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复兴与抢救记忆

2016-02-26郝朴宁

学术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记忆价值

郝朴宁

(云南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文化复兴与抢救记忆

郝朴宁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优良文化传统的失忆,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文化安全隐患。我们曾经为国家悠久的历史而自豪,如今这种自豪却变成一种茫然的苍白。文化复兴,爱国主义,忠诚信仰,悄然成为粉饰的口号,高等教育的普及,面对的却是历史文化的失忆族,是该考虑如何对待那些不该忘却的记忆了,因为它是文化复兴的起点,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失忆族;文化复兴;信仰;软实力

一、关于失忆族

一次给研究生上课,说到台儿庄,一个学生接口回答:我知道,中央在那儿曾经开过一次重要的会议。在大学教育普及的今天,研究生的培养成为精英教育,面对如此“精英”,让人心里不禁产生出一个重重的疑问:这些精英能够胜任国家的未来吗?也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个案,但实际上我们所面对的大学生群体,进而是所谓的新新人类,集体的对历史失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失忆族”。冯小刚的《1942》票房惨淡,冯小宁的《甲午海战》,在校园遭到拒绝,失忆族们用自己的无知证明着自己的清高和超脱,证明着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在中国的推进。

今天从昨天走来,明天同样是今天的延续。社会价值标准的构建,源于对历史发展历程的深刻认识,失去了历史,也就失去了构建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标准,进而导致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紊乱。这也是目前国家文化安全最大的隐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文化复兴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其核心是构建符合人类文明的社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既是“时尚”的,也是历史的,时尚不过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关照,而文化复兴工程的基础,应该从抢救记忆开始,因为那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根脉。

二、记忆与信仰

记忆与信仰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话题,但仔细想来,失去了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就失去了价值评判的基本坐标,也就无所谓批判与继承,又何谈信仰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凭着对于人类历史的审读和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去寻找中国革命的出路,进而探索人类进步的真理,确立信仰的。为此,信仰成为那一代人最“时髦”的话题和追求。

而在社会化失忆的今天,功利化的生存原则成为新的信仰,这种信仰的核心是对于自我的极端放大,是对于物质的强烈欲望,而国家和社会则成为病态自我和物欲的牺牲品。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恽代英、杨靖宇、赵一曼……这些过去耳熟能详的革命英雄,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是那样陌生,又怎样去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和价值!又怎样去理解信仰的伟大!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价值体系构建的坐标,是人类反思、自我反思、进而完善的依据,更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失忆族们所言的代沟,也许这是最重要,同时也是关系到国家未来最严重的分歧。信仰是使命,记忆是责任,这两个不相关的话题,在此统一到了一起。当然,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对于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失忆的人,能够承担起信仰的使命和人生的责任,我们因此想起那并不遥远的警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三、记忆的文化价值

对于今天的失忆族来说,似乎因为有了现代化,传统就不再伟大了,重提传统,就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以传统来掩饰现代的不足。这种观点显然片面,不是对于社会文化价值的建构,而是一种无知的解构,这种图景在自媒体上,有着充分的展示,用“自我”去强烈冲击民族和国家,甚至生产出某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现代辱骂!

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带有农耕文明的特征,但这并不能反证工业文明的辉煌。在今天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整个社会被技术化,技术美学也替代了艺术美学,文化记忆也成为智能化的专利。最能够体现技术美学精神的词汇就是“复制”,当这种复制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无疑生活在了技术美学的垃圾中,而创新精神也因此成为遥远的历史嘲笑。这一点,大行其道的微信,完全能够得到证明,传统的诗意表达,在这里变成了表情复制,人的思维能力严重弱化,人类也因此在技术享受中,变成了“行尸走肉”。学校教育的文化知识,在教育普及中成了廉价的奉献,某种文化失忆的替代品。

从历史的演进看,西方文明送给人类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辨精神,印度文明送给人类的是一种宗教精神,而中国送给人类的则是一种将客观世界完全对象化的艺术精神。这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十分精致的民族,世界认识中国正是对于这种精致精神的确认。丝绸之路让世界第一次认识了中国,丝绸在当时正是精致的代名词。China本意是瓷器,以瓷器代指中国,同样是对精致的确认。茶马古道送出的何尝不是一种精制而高雅的生活方式,生活因此而有了“道”的意味。同样,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戏曲、音乐、服饰、饮食,天人合一的文化观,无不透出一种精致的文化精神。这种精致精神为世界所认同、向往、追求,而我们却用技术快餐去葬送它们,这真是一种无知的不应该啊!

