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联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23例临床观察

2016-02-25尼玛才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藏药痛风疗效

尼玛才让

【摘要】 目的:观察藏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的效果。方法:选取46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藏药及放血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1%,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及放血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藏药;放血疗法;痛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03-02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由于该病的病因为过多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导致嘌呤代谢紊乱,故以往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多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痛风病的好发年龄是30-60岁,40岁是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0:3,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出现一段高峰期。痛风的好发部位不仅仅是关节部位,也可见于耳廓、鹰嘴、髌韧带、胫骨结节、手指、足背等血液循环比较迟缓的终端部位,偶尔也可见于眼睑、鼻软骨、阴茎海绵体、包皮、主动脉、心肌、二尖瓣、声带等处。在肾脏尿酸盐多沉积在髓质内,结晶周围可见巨细胞炎性反应,肾小盏内有时可见棕黄色尿酸盐结石,晚期部分患者可发生肾盂肾炎或肾血管病及高血压病变。因此,藏医学认为治疗痛风的根本是改善脾肾功能的协调性和肾脏的代谢分泌功能。

痛风病因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而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的2/3需经肾脏排泄尿液排出,1/3随粪便排出,其来源有三:①体内的嘌呤物质进行分解代谢;②体内的核酸物质进行分解化解;③食物中的嘌呤物质分解而成。前二者为内源性尿酸,后者为外源性尿酸和药源性痛风。在原发性病人中大多数都有内源性尿酸增加;在继发性病人中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慢性溶血性贫血、各种淋巴病、各种骨髓增生性病变、恶性肿瘤细胞坏死等由于细胞中核酸大量分解而使内源性尿酸升高。外源性尿酸摄入量过多,是由于大量食入富于嘌呤的食物如肝、肾、脑、鱼子、鱼酱、豆类等引起,故本病又称“富裕病”。药源性痛风患病原发群体中一部分病人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低于正常,各种肾脏病引起肾功能减退,肾小管分泌尿酸的功能下降而使血尿酸升高,当体内有乳酸和酮体蓄积时也影响尿酸的排泄。许多药物如噻嗪类、乙酰唑胺、吡嗪酰胺等抗结核类,抗肿瘤类药物都能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导致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产生药源性痛风。本文旨在探讨藏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37~49岁,平均年龄(43.67±6.42)岁;病程2~25年,平均年龄(13.75±1.45)年。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38~47岁,平均年龄(42.37±5.37)岁;病程3-22年,平均年龄(14.28±1.2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呤醇片(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492)治疗,早晚餐后30min各服用1次,1片/次,7d为l疗程。

1.2.2 观察组 (l)分型用药:①脾肾失调的患者(临床表现以脱发、听力下降、尿频、失眠等为主):早晨餐后和下午服用石榴健胃丸(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62020660)2粒配25味儿茶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国药准字2140201)3粒共同服用;中午餐后和晚上睡前服用的得力滋肾丸(卡加藏药集团,国药准字242021270按说明口服);期间继续加服骨痹风湿康汤剂(藏药名称“扎仲汤”),一天两次,不限时间段,每次3g加冰水100ml,煎服或开水饭后冲服,主要组方由诃子、余甘子、宽筋藤等二十味天然药材研末制成,具有祛风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关节红肿疼痛,四肢僵硬变形,腿脚皮肤出现坏死性溃疡等症,尤其对痛风病有显著疗效。②红肿疼痛难忍者:可早晨餐后和下午用石榴健胃丸2粒配25味儿茶丸3粒,共同服用;中午餐后和晚上睡前可服用15味乳鹏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国药准字2130301)或18味欧曲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国药准字2140401按说明口服),必要时可遵医嘱根据病情酌情加减药量;期间加服骨痹风湿康汤剂。③药源性痛风:清晨空腹1粒仁青芒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卡加曼藏医院;甘药制字208031897);早餐后和下午口服石榴健胃丸2粒配合25味儿茶丸3粒;中午餐后和晚上睡前口服卡加藏药集团研制的得力滋肾丸(按说明服用),7d为1疗程。(2)放血疗法:根据藏医外治放血疗法的具体施术规程可分术前准备、施术操作、血色鉴别、放血量、预后处理等程序;放血时应严格遵守,认真施治,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处理,关节组织部位症状缓解后开始服用三果分离汤(金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组成),此药可有引病外除的作用;连续服用3~5天分离汤后用医用绷带类扎紧需放血的部位,一般骨痛风患者的放血部位均在四肢远端,结扎放血部位时绳子两端拉扯缠裹时用力要均匀,不使皮肤皱褶,如结扎不善则下刀难中,若皮肤皱褶血管曲折则血不能出,血管臌胀后用手指揉擦使局部皮肤木麻脉管怒张则进刀易中。放血疗法以泄出血气为宜,因此创口宜稍宽大,过小则创口发肿作胀导致病血毒气不能外泄。放血结束后应立刻止血包扎伤口,清洁消毒严防感染,术后静养,避免劳累禁浴以防切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情况。

1.4 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条例拟定。显效:关节肿痛指数30d内减少60%~79%,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UA与ESR指标降低20%~39%;有效:关节肿痛指数30d内减小30%~59%,主要关节功能有所改善,UA与ESR指标降低l0%~19%;无效:关节肿痛指数30d内减少<30%,关节功能与UA、ESR指标无改善。关节肿痛总数=休息时关节疼痛+压痛+关节肿胀分数;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l00%。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X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56.51%(P<0.05),见表1。

2.2 两组UA、ESR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A、ESR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的UA、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在藏医学当中将痛风病归于“扎南(译音)”病范畴,与肾虚有极大关系。藏医认为痛风之病乃血热而风湿入侵,瘀浊凝涩,或受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博,热血汗浊凝涩所以疼痛,夜痛甚行于阴累及肾,故肢节疼痛是主要症状。西医认为原发性痛风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用降尿酸药,而藏医学认为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治疗以温肾滋阴去邪、扶阳除湿止痛、通络利尿排毒为主。临床实践证明,藏药、藏医外治放血疗法对痛风等疾病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藏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较好,且无毒副作用,本研究亦表明应用藏药及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总有效率高于别嘌呤醇片治疗。

同时,痛风患者的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较差,导致体内UA水平异常升高,而且肾功能出现明显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从而造成ESR水平升高。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UA、ES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说明藏医传统外治放血疗法能够通过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循环中的幼红细胞增多,代谢活性旺盛,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改善微循环血管机能血液成分排出血液中的有害毒素,从而提高肾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综上所述,藏医药系纯天然药材,服用简便,特色外治放血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值得临床研究推广。然而目前藏医学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尚无科学权威的诊断疗效标准,这严重制约着藏医藏药临床规范化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藏药痛风疗效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金诃藏药拿牌前后
金诃藏药获牌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