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建构
2016-02-26高博
高 博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建构
高博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要:实用主义是美国主流文学中的一种,它以实用主义作为精神基础,通过文字来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含义深刻,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本文将以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学性质、文学价值、文学交流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些问题,力求对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进行分析,以求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
关键词:美国;主流文学;实用主义
一、实用主义内涵在美国主流文学中的表现
(一) 文学语境之中的实用主义内涵
实用主义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休谟在哲学上提出的经验主义,强调个人的实际体验对文学建构的影响。曾经有人将实用主义看成是美国独特的文学土壤所培养的“后现实主义”,然而后来涌现的实用主义作品却否定了这一定义。从文学发凡的角度来看,实用主义仿佛更为脱胎于自然主义。强调主观经验和客观世界的双重描述。这样定义之下的作品也处于两个极端,一定程度上,文学作品被要求符合个体经验的感受性特点,强调人在作品写作观察中的重要作用,另一个层面就要求作品放置于客观语境下进行社会化书写。
实用主义表现在文学作品,则多表现为以下几类:
第一,以个人经验铸造世界。通过描摹某一角色的个人经历和个人经验,来表达作者对世界的看法,对整个世界的理解。用一种跳脱传统社会认知的方式,试图展现一个各人眼中的真实世界。这种经历既可以是真实的,同样也可以是虚幻的。无有始终,仅仅表达了哲学化的世界思考。这一类小说最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文学方兴未艾的一系列作品《项塔兰》《在路上》《北回归线》等。作品跳出了文学一般承担的社会功能,仅仅作为个体的探索而出现。
第二,资本主义世界的意义探究。另一部分的实用主义作品则聚焦于社会实际存在。资本主义很长一段时间,只注重结果而忽略影响,短时间内带给社会伦理以极大的冲击。社会凋敝恰恰表现为物质的繁荣。实用主义并不采用道德上的批评,转而以白描的手法重现现实。这也是“后现实”主义的来源。然而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意义探究,并不涉及批判和反讽。作品也很少流露作者对世界的看法。往往好人没有好报,坏人却得善终。道德有缺陷的人未必会受到惩罚。心地善良的人也难以发达。用一种接近荒诞的笔触,描写现实世界。注重结果,而对于产生这样状况的原因却不与探究。
第三,个人的冒险史。个人的个体经验探险,同样也可以大体划归为实用主义一类。实用主义最早发端自经验主义,古希腊人经商、探险,关注人生的探索,而非获取。英雄的传奇史诗则是最早的冒险史。通过个体的冒险展现经验对个人人生产生的影响,也通过独一无二的经历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其气质和20世纪早期美国提倡的美国梦不谋而合。
(二) 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表现
实用主义在当前美国主流文学中以不同的形态气质出现。由于实用主义本身定义的抽象和宽泛,并不能简单地通过题材的限制判断实用主义的适用范围。总体来说,美国主流文学中实用主义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个体经验对社会的建构。美国主流文学中从来不缺乏个人经验所产生的社会看法。从垮掉的一代开始,美国文学作品就逐渐开始摆脱文学本来被赋予的社会意义,转向为个人情感的宣泄,表达个人的生活际遇。个人经验对世界的探索是这一类文学的主题。其经典的作品有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二是直接露骨的现实社会白描。由于美国的文学历史较短,近现代美国文学创作常常有突破和创新之处。在美国短篇小说的书写中曾经流行过极简主义,以雷蒙德·卡佛为代表。常常描写某一截取的片段,既不描写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也不描写事情未来所能面对的结果。故事的前因后果隐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下。读者有时需要凭借自我的体验来完善对故事的整体想象。同样的代表作家还有奥康纳,在叙述中不动声色地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缺点,没有大是大非的恶人,只有小人物,然而“好人难寻”。
三是个人的探险。在美国梦的强调之下,美国似乎格外注重个人探险经历对个人性格和人生的塑造。很大程度上,美国故事也就是一本冒险史。冒险既可以来自于生活,也同样可以仅限于精神。杰克·伦敦对于生命的探索与纳博科夫在人物思想情致的不同调度同样是独属于个体特性的精神经验。然而此类过于泛化,后文中则不再具体举例。
二、基于本质论的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认为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的性质在于其开放性、创新性和文学语言的隐喻性,理查德·罗蒂等文学批评家否定了传统的认识论,并且提出间接经验并非经验,因为这种知识是经过“心的过程”,然后再确定并再现结果的,它们之所以成为可以被人们理解的理论,那是因为它们是由于有关再现作用的理论,所以才成立。[1](P3)理查德·罗蒂的理论暗示了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是具有一定隐喻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于社会现实的揭露来使得人们“放弃作为准确再现结果的知识观”。
美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使得美国主流文学中体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思想的变化,这可以证明美国主流文学性质中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西奥多·德莱赛的名著《嘉莉妹妹》中得到证实,在这部作品中西奥多·德莱赛描写了一个实用主义的社会,而小说的主人公所体现的精神也是实用主义的精神,同时一些传统道德也在某些主人公的身上得到体现。其中嘉莉主要体现的就是实用主义,而赫斯伍德则不仅具有实用主义,也具有一定的传统道德。西奥多·德莱赛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用开放性的视角来看待实用主义的问题,以创造性的语言诠释了文章中若干主人公在实用主义的社会背景下所经历的一切。其中嘉莉的人生悲剧可以说是主要源于实用主义社会,而赫斯伍德在人生的前半个阶段还是实用主义者,而后则因为成为理想主义者而最终遭受失败,甚至失去了生命。他们所遭受到的一切其实都是实用主义社会所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是对于他们的惩罚。这部小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对于实用主义的批判。