由其手工操作所决定,中国文化创造出的是作品,不是产品,使每一件作品都具有了个性,也是一种真正的创造精神。这种创造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可复制性。艺术家们的文化价值因其个性而彰显,复制出来的永远不可能成为艺术品。这一点,中国艺术史、文学史、文化史能够得到充分证明,在人类历史上,那也是智创中国的伟大时代。就这一点而言,失忆,是对文艺精神的丢失,也是对于民族个性的丢失这也是今天国家文化安全的最大危机。

四、文化软实力

说到文化软实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文化的扩展与对抗,因此它也就同国防和意识形态结合在了一起。其实,文化软实力的内向性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国家意志的体现,必然会表现为一种文化的认同,民族的确认,这同样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没有必要千篇一律地去谈文化软实力的作用,需要解决的是国家文化的民族接受,并建立起与国家发展相一致的文化理念,否则,文化软实力就会成为一句口号,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奢侈品。

能对一个民族产生出凝聚力的文化,自然具有了文化软实力,同时实现文化价值观的社会化修正,并对现实社会的文化缺失,进行着补充。由此,我们今天的文化内涵便有了一个基本范式:信仰、责任、自信、感动、记忆、奉献、诚信、创新。这些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素,能够使我们的民族在自我修正中走向完善,在个体的自我修正中实现社会的和谐,真正促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一种体现人类发展正能量的文化价值体系,而不是简单的文化推销!

五、文化安全观下的价值体系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涌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文化的失落,社会价值观念的失衡,这也成为当下文化安全的最大隐患。文化是社会化的产物,却受到了个体化的肢解,这绝对不是文化个体化能够回答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保证了社会化公共空间话语表达的自由性,但是意见表达不等于意见霸权,更不应该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国家意志和民族意志之上。因为“我”所代表的只能是一个个体,意见霸权不是意见领袖,也超越了公共空间的界限。

文化安全的基点是国家意志话语的一致性,这一点在所谓的自由世界也是一样的。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历史价值得到了世界的确认,因为中国的文化贡献是属于人类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文化价值体系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移植,而是立足现实的历史观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中国的百年苦难,带领新中国一步步走到今天,虽然其中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波折,但绝对不是某些人口中的“不伟大”了。一些突发性个案,经过“媒体”的个性化炒作,使其社会情绪化与矛盾化,甚至染上国际化的背景,从文化安全的角度看,这正是社会化价值体系的失落,是文化安全的最大危险,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警惕。

文化安全的首要工作,是社会化价值体系的建构,这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国家和民族的自我认同,细细品味,民族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所证明的,不正是这一点吗?!

我们同时还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我们也在抓文化建设,但更多地关注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很少从意识形态的文化属性上去思考问题,导致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化,文化呈现被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忽视了上层建筑中的基础建设。这一现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我们的文化在分解状态下能够走出国门,音乐、舞蹈、服装、饮食等,可是在文化的总体构成上,却又很难得到国际认同,在意识形态的对抗中,文化成了牺牲品。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发生了比利时布鲁塞尔恐怖袭击案,如果我们能够思考一下,不难发现,恐怖组织发展成员后,正是将文化范畴的宗教意识形态化,对组织成员进行洗脑的,而多数民众能够自觉抵抗,恰恰也是在于对宗教历史性基础建设的价值认同。同样,这种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价值的社会化认同。有人称我们目前存在着文化基因紊乱的情况,其实我们的文化基因并没有变,真正紊乱的是文化的社会价值体系,即对于我们固有文化的社会化认同。忽视了上层建筑中的基础建设,上层建筑本身是不可能稳固的,只抓上层建筑而不顾基础建设,上层建筑也必然失重,并最终导致上层建筑的坍塌。

六、记忆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保护文化,保护文化的传承,这已经成为文化研究中一个不争的口号。为此,各级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一个个文化工程,可是我们所面临的却是越来越严峻的文化危机。究其原因,是将文化形式化,将文化变成具有商业价值的观赏对象,丢失的却是文化的真正所在——内涵。其中的文化记忆,正是处于上层建筑基础建设的核心位置,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并有其人类历史的文明价值,为整个人类社会所认同,构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并有此去建构起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并以此为自豪。

红河哈尼梯田,最早发现其“价值”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摄影发烧友,水与阳光相佐,产生出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可当它申遗成功,成为人类文化遗产时,对它的价值认定是其中所包含的农耕文明和特有的生态价值。这种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十分脆弱的,两种价值属性密切相关,过分的商业开发,极易打破其间的平衡,进而导致内部结构的崩溃。就其价值认定来看,外部形式不过是内部价值呈现的平台,稻种、水源、生态化生存环境、公平的分水体系,经过上千年的演变,结构成合理的文化体系,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同时,这种价值也成了保护责任的难点所在。

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人类的价值认同,也同时赋予了我们一种文化责任,我们应该挖掘出其中宝贵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证明,而不是将其简单化为某种观赏性的形式,去肆意开发,并最终将其毁灭。是该认真地梳理一下我们文化记忆的时候了,文化记忆的集体复苏,才是实现文化软实力战略的基本保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育责任,而是应该有一种国家和民族生存意义上的社会化教育。

