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哲学课程的思考

2016-02-26郑小华

西部皮革 2016年18期
关键词:哲学素质智慧

郑小华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哲学课程的思考

郑小华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

播音主持专业是近几年很流行的一个专业,但是由于开设学校过多,整体学生素质不高,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需要高校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哲学智慧,具批判反思的精神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因而学校开设哲学课程就很有必要。

播音主持;哲学课程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播音主持专业发展也很迅速。从最早的只有中国传媒大学一所学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到现在超过150所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1]。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在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就业率低的15个本科专业中就有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主持专业。当前播音主持专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毕业人数多,但是总体素质不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的新媒体发展很迅速,也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应当加强课程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哲学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哲学素养的养成不仅要依赖于个人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开设丰富的哲学课程,引领其进入哲学的殿堂,提高哲学智慧。

1 当前高校中开设哲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的高校中一般都开设有与哲学相关的课程,如 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一是被视为哲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一是作为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校的必须课。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把时间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很容易忽视这些有意义的哲学课。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喜欢选的往往是一些流行的、有趣的、实用的,如音乐赏析、电影欣赏 、爱情心理学、女性魅力学、如何化妆、如何投资理财等等,而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哲学类课程会受到冷落。学生把哲学这类课程视为无用之学,更多关注的是否对自己当前的升学、就业、生活有直接意义的课程。

对于学校和教师层面来说,这些课程也往往被忽视。因为多数教师都把精力主要放在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培养之中。公共课往往是采用大教室,人数也较多,教师只能关注到部分同学,这样缺少沟通与互动的教学,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同时,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考评时,更多关注于教师的科研课题、论文数量,而非是否教好一门课程。大学不同于科研机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如果教师不能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则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青年学生作为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一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希望。因而从学校和教师都应当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关键。

2 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哲学课程的意义

哲学是爱智之学,它不是回答和解决小问题的小聪明和小智慧,而是思考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2]。从物质角度来看,哲学是没有用处的,它不是一技之长,看不到眼前的现实价值,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用而有用的东西,却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富足,能推动人类思想与社会的重大进步。

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因而要削弱社会中的功利思想的影响,加强学校哲学课程的建设,保持其独立和求真的精神。大学不能沦为社会文化的附庸,要承担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来说,哲学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哲学、学习哲学、培养其哲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播音主持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媒公司的发展,自媒体繁荣,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的哲学素养与智慧。它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颗宁静豁达的心就显得尤为珍贵。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3]。它能够激发、引导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遇到的事进行质疑和批判,反思,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互联网时代,各种虚假的信息充斥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种质疑、批判、反思的精神就有显得更加重要。

3 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哲学课程的建议

3.1学校要加强对哲学课程的重视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支持教师开设哲学课程。学校应当拨出一定的经费鼓励、支持教师申报相关的哲学课程计划,并建立专家小组筛选出一些符合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际的课程。同时,学校和院系应当丰富图书电子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对于多数普通高校来说,师资力量薄弱,每年可以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内外的知名高校进行学习、深造。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为学生开设相关的讲座和指导。

3.2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哲学课程的认知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也很急功近利,把时间基本都花在了专业课上,忽视了通识课程的学习。在课程选择上,会选一些容易通过的,有趣的课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我们的大学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前很多学生把哲学视为无用之学,看不到哲学的魅力。新闻传播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哲学、认识哲学、提高人生境界。

[1]栾洪金.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思考[J].当代传播,2008(04): 97-98.

[2][3]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郑小华(1991.03-),女,河南安阳人,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G424

A

1671-1602(2016)18-0199-01

猜你喜欢

哲学素质智慧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菱的哲学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