三、基于价值论的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
(一)激励个体与促进社会的精神性价值
罗蒂新实用主义观曾表明,人们之所以会相信一个信念,是因为人们使用这个信念能够更好地应付环境,所以说是实用主义的原则决定了该信念是否被人们相信。同理,美国主流文学之所以会受到实用主义思潮影响,也是因为美国具有实用主义培养的土壤。文学具有激励作用,理论上,实用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价值不高,并不能直白地显现社会影响,文学就是这样的一种“寄托物”,对人们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作者有责任通过文学作品的创造来塑造人物,揭露社会,对社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文学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在于准确地记录下历史中的真实场景,而在于塑造一种精神。美国主流文学以开放性的姿态接纳了不少美国当代的思潮,如对美国基督教的认同,对美国历史的认同,对美国独有的意识形态表示认同等,美国主流文学正是因为将这些美国当代思潮接纳了之后,才能够反过来再用文学来对阅读者产生激励作用的。
在美国主流文学中,作者们正是因为考虑到了文学作品对于人们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揭露社会弊端的方法来起到激励作用,希望能够促使人们寻找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对社会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厄普顿·辛克莱的作品《屠宰场》,通过芝加哥一家屠宰场的移民的生活历程,展现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劳动人民的压迫,讽喻和白描双管齐下,作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直观描写促使人们对生活环境产生思索。
理查德·罗蒂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激励价值产生不是通过一种技术或者是一项操作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描写来完成。小说作者必须要通过将自己的小说和人们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用“再脉络化”的工作来完成这种激励的效果。《屠宰场》正是起到了这样的艺术效果,它再现了美国主流社会中实用主义所造成的种种弊端,通过现实的讽喻提供给大众以思考社会现实的空间。
(二)提升个体自律与协作的社会性价值
实用主义文学研究关注社会功用问题、群体问题,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个人的自律、促成人类社会相互团结。虽然文学由作家个人创作,但却具有公共价值,能够对社会和人群产生启发,需要提醒人们自己应该要履行的义务所在。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作者必须注意到自己在进行的是一项社会任务,他们的任务是要使得社会和制度更加公正,减少社会现实中残忍的现象。通过文学创作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律,并且提高人们的团结,让人们都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来创作社会,同时彼此并不伤害到对方。
美国主流文学之所以会关注实用主义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在实用主义泛滥之后美国社会所出现的种种弊端,所以他们才会在创作中更加关注实用主义,试图通过揭露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来起到警示的作用。例如杰克·伦敦的《铁蹄》就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种种弊端的描述来起到揭露社会黑暗面的作用,他通过揭露这个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来对美国社会进行控诉,以求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希望能够激发人们的自律,让人们自发地团结起来,对现实社会进行抗争,一起抵制实用主义对人们的异化。社会的自信价值和作者的社会取向,导致了整体美国主流文学对社会的认知和探索,从此也引申出实用主义在文学土壤上的流行。
文学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够对阅读文学作品的人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却并不能真的对这个社会中的弊端起到改进的作用。正如理查德·罗蒂在《后哲学文化》中所说的那样:对于德·曼所创立的文学语言学来说,其实根本无法证明它的作用,至少它不可能比类似经济学之类的学说更加能够在人类社会起到作用。不过虽然如此,还是应该看到美国主流文学对实用主义的关注以及它对社会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四、基于文学对话诉求的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
(一)实用主义视域中的“文学交流”问题解读
如果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交流的话,发现一定时代的读者的接受过程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是不是能够实现自己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对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面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阅读作品的读者来说,他们和文学作品之间的交流并非是一种单一的“谈话”,而是他们将自己的“主我”投射到文学作品中,和作品中的“宾我”相互之间进行的交流。这种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不会因为一个读者阅读行为的完毕而结束,而是会随着读者群体的不断延伸和变化而一直持续下去,从这点上来说,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止境的,在罗蒂这样的实用主义者看来,没有人知道要如何将这种交流停止下来,作者不知道该如何停止,而读者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停止。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可以发现美国主流文学作品中的实用主义其实也是如此,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以作者或者读者的意愿来决定是否需要停止的。正是因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大量存在实用主义的现象,并且还因为这个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所以才会因此而产生了读者对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的共鸣,并因此而和作品不断地进行交流,这种文学交流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一直进行下去。
