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探索
2016-02-25李雷洪涛
李雷 洪涛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的战略部署。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提出要推动“1999 年以后新建的 600 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至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招生即招工”或“招工即招生”的“工学一体”应用型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院校中被不断“试水”。
一、“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新实验田
胡水水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首届“亚龙职教师资培养班”毕业生,让他为之自豪的是,他实习期间参加亚龙公司举办的创新设计大赛并获二等奖,成为公司首位获奖的实习生。2013年毕业后,他进入公司研发中心,成功负责研发了YL-G003智能仓储、立体仓库、技能电工实验台等产品,其中YL-G003智能仓储被指定为YL236单片机技能竞赛的专用产品。如今,作为亚龙公司楼宇部部长,他俨然公司的技术“师傅”,为公司培养了两批新人。
该校旅游学院“金牌讲解班”2014届毕业生高露露和张靖,初出茅庐就在婺源景区崭露头角,被指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吴邦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景区讲解。
徐俞红是该校药学院“九洲药业班”2012届毕业生,毕业两年后就被九洲药业集团提拔为车间副主任,主管产品质量与工艺技术。
他们都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的受益者。“九洲药业班”是该校药学院率先开办的校企合作班,通过与浙江九洲药业合作,创新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2013年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支持。该班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中斩获大奖,首届毕业生已经有12人成为九洲药业的管理、技术骨干。
2011年,该校拿出已获得国家级“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立项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与浙江亚龙教育装备有限公司合办“亚龙职教师资培养班”,形成校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机制,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获得显著提升,实现了我省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6年没有一等奖的突破。
近年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已与省内外200多家行业协会、企业、中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开办校企合作实验班等方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关系,探索校企、校校、校研合作的“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先驱者”。
二、“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事业、行业联合招生招工,做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有助于隐性知识的传承创新,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其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
一是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引导与推动结果。从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到同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从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首次明确“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到8月25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再到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印发,提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都在表明,国家对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思路和政策设计,就是要在一批本科高校中导入职业教育元素,使之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产业转型省级需要,探索实施“招生即招工”或“招工即招生”的“工学一体”应用型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更是高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据统计,2015年我国有各类本科高校1219所,教育部拿出其中一半来进行转型,力度之大,可见一斑。虽然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高校实现扩招后,地方本科院校在谋求层次提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以层次导向型为主要标志的转型发展的15年中,“升本热”“转型热”的背后,是许多院校在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把开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下一个目标,简单地把培养研究生、培养学术人才作为内涵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志,导致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受到稀释。这迫切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二次转型,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在办学定位和模式上进行回归,以“地方需要什么,培养什么;岗位需要什么,学什么”为定位的职业发展导向型的转型,尽可能培养出与社会需求“零距离”的人才。
三、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亟须破解的问题
作为一种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在发达国家已有许多成功的运行模式与办学经验,在我国也已有多个省份多所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开展了类似的改革尝试。但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实施“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仍然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缺乏纵深发展长效动力机制,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这与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具有类似性。实施“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最大困境依旧是校企双方在合作上“校方热、企业冷”。由于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常常只关注短期利润利益,在这种功利性目标驱动下,当企业无法感受到校企合作给自身带来实际利益的情况下,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必然匮乏。本科院校如何能以自身的特点吸引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提高他们参与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热情,是开展此项改革工作所面临的难点。
二是政府主导与支撑力度仍显不足,改革试点难以深入。校企合作在教育界早已被视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但多年来,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在政策制定上常常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头热,却没有引起人社、财政、发改委等部门的相应重视与配合,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更是缺乏相应的引导与支持。如果教育、人社、财政、发改委等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无法形成应有的共识,在资金、政策上为院校与企业开展“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就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难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也就无法实现招工与招生共通、毕业与就业衔接、企业用工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目标。
三是制度和法律等措施不力,改革遭遇瓶颈。招工招生一体化现代高级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模式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院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关注,但仅仅处于摸索阶段,政府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相应的共识,没有成熟的相互促进的制度与法律保障,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缺乏清晰的认定和必要的监督约束。因此,若没有理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将校企合作统筹考虑,校企合作的风险将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使合作方顾虑重重,这将成为制约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四是利益诉求冲突,长期合作面临困难。招工招生一体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将面临着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利益诉求的冲突。这几方面共同参与这一过程,既合作又相互牵制,既协调又存在矛盾。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希望企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出于对自身利润的追求,不愿意牺牲正常的生产与运行来配合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再一方面,大学生多元化的就业面,也难以保证学生能完全履约。因此,由于利益追求产生冲突,偏离核心共赢点,就会导致“工学一体”培养模式难以稳定开展,三方的长期合作也面临重重困难。
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的策略分析
在德国、英国等教育发达国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颇为成熟,并在近年再度受到欧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重视,其中英国已制订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也在强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处在改革发展阶段,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逐步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方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转轨。
一是通过立法保证“工学一体”培养模式运作的合法合规。“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招生与招工相结合,涉及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与传统的用工制度不同,契约主体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多方利益密切相关的培训关系。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连在一起,学生与学校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合约关系,已经衍生出了用工的合约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间签订相关协议,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规范各自的职责。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招生招工立法,确保学生弱势群体的权益,从企业资质、入学门槛、学徒报酬、培训内容、结果评价、就业协议等方面,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在学徒培训过程中的权责,使“工学一体”培养模式规范有序地长久运行。
二是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引导企业参与。“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中的企业不再是简单的雇佣主角色,还具有育人的公益性角色,往往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使命感,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提供培训服务。政府应适度投入专项扶持基金,制定面向参与“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的企业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切实体会到参与的益处,吸引优质企业的参与。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认识到“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的多方共赢特点,使企业体会到学徒制能够节约用人成本,缩短招聘流程,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工学一体”培养模式。
三是促成“工学一体”培养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决定了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根据学习时间、技术水平划分成不同等级,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匹配,这种方式使“工学一体”培养目标更为明确,考核指标明晰。另一方面,从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学期间提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具体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将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增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推动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理念。
四是建立多方协作的管理机构。“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是企业与学校、职业与教育的跨界合作,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包含学校、企业、行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共同决策“工学一体”培养模式的运作,对现行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根据大学生特点和个性需求,结合行业需求,群策群力,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现实情况,制定柔性教学管理模式。多方通力合作,互相监管,多措并举,保证学徒制的顺利运行。
五是加强校企双方师资的培养。组建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是“工学一体”培养模式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学校可以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专兼教师各擅其长,优势互补,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对接。在企业业务骨干中,通过公开招聘、企业推荐等多种选拔渠道,精选具有高专业水准、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能工巧匠,对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相关培训,使之具备为人师表的执教能力。对校内专任教师延续培养“双师型”人才的理念,鼓励教师参与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建立专兼教师互助制度,双方课程共担、资源共享,经常开展教学研讨、科研合作项目的攻关,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六是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工学一体”培养模式本质上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形式,利益均衡是维系长久合作的基础。将“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引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突出多方得益的特征,具有全局眼光和长远的战略视角,避免急于求成的短视行为。人才培养中任何一方利益的实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积极引导,搭建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敦促学校和企业耐心负责,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