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2016-02-26张根海王颖
张根海,王颖
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张根海,王颖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体系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行为体,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影响。由于中美两国在国家制度、文化背景、发展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双边关系中存在“变”的因素。然而,由于中美双方有许多利益融会点,使得两国关系中保留有“不变”的因素。因此,从历史到现实的发展主线看,中美关系中的“变”与“不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客观因素,不仅与中美双方的国家发展战略有一定关联,而且对亚太地区局势和国际安全,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构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中美关系;变与不变;国家利益;地缘政治;国际安全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同奥巴马总统进行了坦诚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两国作为现实世界中的“利益共同体”,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谋发展,不断推动双方朝着“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方向迈进。
一、中美关系中“变”的因素
中美两国文化基础不同,一个是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具有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国家,另一个是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只有两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西方国家,因而双方的历史传统、社会习俗、民族风情和生活方式不同。同时,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使中美双方的国家政治运行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这些不同因素的存在,导致中美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外交手段的可变性
从历史到现实,纵观美国外交政策,都是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对外交往方式。在整个冷战期间,中美之间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导致双边关系从敌对到冷淡、再到接触和发展的波动变化中。从冷战结束至今,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和中美双方自身发展的利益需求,以及美国民主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尤其“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亚洲首要的崛起大国”[1](P9),美国政府不断调整对华政策,使中美关系在碰撞中保持了向前发展的趋势,并努力提升双方的战略互信,将两国关系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可以看出,美国基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外交策略,积极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反映出美国外交手段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二)战略方式的可变性
美国传统的对外战略重点集中在欧洲,包括在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欧洲不仅是美国长期依赖的地缘战略基础,而且也是美国经济对外合作的重点地区。随着亚太地区的日益活跃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大国实力的逐渐衰退,特别是欧盟国家自成一体的快速发展,使美国感受到亚太地区将是美国未来的战略重点,能够为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地缘战略扩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因而近年来,尤其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将其对外战略重心由西方转向东方,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投入。同时,随着中美利益互惠的增多,中国也在不断调整对美外交政策,由“逐步缓和”向“平稳发展”方向推进。因此,历史上中美关系的不同政策,与中美两国的战略方式变化有关,反映出美国对外战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和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变化。
(三)合作模式的可变性
从冷战开始至今,中美两国合作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为冷战时期从“对抗不合作”到“缓慢接触”、冷战结束后从“非敌非友”到“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再到现今“新型大国关系”,可以看出中美合作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式,因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美国是民主国家,扩展民主价值观是美国对外政策不可或缺的中心内容之一。因此,为达到实现国家利益和价值观扩展的目标,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断调整,使中美合作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二、中美关系中“不变”的因素
虽然中美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能够导致变化的因素,但在中美关系的历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权力政治追求的欲望不变
在当今世界体系中,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欲使美国霸权拓展到世界上的不同地区,进一步实现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政治利益,以达到美国获得不同地区乃至世界政治体系的领导权和控制权。从历史到现实,美国从最初的“孤立主义”政策、到后来的“海外殖民扩张”,再到现今的“全球战略扩展”,美国对权力政治的追逐欲望始终没有改变。同时,中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提升影响力,通过地缘政治权力的追求和扩展,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美国通过长期维持和发展中美关系,不仅能够实现中美关系合作中带来的政治利益和国际影响力,而且能够将美国霸权力量深入东亚地区,以获得对该地区的政治支配权。
(二)对国家利益需求的动力不变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发达国家,有多种社会因素促成了美国的传奇经历,而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美国发达的经济基础,为美国成就全球超级大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在美国国家发展战略中,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收益,并注入了新的活力,因而美国对经济利益的需求不会变。对于中国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因此,加强中美双边经贸合作,不仅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举措,是两国实现国家利益的有效方式,体现出两国追求国家利益的动力不变。
(三)地缘战略扩展的思维不变
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对外进行地缘战略的不断扩展,以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计划,一直是美国战略思维实施的主要内容。在美国早期的历史中,虽然提出了“孤立主义”的战略思维,不介入欧洲事务,但美国人也提出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地缘战略扩展构想。一方面反映出美国积极保存实力,因为年轻的美国当时的实力还不强,还在不断成长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当时的做法是以退为进,为以后的地缘战略扩展积聚力量。而后来的海外扩张和全球扩展计划,明确显示出美国地缘战略思维扩展的具体实施。目前,中国也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促进亚洲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刘育红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在人类经济文化交流上扮演了‘交通大动脉’重要角色的国际通道”[2](P1),显示出中国不仅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推进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扩展。
(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不变
在中美建交前,由于双方存在意识形态差异,中美关系处于长期冷淡状态,两国人民往来并不频繁,相互间了解并不深入。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人民交往不断增加,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中美高层的不断接触和中美人文交流的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年来,随着中国孔子学院在美国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中国传统文化”“汉语热”“中国年”等中国现象在美国不断传播,使美国人民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同时,美国快餐、电影、音乐、生活方式、跨国公司等美国多元因素,也在不断融入中国社会,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和参与。因此,中美多种社会元素的互动与交融,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中美两国人民的距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方面
现阶段,中美关系保持了较好的发展状态,这不仅是双方共同努力推动的结果,而且也是中美两国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
1.相对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
当今世界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环境中,多种社会因素交叉联结,相互碰撞,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而又复杂多变的国际氛围。国际社会虽然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但世界体系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态势,国际政治格局没有发生较大改变。因此,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为中美关系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也能够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2.中美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