(二)实用主义视角下的“诠释”问题再认识
在文学批评之中有一个关于“诠释和过度诠释”的问题,意大利小说家艾柯认为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对小说进行诠释的时候都是受到文本的意图的制约的。艾柯希望能够在读者、作者、小说作品以及其诠释之间进行一种诠释,他认为存在一种作品“本文的意图”,这并不是光光靠阅读文字就能够得到的,艾柯认为它是读者自己推测出来的,读者在推测这些意图的时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的,因此读者对于“本文的意图”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2](P351)艾柯认为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都要向着本文的意图进行靠拢。在这个基础上,罗蒂将实用主义引用到了诠释之中,他认为没有必要讨论正确地掌握住“本文的意图”,更有意义的在于将“本文的意图”放在上下文之中进行理解。
由此可见对于美国主流文学中的那些渗透了实用主义的作品而言,读者在阅读它们的时候实际上应该做的是放弃那种想要去发现作品深层次内涵的想法,转而思考在阅读作品的时候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对自己有用的表述。例如在观看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的时候,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和命运全都处于实用主义哲学的逻辑和话语之中,但是观众不必要特意去发现这部作品在深层次中的内涵,只要通过其中人物的行为思维等“表述”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三)实用主义视野中的“文本连贯性”问题反思
文本连贯性也和罗蒂的文学理念息息相关,罗蒂认为可以用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作品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罗蒂认为连贯性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在一系列的文字符号之中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将它们连贯了起来,在这种时候人们就运用这些有意义的东西来进行描述和分析。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无法知道突然有所感悟的点在什么地方,因此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停止下来,因此便呈现出了文本的连贯性。根据罗蒂的这种观点在进行文本诠释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使得文本存在一种内部的连续性,那么文章的阅读就必须建立在读者的意图的基础上,读者的意图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具有先决条件,体现了一定的优先作用。
在这种理论下展开的美国主流文学探索,也同样基于美国社会文化内涵展开。读者在选择阅读主流文学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受到了文本内在连贯性的影响的,而且他们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能脱离这种特殊意图,在美国主流社会实用主义相当普遍,人们很可能会感受到文本实用主义的这种阅读,这也反过来使得美国主流文学经常会体现实用主义的文本意图。
五、基于美学批评的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
(一)批评的一般过程
美国主流文学批评的一般过程其实就是对于自己所熟悉的世界进行描述,但是在描述的时候是根据作者所写的那些文字来进行的,是根据作品中的意象来进行的,读者描述读者自己,描述读者自己所处的环境等,然后再将描述之后的结果和他人总结出来的语汇进行对比,通过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过程,能够创造出最好的自我。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应该在和文本平等的角度进行思索,作者自己的实际生活,创作的过程等,实际上并不是读者所思考的主要内容。虽然说,有的时候一定的理论语境能够让作者对文章有所了解,但是这却并不能使得读者对文章的内在更为靠近一些。正如艾柯所认为的那样,其实它们原本就是没有本质可言的,所以读者在语境中并不能够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文章的本质而言,更是得不到提示。[3](P113)
(二)批评的基础标准
其实文学批评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在对美国主流文学进行文学批评的时候,必须先看看这部作品是否有自己的用途,能否归入某一个脉络之中,如果可以归入某个脉络之中的话,那么就可以将它和该类作品中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根据统一的标准来判断这部作品是不是一部好作品。随着文学作品的类型不断地扩展,其标准也会不断地变化,因此说很难界定其标准到底是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其标准的话,就要看看这部作品是不是能够合乎读者的意图了。在解读某个作品的时候,不能够按部就班地解读文字,而应该用更加“富于灵感”的方式来解读文字或对文艺作品进行批判。诸如《嘉莉妹妹》等美国主流文学中的作品,将社会的现实展现给人们看,因而能够在人们中间产生共鸣,有揭露现实和讲求实效的作用,它们都符合相同的标准,也符合读者的意图,因此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美国的主流文学。
(三)批评的功能系统
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功能,比如具有道德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对于文学批评的道德功能来说,主要指的是文学批评不能够回避文章中的道德因素,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如果要塑造一个让人们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那么作者必然要对阅读者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
