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民俗与植物文化初探
——以喀什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民俗中的植物文化为例

2016-02-26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维吾尔维吾尔族民俗

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维吾尔民俗与植物文化初探
——以喀什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民俗中的植物文化为例

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以民族植物学的视角对喀什地区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进行维吾尔民俗与植物文化调查,可为当地植物的利用和保存、植物的文化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植物多样性与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有着互渗互促的关系,无论是饮食、服饰、建筑,还是民间信仰、日常禁忌,植物在乌夏克巴什镇的民俗生活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维吾尔族;民俗;植物文化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植物间的互相关系,互相作用的新兴学科[1],主要研究人们通过对植物的认识加以利用以及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植物及其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民族植物学的范围不仅包括植物与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产生的结果。所以,笔者将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分析喀什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的植物民俗,在对乌夏克巴什镇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当地维吾尔人们在植物资源中各方面的利用实践相关经验和知识,例如植物在物质生活中的运用,植物文化在饮食民俗中的运用,服饰和建筑中的植物文化以及民俗信仰中的植物禁忌等,进而对其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并加以论述,总结当地维吾尔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长期利用植物的过程中所积累传承下来的传统丰富的经验,为研究新疆维吾尔植物文化的发展、传承、保护等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 物质生活民俗中的植物文化

植物是人类生活中依赖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人类认识与利用植物的历史同样久远。历史以来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在世界上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展和传承下来各自有关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传统珍贵的经验,并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植物相关的经验和知识记录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2]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活是人们依赖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植物在饮食、服饰、居住建筑等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1饮食民俗中的植物文化

人类长期以来对植物的认识与实践的基础上,也就是传统知识基础上建立的。人类对食用植物的利用不但表现在传统利用种类的多样性,而且也表现为利用方法的多样性。食用植物在不同地区,人群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在同一个植物资源环境中生长的食用植物的价值和利用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

乌夏克巴什镇的民族构成以维吾尔族为主,由于相对特殊地理环境以及植物的多样性和植物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乌夏克巴什镇的维吾尔族在利用传统食用植物具有很独特。笔者通过初步的田野调查,以及查阅有关文献的结果,当地维吾尔人们对食用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的认知和利用方法都存在着其他地方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是跟当地自然环境有关。当地维吾尔人们利用食用植物32种,粮食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豆类作物等。谷类作物(包括小麦、大麦、高粱、玉米、红花、胡麻、糜子、芥菜、芝麻菜等),薯类作物(包括土豆、红薯等)豆类作物(包括豌豆、绿豆、黄豆、鹰嘴豆等,)蔬菜(白菜、芜菁、西红柿、红萝卜、南瓜、洋葱、韭菜、茄子、辣子、苜蓿等),水果(包括核桃、桑子、杏子、沙枣、苹果、桃子、梨子等)[3],对这些食用植物的种植、栽培、利用实践以及食疗保健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工作。

以民族植物学的角度,开展维吾尔族传统食用植物的种类、植物食用方法、种植培育方式、制作和加工方法、烹调技术、食疗保健等进行系统地研究,从中推出具有乌夏克巴什镇地方民族特色与滋补养身的食品和果酱、滋补品,树立民族品牌,对民族品牌加以推广,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乌夏克巴什镇维吾尔族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生态文化的建议和保护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2服饰民俗中的植物文化

乌夏克巴什镇维吾尔族也对染色植物的利用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当地的维吾尔人们通常喜欢不同颜色的植物和植物的不同部位作为原料作用。如染色植物民间用大黄、紫草、黑桑、辣椒、兰草、茜草、红花、龙葵、槐树花、松蓝(奥斯玛)、凤仙花作为染色原料,制作出不同材质彩布、彩线创作了多彩绚丽民族特色的服饰。此外,植物的图案成为维吾尔族装饰艺术中最为普通的审美形式,刺绣是维吾尔族服饰中最有特色的一种装饰艺术,维吾尔族妇女们无论是维吾尔族的衣服、裙子还是鞋帽以及床上、室内装饰用品上都绣在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植物纹样,最能突出维吾尔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特色。这些艺术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1.3建筑民俗中的植物文化

木材是人类很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以使用范围比较广,建造技术成熟、坚实等特点,在中外几千年的建筑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4]

