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6-02-26谭鑫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谭鑫(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昆明 650111)
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谭鑫(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摘要:模式,使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笔者在相关研究与调研基础上认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模式就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立体生态模式、优质效益模式、林下经济模式、庄园经济模式、开放农业模式。
关键词:云南特色农业模式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18
模式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模式研究就是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新的理论高度,并在此理论的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就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笔者的调研和总结,在充分借鉴相关学者的优秀成果,结合云南实际进行的基础上,认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山地立体生态模式
云南省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在“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山区立体生态反季节种植模式。山区立体生态反季节种植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天然温室”优势,在低山山区种植的农产品实现早熟,提前进入市场;中山地区的农作物正常上市,高海拔地区的农作物实现晚熟,上市时间较晚;由此形成了早中晚的农产品供给市场格局。山区立体生态反季节种植模式是自然孕育而成,树立了“天然无公害绿色”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形象,使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此外,云南山地面积约为33.1万km2,是典型的多山地区;山地形是云南农业发展的劣势所在,但也是云南农业生态优势所在,更是云南农业发展的生态资本、生态竞争力。虽然山区不利于机械化农业的开展,但是形成了山区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林、果、药、粮、菜等套混作+饲草+畜牧+沼气”一体化发展,通过合理组织种植、饲养、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充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当然山区立体生态观光模式更是云南山地立体生态发展模式的典范代表,它是云南人民农业劳动智慧与山地地形在农业劳动实践中的统一,以“元阳梯田”为代表的农产品种植所形成的农业人文景观具有巨大的生态旅游观光价值。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林业模式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林业模式,其突出贡献在于林下经济模式的实践与发展。云南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科学引导林下经济发展”是对省情的深化认识与考量,充分挖掘了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发展高效林业,重点强调发展林下经济,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作用,实现多重效益。林下经济实现了云南农业发展的三个转化。其一是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生态竞争力。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盘活了云南林业发展的大局,,提了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使得云南林业生态竞争力凸显。其二是对气候优势的因势利导,将其优势转化成现实直接生产力。云南地处青藏高原的南延地带,形成了独特的“内陆低纬高原”立体气候,一年四季都适宜作物生长。林下经济的发展使得一年四季云南农业产品不断,通过市场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较好的农业效益,也就是将其优势转化成现实直接生产力的生动体现。其三将品种优势打造成品牌优势。应积极开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森林认证和原产地保护认证工作,重点培育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林下经济品牌。当然,很对地方政府也正在积极践行林下经济品牌的培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林下经济模式有利于将云南的品种优势打造成品牌优势。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庄园经济模式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庄园经济模式总体概述来讲,就是基于“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以农为本、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和产业高效化、发展生态化、产品特色化、生产标准化、品牌高端化”的发展要求,采取“一园一策”差别化扶持措施,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联户经营、家庭农场和城市工商资本发展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模式的精品农业庄园建设;建立土地资本化、资产股份化、融资市场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的农业开发和经营组织形式,把庄园经济打造成带动工业化、加速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国际化的新的发展模式。庄园经济模式,强调农业产业化形态,其核心是要素密集和完整产业链,其通过要素密集和产业链建设,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产业引导和示范作用(郑宝华,2013)。此外,庄园经济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把农户和投资者的利益有效的联系起来,农民实现了多元化的角色转变与选择,既可以是土地的持有者、股份者和主人,也可以是庄园的员工和参与者,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因此,农业庄园经济模式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微观操作层面来讲,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庄园经济模式按照“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的发展原则,大力旅游休闲的庄园经济。例如:休闲农业庄园模式:一是新型参与型经营模式:以“农家乐”为主,体现“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学农家艺、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休闲特色。二是新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经营模式:立足云南农村优美自然环境,完好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地方文化遗产,通过民俗文化体验使游客感受到浓郁的、独特的传统风貌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原生态的农业人文景观。三是新型科普教育型经营模式: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等内容为主,寓教于乐,把休闲与科普教育结合为一体。农业科技产业化庄园,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转化应用,依托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培育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产业业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壮大龙头型企业,构筑起完备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化经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开放农业模式
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从国际经验看,成熟的市场经济都是开放型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开放的程度也越高。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利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印度等地的天然的地理优势发展边地开放农业模式,即充分利用陆路优势、沿边开放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农业生产合作,构建跨境农业合作区、边境农业合作区、境外农业合作区。此外,独特的地理优为其通道开放农业模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不可比较优势:通道农业模式就是基于其天然枢纽的地缘地位,通过发展便捷化的交通网络,致力于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转口国内的云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立服务西南、面向全国乃至东南亚、南亚的粮食和特色优势作物品种选育基地和种子种苗繁育生产基地。目前,农产品为云南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东盟是云南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国际合作交流开放农业也是云南地缘优势下的新型农业模式业态,它以项目合作为支撑,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实施
积极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同时引进外向型企业,打造集“生产——技术——科研”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示范园,科技优势,致力于把云南打造成农业发展的总部经济。矛盾总是在对立中统一,云南的地缘环境也一度成为云南发展的制约。众所周知,“金三角”作为当今世界三大毒源之一,地区毒枭们把云南作为他们贩卖毒品的通道和集散地,吸毒、贩毒进一步泛滥,影响极坏。一场源于禁毒却高于禁毒的新政实施,开创了云南农业发展的境外替代种植模式。境外替代种植模式采取政府支持、企业经营、双方平等协商的办法,通过帮助金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发展罂粟的替代作物种植,发展替代产业,帮助罂粟种植区发展地方经济,从而杜绝鸦片的原植物种植。例如,韦承二(2004)总结的“勐海模式”便是云南境外替代种植模式的典型代表,受到联合国禁毒署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此外,替代种植模式对于繁荣民族经济,促进跨境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荧,高慧玲.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06:311-312.
[2].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J].云南农业,2015,07:50.
[3]李永前,路遥,普雁翔.如何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06:13-14.
[4]孙海清,汤克仁.改革创新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A].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农村农业改革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论文选编(上册)[C].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2014:6.
[5]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7-21.
[6]张玉明.务实开拓尽责担当努力夺取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新胜利[J].云南农业,2016,0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