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02-26李梅杰郭庆斌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语音

李梅杰,郭庆斌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工科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李梅杰,郭庆斌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之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普通话水平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但作为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广泛存在学生不重视普通话,方言、网络语交叉影响,以应试为目的的普通话培训等问题。本文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及普通话教学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工科;普通话;培训;教学模式

本文针对普通话养成教育,以普通话选修课为基础,尔雅课程为辅助,将选修课学生做为骨干,以校园推普宣传周为促进,将大学生演讲比赛做为窗口,逐步将普通话推广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宿舍、班级、社区普通话交流的大环境,教促学,学助推,形成系统有序的普通话教学模式。

1 工科高校普通话课程存在的问题

1.1“重理、工,轻文、艺”。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为主导,公共课又以英语为侧重,造成文学养成类课程开设不足,这就造成在本科学习阶段重专业知识,轻文学艺术养成的局面,不仅体现在文字组织能力上,在普通话交流方面也存在不足。

1.2多生源地招生,方言语境交织影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虽然在说“普通话”,但是由于方言的长期影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语音缺陷;还有的学生入学时普通话较为标准,但是在和同学长期接触中由于同学间方言习惯及宿舍小环境语言氛围的影响导致语音面貌的改变,除此之外,网络语言、流行词汇等因素的影响,也改变了部分学生的语音面貌。

1.3教师普通话授课程度不高。以理工专业为主导的高校,教师的专业构成也具有这样的分布,并且从学习到工作的过程中也固化了这种重专业知识轻文学、语言养成的特点,没有积极进行普通话授课,因而也就没有形成普通话交流的课堂环境。

1.4普通话培训流于形式。为了让学生应对测试,提高机测成绩,在测试前安排的突击培训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基本仅限于对测试程序、应试技巧和注意事项的了解,对相对稳定的语音缺陷及语音面貌的改变是没有效果的。

2 开展以点到面的普通话推广教学策略

2.1开展形式多样、富有针对性的普通话选修课,积极推广普通话教学。作为以工程教育为特色的高校,普通话教学并未列入公共课程,所以普通话选修课就成为我校推广普通话的关键点:

2.1.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通话选修课。在课时分配上,减少了纯理论内容的讲解学时,增加了音视频资料的欣赏、机测实例分析、实践互动等环节。在音视频资料欣赏中,通过老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例如相声《普通话与方言》、《北京话》),将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儿化音的特点等基础知识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环节,通过学生或教师朗读示例,以共同分析的形式促进大家对语音缺陷、错误的理解,从听出问题到针对问题训练,从朗读模式到口语化的表达,逐渐增加语音实践训练,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创造语境互相监督的课堂教学氛围。

2.1.2推广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对话、字词注音等形式,掌握学生的方言类型、发音特点、语音缺陷等问题,并将这些语音问题及对应的专项训练形式反馈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做到纠正、巩固及强化,极大的促进了课程进度的推进,提高了授课效果。

2.2以点带面,推动普通话在校内的全面推广。在普通话推广模式中充分发挥种子效应,将参加普通话选修课的学生作为种子,通过这些学生的规范化示范作用,将普通话的发音规则、技巧、语流音变、针对方音及缺陷的应对训练形式等知识推广普及,在此基础上,结合“演讲与口才”等尔雅选修课,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巩固普通话语音基础;联合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与普通话和口语表达相关的演讲、朗诵等活动,使学生在参加、观摩中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结合普通话推广周,利用宣传栏、标语、广播等来宣传和使用普通话,构建宿舍、班级、社区普通话交流的大环境。

2.3普及普通话交流的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明确要求所有的教师应自觉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职业语言,要把普通话交流固化成一种教学形式。安排教师参加普通话示范课,举行教师技能大赛,以多种形式鼓励、促进普通话课堂教学工作的推进,逐步提高普通话授课的普及程度,形成普通话交流的课堂环境。

2.4强化普通话教师队伍。优秀的测试员队伍是普通话推进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普通话课程、测试及培训的骨干,通过参加省语委组织的基础培训和提高培训,结合校内语委办组织的专家讲座、规范化评分等训练,促进测试员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3 普通话推广工作成效

通过推行以点到面的教学策略,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交流能力,提升了毕业生的普通话测试成绩,普通话教学效果显著。2011年我校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测试,共6344人参加,其中二级乙等以上人数5381人,过级率84.82%,同年开始推广以普通话选修课为主导的以点到面的教学策略,开展普通话养成培训。在之后的测试当中,2012年8207人参加,过级率88.52%,2013年7590人参加,过级率92.62%,2014年8799人参加,过级率94.03%,2015年8856人参加,过级率91.23%。通过构建适应理工科大学生特点的普通话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从单一学生普通话语言习惯的养成,到整个校园语言环境的构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赵迎春.提高非师范专业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3)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言文字专项YWZX201211)

李梅杰(197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普通话教学研究。

郭庆斌(1978-),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C913.5

A

1671-1602(2016)18-0266-01

猜你喜欢

普通话方言语音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