中日关系不确定带来的风险。HEV因为使用稀土量高达数百千克,首当其冲。各大日企都加快了“去重稀土”研制步伐,不论在电池,还是电机磁铁领域。
表面上看,这些应对措施完全属于企业行为,针对原料供应的风险开发替代方案,再自然不过的反应。其实不然,通产省与日本各大车企的关系不是典型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前者不可能通过一纸命令或者简单一通电话,就让后者俯首听命。
但是否意味着企业完全不用理会政府指令呢?美国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苹果可以丝毫不理会FBI开放后门的“命令”,谷歌也可以曝光CIA侵入其海外服务器的勾当。
但日本企业向来与国家意志脱不了钩。日本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方式,并不需要直接下达命令,而是通过行业协会透露,而行业协会则由行业内最具名望的企业领导人牵头。通产省官员会在交代事情后不断鞠躬,说些“拜托了”、“全仰赖您了”之类的话。但“拜托”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容违背的。
企业听命于政府,并非担心政府报复。双方结成了命运共同体,更巧妙的是,不因政府更迭而“联盟”解体(当然,前几年民主党执政时双方关系弱化)。舆论称日本经济模式为“国家资本主义”,以示与美国和西欧“自由资本主义”的区别。
最典型的例子,却是出自汽车圈以外。当年日本政府举全国之力,在计算机内存的研发和产业竞争中,与英特尔对抗。双方竞争白热化,即葛洛夫所称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前者取得了胜利,后者被迫调整方向去研发CPU。谁也没想到“内存竞争”的结果是,“失败者”构建了一个“帝国”,而国家意志一旦决策失误,征集的力量越大,损失越大。
弱化的商业因素
而对于去重稀土研发这条路,企业的危机感显然没有政府那么强。即便重稀土“走私猖獗”不是实情,那么把电机生产线搬到中国去好了。整车生产线和几乎全部的配套零部件生产不是都这么做了吗?电机还能勉强被称为“核心技术”,但动力电池绝对不算,因为后者已经满天飞,而且处于过剩周期。显然,无镝电机磁铁研发,企业是被政府敦促前行。日本安川电机(Yasukawa Electric Corp.)、三菱电气(Mitsubishi Electric Corp.)、日本电产(Nidec Corp.)都有各自的去重稀土电机研发计划。费用和周期都不确定的研发项目,即便研制成功,多半也比现有产品差。众多企业争向开发商业价值不大的项目,“反经济行为”必然有其他维度的合理性。
大同特种钢提升了新的铁钕硼电机磁铁的磁力强度,使之与有镝磁铁差不多。但矫顽力仍相去甚远,后者意味着电机的耐热性差。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将面临扭矩下降,甚至“宕机”。
尽管大同特种钢尝试以“微晶磁铁粉热成型”的办法,提升了矫顽力,但仍然只及有镝磁铁的一半。本田则负责改进嵌入磁铁的马达转子,结论是“堪用”。新马达磁铁“微晶”制造成本飙升,但成型和烧结成本走低,两相抵扣,成本变化不大。即便不考虑长期研发费用,只得到了性能劣于现有产品的试制品,还要说服其他厂家使用,承担推广费用。
本田称,秋季发布的下一代Freed迷你厢式车将采用新电机技术,但大规模铺开的可能性不大。
成本和供应链稳定哪个更重要?此举无疑向中国宣告“稀土武器”失效,至少也是大幅度贬值。这样一来,掐断供应就变得意义不大,反而保障了原料来源。新技术仅作为备选手段,就能保证现有原料供应链的稳定。孰重孰轻,日企恐怕早有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