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举措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

2016-02-26◆葛

学习月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建会台账工会组织

◆葛 琳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是我国工人阶级的新生力量。2015年以来,襄阳市工会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活动为契机,以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为着力点,拓宽思路、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截止目前,全市新增建会单位1624个,新增农民工会员107889人,工会组建率和农民工入会率分别达到91.5%、93.5%。

一、高度重视强保障,引导农民工认“娘家人”

把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在全省率先举行“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启动仪式,动员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引导农民工认“娘家人”。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将农民工入会工作写入市委《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党工共建”工作作为县(市)区委书记年度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专题内容。市总专题研究农民工入会工作,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出台《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双入双争”活动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任务要求,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加重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强化人财物保障。发挥县(市)区工会干部、乡镇(街道)工会协理员和村(社区)网格员作用,抽调420名工作人员,组建60个工作组,配套活动专项资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打一场农民工入会“大会战”。市总还拿出30万元作为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考核基金,按照“费随事转、激励先进”的原则,对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工作成效突出、特色明显的地方和单位,根据分值、等次给予1至2万元的差异化经费补助,激发调动基层工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强化机制保障。制定农民工入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责任划分,细化工作任务,实现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坚持“分级负责、分片包点”的原则,全市分成8个督导组,由市总领导带领分管部室深入包保联系点,采取随机抽查、定期督导、定期调度、定期通报的方式,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形成“难事大事领导协调、重点难点部室推进、日常工作基层工会开展”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载体发好力,引导农民工进“娘家门”

以工会组建、农民工会员全覆盖为目标,探索开展“双入双争”活动,即农民工输出地入会、输入地入会,争创模范职工之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引导农民工进“娘家门”。

一是搞好一个调查摸底。加强与人社、工商、税务、民政、农业、交通、建设等部门的工作联动,重点摸清建会重点领域、具体单位名称和地址。在此基础上,借助全国工会组织建设系统,采取电话抽查、网上核查、上门核实等多种形式,建立入会重点行业及单位基本台账。襄州区建立“三本总台账”(基层工会组织台账、会员台账、未成立工会组织台账)、“五本分类台账(机关类台账、事业类台账、企业类台账、新社会组织台账和其它类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将集中行动全覆盖,避免空白点、留死角。

二是营造一个舆论氛围。坚持会议宣传和阵地宣传相结合,印发农民工入会宣传册10万余份,利用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QQ群等传媒手段发布信息7.8万条(次),在园区、班组、车间等农民工集中地建立流动宣传岗212个,现场宣传265场次,现场答疑452次。枣阳市总工会制作“三书一片”,即《组建工会组织提醒通知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醒通知书》、《农民工入会宣传书》和农民工入会宣传片,广泛宣传企业建会、农民工入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入会方法和典型事迹,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明确一个行动路径。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思路,对已建会的大中型企业,积极做好宣传发动,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工全体入会;对一些规模较小、职工人数少、不便单独建会的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实现对小微企业工会的二次覆盖;对农民工输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村(社区)工会,实现源头建会;对农民工就业集中的输入地建立劳务派遣工会、市场工会、项目工会,实现入会有效覆盖。

四是拓展一个服务渠道。建设“互联网+”职工在线服务平台,设立服务窗口、入会窗口、维权窗口、业务窗口,利用“大数据”的现有资源,开展普惠服务、职工维权、帮扶救助、工会组建、宣传教育、业务管理等工作,使工会的服务工作更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在各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点)、劳务市场等服务场所开设入会窗口,为农民工入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实现了入会办证同步开展。

五是探索一个管理模式。依托“互联网+”职工在线服务平台,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强会员会籍流动管理,简化入会、转会手续,完善“一次入会、持证接转、全国通用、进出登记”的管理模式,确保农民工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会”。现已有近1000名农民工享受着流入地与流出地工会组织的双重服务。

六是打造一个示范板块。通过比选,确立东津新区、中建三局二公司10个“农民工入会”示范典型,从建会规范性、入会灵活性、强会实效性等方面给予重点打造指导,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三、突出服务引好路,引导农民工念“娘家情”

以农民工现实需求为导向,整合工会系统资源优势,广泛开展送文化、送人文关怀、送会员服务卡、送法律维权服务、送困难帮扶、送清凉、送培训、送助学款、送健康、送创业等关爱农民工“十送”活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化、普惠化、精准化服务,引导农民工念“娘家情”。

一是增强困难帮扶“援助力”。实施“千名工会干部进千企帮千户”活动,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攻坚战,把入会困难农民工纳入“六大节日”走访慰问、临时生活医疗困难救助、金秋助学等生活帮扶范畴,提高精准帮扶实效,让农民工真正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今年,全市2595人纳入精准帮扶困难职工数据库,发放慰问资金(物资)400多万元,慰问农民工3万人,资助农民工子女450名。

二是增强薪资权益“保障力”。充分利用工资集体协商“双自律”、法律顾问、法律援助、“三方协调机制”、劳动争议巡回法庭等工作品牌优势,帮助农民工解决薪资增长与工资拖欠等后顾之忧,让农民工入会有依靠。今年共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单位100多家,责令补发拖欠工资款1.7亿元。

三是增强文体活动“吸引力”。在农民工集中的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120余场次,既丰富了农民工业余生活,也扩大了工会的影响力。同时,开展“农民工日”专题活动,免费开展农民工道德修养、邻里关系培训,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工程,让农民工能“个人融入企业、家庭融入社区、子女融入学校、整体融入城市”,参与农民工达3000多人次。

四是增强就业创业“前进力”。通过就业推荐、技能培训、劳动竞赛等,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支持引导农民工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农民工入会有前途。免费培训农民工5400余人次,推荐农民工就业780余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100万元,培养创业带头人142名,评选农民工“创业明星”10名,推荐全省“十佳百优”农民工5名。创新“培训、竞赛、办证、帮困”四位一体竞赛模式,开展劳动技能竞赛910余场次,参赛企业和职工均达到90%以上,243名农民工获得技术等级提升,1100余名农民工拿到焊工、建筑、厨艺从业资格及资质晋升证书。

猜你喜欢

建会台账工会组织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天津滨海新区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新路径
天津市总工会:“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推动建会入会提速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昭通市总工会:推进百人以上企业和八大群体建会入会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韩雪峰的“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