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 提高作物生产水平

2016-02-26周慧玲李文连赵有莲贾改琴王丽春牛燕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现代农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示范片覆膜示范区

周慧玲 李文连 赵有莲 任 艳 贾改琴 王丽春 张 利 张 艳 李 平 牛燕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提高作物生产水平

周慧玲李文连赵有莲任艳贾改琴王丽春张利张艳李平牛燕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中游南岸,全旗辖8个苏木镇130个行政村,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3125小时,年平均气温6.8℃ ,≥10℃有效积温3000~3200℃,全年平均降水量286.2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全旗现有耕地223.54万亩,其中旱地31.02万亩,水浇地192.52万亩,2015年全旗总播面积202.48万亩,粮食作物127.55万亩,其中玉米114.3万亩,小麦3.12万亩,粮食总产量6.3亿千克,其中玉米总产6.1亿千克。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多措并举,以点带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08~2015年共创建国家级玉米高产示范片22个、小麦高产示范片12个,每个示范片面积均在万亩以上。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与高产优质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玉米、小麦的单产水平。2015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量729.2千克,比对照田增加93.9千克,增幅14.8%,由于2015年持续干旱,生长期内降水量不足70厘米,生长后期玉米红蜘蛛发生危害,导致玉米产量降低,较2014年高产创建示范片亩减产78.8千克,减幅9.7%。2015年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量432.9千克,比对照田增加37.7千克,增幅9.5%。

二、主要成效

1.节本增效显著

2008~2015年累计示范玉米面积28.4万亩,平均单产824.4千克,比对照提高104.4千克,累计增产2964.9万千克,增加纯收益5930万元。累计示范小麦面积14.2万亩,平均单产416.1千克,比对照提高21.7千克,累计增产308.1万千克,增加纯收益862.8万元。玉米和小麦示范区节水20%~30%,亩减不合理施肥量3.8千克(折纯),高产创建示范田较常规种植模式每亩节约成本50元以上,累计节约成本2130万元。累计节本增效8922.8万元。

2.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设,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融合,提高了技术覆盖率、到位率和机械化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以点带面,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达拉特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工作由旗人民政府组织领导,成立由旗农牧业局局长任组长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措施到位,确保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成立专家技术服务组,技术服务组办公室设在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组织制定全旗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对高产典型进行测产验收。抽调科技人员分赴各示范区,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重点普及增产增效实用技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提升创建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从而促进稳产增产成熟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2.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结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选派50名技术指导员对50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农技指导,帮助农业劳动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努力实现良种良法到田。利用技术人员直接到村、技术培训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四直接”形式,使技术入户率达到了100%。科技人员按照“办小班为主、讲实用技术为主、以培训农民和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新方式开展了培训,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编发广播电视节目、举办讲座、播放录像、编辑板报、编印技术手册、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开展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作用,增强广大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

3.抓好配套服务

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上,由农牧业局组织牵头,对全旗的农资流通领域进行了全线监管。在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供应的品种上进行引导,把高效、节支、环保、科技含量高的农资供应给农户,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对种子实行统一补贴供给,小麦主推永良四号一级原种,玉米主推良种农华101、农华106、先玉335、利禾1号等。肥料全部使用达拉特旗玉米测土配方肥(16:19:5),亩施底肥配方肥(16:19:5)30千克加硫酸钾5千克。地膜全部选用高质量的标准膜,解决了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

4.推进标准化生产

充分发挥农机作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力争小麦、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运用节水灌溉技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可省水60%、省电30%、省工80%。管理服务专业化,大力推行种子统一包衣、统一供种、统一整地及覆膜精量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肥水管理的“七统一”技术服务,促进技术全面入户到田。高产创建活动中,在技术推广与服务上,由旗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土肥、植保、种子管理、农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等全力配合,共同整合技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示范区全部采用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分期追施、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病虫草害综防统治、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包括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示范区实现100%良种覆盖,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病虫专业化防治。加强高产创建示范片的管理,每一片示范片都树立一块标牌,严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规范标牌规格、标牌内容,制作了大标牌,标明了示范地点、面积规模、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GPS点位、指导专家、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等内容。并将高产创建责任落实、技术标准、指导服务、辐射措施、资金、测产结果、工作总结等及时建档立案。

5.加强项目整合

一是与玉米控肥增效示范、玉米肥料肥效试验结合。为加强技术集成,在示范区内落实安排了玉米控肥增效示范,按照统一科技培训、统一机械整地、统一机械播种、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目标进行建设,示范类型包括复混配方肥、掺混配方肥、按方施肥、配方施肥加缓控释肥、有机无机结合配方施肥、农民习惯施肥等6个模式,以求探索出一套适合沿黄灌区可复制的控肥增效技术模式。通过项目整合、技术集成,共同管理,同时指导,不仅节约管理成本,而且起到双效示范作用。二是与宽覆膜试验示范结合。在昭君镇示范区内安排了宽覆膜试验示范,面积达200亩。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将原来75厘米地膜改为170厘米的地膜覆盖,引进紧凑型品种,加大密度,合理密植,由原来的一膜两行改为一膜四行。种植密度由4000~5000株左右,提高到6300株左右。播种、施肥、覆膜一次性完成。此项技术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前灌浆。具有早熟防冻,增产作用。可以很好的解决以往种植模式中存在的水肥利用不充分,温度适宜性差,病虫害严重,后期受霜冻的影响等问题,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根据2015年测产数据,宽覆膜比传统覆膜平均亩增产120千克左右,平均增幅为20%,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6.协调部门合作

在小麦示范区,由鄂尔多斯市农技推广站安排落实了小麦综合高产技术推广项目,选择品种为永良4号和宁春50号,示范推广面积共1090亩;在中和西镇示范区及展旦召苏木整建制示范区,由市旗两级种子管理站共同组织安排了品种展示试验,分别展示22个、19个玉米品种,面积为300余亩。通过各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合力,集中展示不同品种及技术要点。

猜你喜欢

示范片覆膜示范区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织物覆膜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