自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双方已积累了较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在经贸、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展开了全方位互动,而且在政治、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对接,也有一定突破。目前,中美两国元首已明确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现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持续进行,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进一步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有力提升。
3.两国国内政治环境比较稳定
美国是一个政治权力相互制衡的国家,国会、政府、联邦法院三者互相监督,并保持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政治生态,使美国政府政治和国家政治治理环境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中。中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政治生态开明,国家政治处于一个团结进步的氛围中,使中国社会保持在稳定的政治格局中。中美两国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序性,极大地促进了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有力实施,使中美关系在稳定的国内政治生态中获得长期健康发展。
(二)挑战方面
中美两国在互动过程中,虽然能够把握良好机遇,积极推进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使中美关系在新时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两国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美双方互信程度不高
由于中美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存在差异,双方在面临一些事关国家利益和国际事务主导权的问题时,易产生矛盾和分歧,导致两国互信程度不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边关系向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中美两国未来需要突破的障碍,而且也是中美双方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中美之间应把握大局,努力消除误解,培养两国的民族情感和增进彼此的信任,真正拓展中美关系的合作空间。
2.西方势力的分化与阻挠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中,西方国家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国,也是美国在国际社会中能够赖以信任的国际政治基础,包括传统的欧洲国家、英联邦国家以及一些发达的美国盟国。由于这些国家和美国有历史渊源或相似的社会制度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因而在国际社会中成为美国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同时,这些国家与中国也存在意识形态差异,在国际社会中与中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因而当中美关系保持良好状态时,这些国家可能会对中美关系进行分化和瓦解,以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
3.军事盟友的挑拨离间
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韩国都是美国的亚太军事盟友,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美国将与这些亚太军事盟友保持紧密联系。现阶段,在中国周边地缘安全中,日本和菲律宾与中国存在矛盾和分歧,尤其是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观问题以及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导致中日关系处于冷淡状态。因此,美国的军事盟国为达到对中国的遏制,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必然挑拨中美之间的良好关系,达到离间中美关系的目的,因而这也是未来中美关系正常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4.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恐怖主义、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粮食危机、疾病传播、跨国犯罪、毒品走私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中美两国的安全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在面对非传统安全因素时,中美双方能够加强合作,使自身受到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然而,恐怖主义和环境污染等一些非传统安全因素,也容易使中美之间产生误解甚至矛盾。因此,未来中美关系,仍然会受到来自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挑战。
四、美国对华政策新变化
现今,美国奥巴马政府虽然大体上延续了第一任期内的对华政策,但在第二任期内,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即由“竞争基础上合作与遏制并存的政策”转变为“竞争基础上合作与主动遏制并存的政策”,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实施了主动出击的战略方式。中美两国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双方为实现国家利益,在国际社会中进行一定的竞争,是中美两国间长期存在的现象。虽然中美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矛盾和分歧,但中美之间具有共同利益的融会点,双方合作大于分歧,因而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感受到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一种威胁,因而对中国展开了遏制战略。
近年来,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大力推进,美国变先前的消极遏制为积极遏制,在亚太地区拉拢其军事盟友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战略伙伴国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以达到对中国的全面遏制。美国地缘政治理论家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有必要把对与中国不断加深的战略关系的培养建立在这样明确认识基础上:一个民主的和经济上成功的日本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搭档和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伙伴”[3](P207),反映出美国在深化与中国合作的同时,积极拉拢和加强与日本等军事盟友的战略关系,以达到进一步遏制中国的目的。因此,美国现阶段对华政策的新变化,与美国国家利益实现和地缘战略扩展有关,也是美国加快推进其亚太战略的有力反映。
五、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展望
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中美双方在国际社会中重要的关系组合和事务对接,不仅关系到两国国内政治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利益需求,而且还涉及到亚太地缘安全和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因而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对于中美双方乃至国际社会都有一定影响。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是在迭荡起伏中缓慢向前发展,这与国际政治的变化、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和不同的利益需求有一定关联。随着中美双方战略互信的提高以及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是积极的,保持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会变,但由于双方存在诸多矛盾和差异,以及国际社会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而只能处于曲折变化的发展状态中。
对于中美关系及其未来发展前景,中国领导人作出了深刻总结和精辟阐述。2014年7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发表了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并指出,“35年来,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得到了历史性发展,两国利益深度交融,中美合作不仅造福中美两国人民,而且促进了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4],体现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向前的,因为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双方利益的实现和中美人民友谊的深化。因此,中美双方应从大局着眼,从战略高度不断增加双方之间的合作与互信,开诚布公,登高望远,妥善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使中美之间赢得更多利益融会点,促进中美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
总之,从历史到现实,中美关系存在“变”和“不变”的因素,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有低谷和高潮,又有曲折和跨越,反映出中美双方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但由于中美利益需求的存在以及国际合作的对接,使得中美关系保持了向前的发展趋势,也决定着中美关系未来曲折变化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A slowing Economy Commands Headlines, but the Real Story is Reform[J]. The Economist, 2015,(4).
[2]刘育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M ].New York:Basic Books,1998.
[4]习近平出席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开幕式并致辞[N].人民日报,2014-07-10.
[责任编辑:索原]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人项目“论索绪尔的语言价值及对我国公共外交开展的启示”(BJ2014079);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对河北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HB15ZZ014)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434(2016)03- 0036 -04
[作者简介]张根海,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河北石家庄050018;王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5级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