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文化空缺及其翻译策略

2016-02-26邓林晴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源语言意译原文

邓林晴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词汇文化空缺及其翻译策略

邓林晴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由于各民族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社会习俗、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文化空缺的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的空缺给翻译造成了种种障碍。所以研究词汇文化空缺现象及其翻译对文化交流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了造成词汇文化空缺的原因及其翻译策略,以期对文化空缺的研究提供帮助。

词汇文化空缺;原因;翻译策略

引言

翻译在文化传播、促进不同文化交流和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烙印,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的不同,对于相同事物,各民族语言也存在不同的内涵。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空缺,常常出现信息遗漏、信息扭曲等,最终导致翻译的失败。为应对文化空缺现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翻译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涵,研究文化空缺及其翻译策略意义重大。

1 造成文化空缺的原因

1.1生活环境与经验的差异

语言是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当一个民族的某些事物在另一个民族人们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时,就可能出现词汇的文化空缺。如中国特有的“旗袍”、“豆腐”、“水饺”等,这些词汇在西方语言文化中没有。同样,英语中很多词汇,如blackleg(指破坏罢工的工贼、骗子)汉语中也没有。

1.2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西方属于科学文化,隐私问题是英美文化中棘手的问题。中国人认为的隐私同英美人眼中的privacy的内容差别很大。而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亲属称谓。如伯、叔、舅、姑、姨等。英语uncle可指代伯、叔、舅,aunt可指代姑或姨。

1.3宗教信仰的不同

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喜欢膜拜超越各路神仙的“天”,一些关于“天”的表达常见于汉语中,如“老天爷”“老天保佑”。而欧美人信奉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上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许多词汇来源于《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如a Judas指叛徒。

2 文化空缺的翻译策略

2.1音译法

音译是以读音为基础,是处理文化空缺最简便的方法。原文中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的词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可按照英语和汉语读音将词汇引入到目的语中去。如汉译英中的孔子(Confucius)、荔枝(litchi)、秀才(xiucai)、胡同(hutong)、阴阳(yinyang)、乌龙茶(oolung)等。英译汉中的dominoes(多米诺骨牌)、romantic(罗曼蒂克)、clone(克隆)、logic(逻辑)等。这些能够把源语言文化原汁原味地传到目的语文化中,丰富了目的语文化。

2.2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目的与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因其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填补词汇空缺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洗浴的翻译中较为常见。如汉译英中的纸老虎(paper tiger)、外强中干(outwardly strong but inwardly weak)、友谊万古长青(The friendship will last for 10,000 years and still be forever green.)这样既保留了中国词汇形象生动的特点,又丰富了英语词汇。再如英译汉中的To be on the thin ice(如履薄冰)、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blood zone(盲区)、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假慈悲)等。这些词汇的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形式,也保持了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文化形象。

2.3意译法

由于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直译法无法正确地传达源语的内涵,而且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近的词代替。于是为了填补语言的文化空缺,译者应采用意译法。意译法是指传递源语言的意义,可能会遗失源语言的形式和修辞,以寻求文化间的对等。如汉译英中的“不到黄河心不死”译为“Until all is over,ambition never dies”、“挂羊头卖狗肉”译为“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狗改不了吃屎”译为“A fox may turn gray,but never kind”,英译汉中的the apple of one’s eye 译为“掌上明珠”,“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译为“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这些翻译不仅传达了词汇和短语的文化信息,也传递了文化内涵,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心态。

2.4改编法

所谓“改编”指的是对直译、音译或意义在意义上进行补充的翻译。如直译加注解、意译加注解等翻译方法。在“改编”过程中,译者一方面尽可能保留源语的语言特色,另一方面希望译文意义明确,使读者一目了然。如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词汇“炕”,译为“kang—mud-brick-made bed in the countryside of the north of China”,“坐井观天”译为”sit in a well and look at the heaven—limited outlook.” 如果直译的话,不知典故的外国读者会感到茫然。

结束语

翻译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在翻译中要正确对待文化空缺现象,并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处理文化空缺。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文的背景文化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还要针对不同的文化差异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研究文化空缺现象可以更好的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传播本民族文化,作为译者我们要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

[1]何其莘.仲伟和.许钧.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10.

邓林晴(1993.12-),女,汉族,河北邢台平乡人,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

H315.9

A

1671-1602(2016)18-0241-01

猜你喜欢

源语言意译原文
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以口译实例谈双语知识的必要性
从目的论角度看《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