维吾尔族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以木结构建筑,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的建筑体系,从高楼到平房、从清真寺到驿站、从宫殿到民宅都保留着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如:建筑推架、脚手架、屋顶材料、屋面材料、墙壁材料、室内装饰、楼梯扶手、屋顶浮雕、家具都采用桑树、杨树、核桃树、松树等主要的木材。木材作为结构构件使用时,可以发挥建筑在保温、透气或通风或防潮、隔热、采光等各方面。

乌夏克巴什镇不仅地理位置比较独特,而且生存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尤其是建筑植物的多样性,因此这原因对当地维吾尔人们的建筑也有很大的影响。

大部分建筑以木材结构构成。比如:屋顶覆盖物、房有着浓厚的屋主架、门、室内装饰以及家具利用杨树、核桃树、桑树等主要的木材。

2 信仰民俗中的植物文化

民俗信仰也叫民间信仰,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人们之间自发产生的一种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和仪式制度[5]。民俗信仰是民间的普遍信仰,是民众生活中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还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但是信仰观念并没有消失。[6]虽然现在维吾尔人们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但是跟植物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因此维吾尔族民间保留了一些关于植物崇拜的观念、行为、禁忌、仪式制度等民间习俗。植物崇拜是自然崇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如对树的崇拜现象。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些习俗体现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与生俱来、密切关系的精神关联[7],对乌夏克巴什镇维吾尔族植物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日常习俗中的植物禁忌

日常生活中,人们与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在饮食、居住、生产、生态保护、美容、医疗保健方面依靠植物。随着对植物的需求和认识的提高,相信植物有一种神秘力量的观念从原始时代就开始保留下来。它主要表现在对植物图腾的崇拜。因此,民间就形成了一些植物方面的禁忌。

当地的有些维吾尔人们认为,有些树是神圣的树,有些是带来厄运的凶树。所谓的神树指的是桑树、无花果树。而凶树则指的是带刺的、不结果的、形状古怪的不可使用的一些树木。[8]俗信以为,独树是鬼灵的窝点,听说这种树砍后会流血,谁要将它砍掉,他的手就会瘫痪或得某一种重病。在民间信仰中,一些恶疾被认为是破坏鬼灵居所的恶果。人们还认为,榆树一旦变老就变成鬼灵的居所,因此会常常砍截树枝。有的人认为核桃树叶苦所以不能在核桃树下坐或者睡觉。也有的人认为桃树在夜间开花,一旦看见桃花,看者家中必有丧事。还有桃树一般在结果四五年以后,不再生果而枯死或长满树胶。有的人认为一般在粘性,长有树胶的树上容易粘鬼,所以人们砍掉长满树胶的桃树。

维吾尔是爱花的民族。当地每家每户的院子前或院内都用美丽的花朵装点。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人们慢慢掌握了花儿的种类、颜色和开花季节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种花养花。然而,一旦花的颜色和开花季节出现异常,人们便将它视作是不吉利的先兆。如,夹竹桃一般开粉红色的花,如果某些原因开的是白花,人们将会视之为丧事的先兆,因此非常忌讳这种异常的变化。

4 结语

乌夏克巴什镇植物的多样性影响着当地民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习惯观念、信仰仪式,对于植物的认知和利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植物文化。在乌夏克巴什镇民族植物学的研究中,除了研究物质生活中植物文化和民间信仰中植物文化的传统知识和经验以外,还要再进一步研究植物在民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民俗植物的研究与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的保护、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乌夏克巴什镇的民俗植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Ford R I(Editor).1978: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Ethnobotany,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Winter J C 1990: The Prehistoric Use of Tobacco: a Pathway to Plant Domestocation[C].Kunming: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thnobiology,Kunming.

[3]2015年8月12日至8月24日喀什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田野调查日记.

[4]霍丹.建筑环境的植物构建意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陶立璠著.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7]热依拉·达吾提著.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

[8]安尼瓦尔·赛买提.维吾尔民间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维吾尔族本土知识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3&ZD145

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1988-),女,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鄯善人,民俗学研究生,新疆大学民俗学2014级研究生,新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文化研究。

D633.1

A

1671-1602(2016)18-0242-02

猜你喜欢

维吾尔维吾尔族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维吾尔族手艺人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维吾尔医综合治疗60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维吾尔医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总结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