七、失去的历史记忆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不得不面对着一个可怕的现实,不要说三千年历史,三百年历史,连三十年的历史,学生也是两眼茫然,国家成为他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民族英雄成为被戏说的对象,我们的文化经典成为落伍的象征,五千年的辉煌,还不如微信上的一张自拍照,我们自豪了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在技术浪潮的冲击下,被自我的无知所葬送,成为不该忘却的纪念。

2015年是中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而关于抗战的历史记忆,“失忆族”们对于抗战的认识多源于影视作品的图像,那些雷人的“艺术创作”,造成错误的社会化历史认识,进而塑造出错误的社会化历史观。这种社会化教育所造成的恶果是十分可怕的。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没有理由不去尊重历史。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国民国家意识确立的基础。前几年,一套沉甸甸的《国殇》①团结出版社,2005年3月版,现已出版六册。丛书悄然上了书架,我们在走进那段惨烈历史的同时,纠正着原来的历史误读。而一场更大灾难的国殇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着。现代化割断了历史,我们只能去寻找历史和记忆,去寻找“我生国亡,我亡国存”的历史震撼。遗憾的是,这种寻找成为中老年人的责任,而没有成为一种历史的传承。艺术创作对于年轻的一代,是一种无聊中的刺激,并不是历史的追寻,因为它们不具有任何炫耀的价值。历史不再是一种感动,也不是信仰的思考,而是成为一种不可思议,所有的误读也就理所当然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失去了历史,我们的存在价值又何以证明?

八、文化复兴与抢救记忆

文化不是简单的生产,而是一种历史的积累,文化也因此具有了人类发展的示范效应。文化复兴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正能量的社会文化价值标准——即社会化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发展走向,是一个民族对于人类的自我价值证明,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积累的延续。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古国,集合了宝贵的人类历史文化的智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和整个人类的生活,为我们提供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复兴既是树立新风尚,也要倡导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不是简单的商业化时尚。在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制定文化安全战略?这种恶果已经在如今的青少年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了。这种文化安全危机的直接后果,将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

抢救记忆,其实也是重塑我们的民族精神。当我们关注当代中国教育时,焦点往往是教育精神的丢失,而这种教育精神的重要构成是历史积攒下来的文化精神。我曾经对近三百名学生进行课堂调查,其中也包括研究生,完整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只有一人,甚至他们所追求的时尚,也是不阅读的。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最大的危机也许就是民族精神的丢失了,毫无疑问,现代科学技术代替不了阅读,更产生不了阅读所带来的精神狂欢。

文化属于精神层面,同物质生产共同建构起了人类文明,而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化的装饰。中国曾经是一个非常强调文化精神与修养的国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一种精神完善的准则。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曾经成为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可如今物欲充斥着整个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本身也成为商品,进行交易,这种精神上的腐败,成为中国社会腐败的根源,并导致社会化堕落。从这个意义上看,抢救记忆,抢救文化,无疑也是在抢救我们这个民族。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中国人忘掉自己的历史,因为这种历史所产生的精神震撼和血肉长城,是不可战胜的。

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让我们感动,这是一种社会化倡导。可是这种传统的“回归”怎么就感动了我们呢?因为同这种感动相对应的是传统美德的丢失,如果这种传统美德为整个社会所继承,我们还会有这种感动吗?这种感动因为丢失而产生出价值,并且成为一种社会对于正能量的呼唤,所以,在感动之余,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反思和反省,如何使这种感动成为一种社会的常态化,让“回归”真正实现文化的抢救和记忆的复苏,进而实现社会的自我完善。

同样,抗战的爱国主义如今已经成为娱乐的对象,在人们的文化观念中,小我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我。我曾经问学生,如果国家现在有了危难,你们会像争夺奖学金那样踊跃地走上战场吗?学生们都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这也许应该成为我们最大的文化自卑——而历史上的中国,曾经是如此的自尊。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过去我们常说: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优良传统逐渐消失的今天,我们喊出文化复兴的口号,也许首先应该从抢救那些能够体现优良传统的历史文化记忆开始,否则,文化复兴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

〔责任编辑:李官〕

Culture Renaissance and Rescue of the Lost M emories

HAO Pu-ni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500,Yunnan,China)

Losing fine culture tradition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threat for Chinese culture.We used to be proud of our history while this pride is gettingmeaningless.Culture renaissance,patriotism,faith and loyalty have become catchphrases.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the family of amnesia in history and culture.It is the time for us to consider the treatment to thosememories thatwe shall not forget.This is not only the start of culture renaissance but also a significant reflection of national soft power.

amnesia group;culture renaissance;faith;soft power

G03

A

1006-723X(2016)06-0147-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XW05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中心中日历史研究课题“云南抗日战争遗迹、流散文献和知情人现状调研”;云南省政协“滇西抗战遗址调查”。

郝朴宁(1957—),男,上海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化记忆价值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