实用主义者抛弃了哲学家们所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些理论,它拒绝抽象,同时也拒绝一些具有先验性的理论,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追求事实,追求恰当,这才是实用主义者想要追求的东西。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实用主义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不仅有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有宗教方面的内容,美国的实用主义对抽象概念是持有反对的意见的,但是却赞成具体行动,美国的实用主义反对绝对的原则,但是却喜欢突出行动的效果。在美国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宗教。由于美国具有实用主义的精神,所以在美国的主流文学批评之中,也有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更为具有实用主义特点的问题上。在美国主流文学中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充满了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把人变成“实用主义”的附属品的控诉,这实际上就是美国主流文学批评功能的一个体现。
再来看文学批评的政治功能,它指的是批评家和作者都会参加到小说的政治评论方面去,但是批评家不能过大地夸大文学的政治潜力,罗蒂认为文学批评具有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个人的“见识力”,这是不受权威作用而影响的,同时也是拒绝一切崇拜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这个社会应该是共同的、集体的。
(四)基于解构主义美学批评的反思
解构主义说的是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其中存在一定的“结构”,但是必须要注意到的是,其实这种所谓的“结构”并不是真正存在的,而是作者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观点硬性地赋予读者。在这种情形下,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于一种已经存在了的意识的再确认,但是根据之前的论述可以知道,读者要将“本文的意图”放在上下文之中进行理解,文本的阅读不可能脱离读者当下的某种特殊的意图。因此说解构主义实际上是错误的,它拒绝认为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对文章进行不同的理解,不接受读者对本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这样的话显然是和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实用主义不相符合的。事实上,在进行文学批评的时候不能够将解构当成一个框架,用各种公式套用到美国主流文学中去,而应该根据实用主义的原则来进行,读者应该对本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在美国主流文学中渗透了实用主义的观点,这促使了美国文学的空前发展,美国主流文学的这些作品一般都关心社会,揭露现实,具有很鲜明的实用主义的特点,成功地描写了社会中的各种人物。美国主流文学之所以会盛行,是和实用主义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美国实用主义盛行,所以人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也会对体现实用主义的作品特别关注,同时在阅读的时候也会不经意地使用实用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因此才造就了美国主流文学的蓬勃发展。本文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对美国主流文学所体现的文学性质、文学价值、文学交流以及文学批评的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对美国主流文学进行研究,探索其实用主义的体现。通过论述可以看到实用主义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哲学中,在美国主流文学及其文学批评中也可以运用实用主义来解释其中的文学现象。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张国清.无根基时代的精神状况——罗蒂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安贝托·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
[4]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王元明,行动与效果:美国实用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M].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陈金和.罗蒂的真理观及其后哲学文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责任编辑:黎玫〕
The Construction of Pragmatism in American Mainstream Literature
GAO B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 Henan, China)
Abstract:Pragmatism belongs to mainstream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pragmatism as the spiritual foundation, the dark social reality is exposed through the text, causing huge social repercuss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pragmatism in American mainstream litera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analyze its literary nature, value, exchange as well as some issues in literary criticism.
Key words:the United States; mainstream literature; pragmatism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6)04-0082-05
作者简介:高博(1971-),男,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