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愈皲凝胶治疗手足皲裂症31例临床观察

2016-02-25苏宪英石光张欣尚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12期

苏宪英++石光++张欣++尚坤

【摘要】 目的:观察愈皲凝胶治疗手足皲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手足皲裂症患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采用涂抹愈皲凝胶和尿素软膏为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皮损形态与皮损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治疗组不论在有效率还是愈显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疼痛程度、皮损形态与皮损面积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均明显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皲凝胶治疗手足皲裂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愈皲凝胶;手足皲裂;尿素软膏

【中图分类号】R7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061-02

手足皲裂症又称为角化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为手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角化、鳞屑、皲裂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病菌感染、变态反应有关,治疗多采用尿素霜、甘油外搽等方法,起效缓慢,容易复发。中医药在本病的防治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早在《庄子·逍遥游》中就有“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的记载。笔者将临床防治经验与文献研究成果相结合,成功研制出纯中药制剂愈皲凝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62例病例都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病例平均年龄(43.25±10.92)岁,平均病程(1.36±1.17)年。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9例。将患者按照收治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在25~61岁,平均年龄(44.69±15.26)岁;病程5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29±2.08)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在22~59岁,平均年龄(42.28±10.36)岁;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84±1.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之血虚风燥证:皮肤干燥,掌拓角化过度,增厚,皲裂,疼痛,出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涩。

1.2.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皮肤病学》的西医诊断标准:以手掌、足拓部皮肤增厚、干燥、粗糙、皲裂、出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按照局部皮肤皲裂程度,还可以分为:I度皮肤皲裂,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仅表现在表皮,无出血、疼痛等症状;Ⅱ度皮肤皲裂,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裂痕深入真皮,轻度刺痛,不出血;Ⅲ度皮肤皲裂,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裂隙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有触痛,多伴有出血。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手足皲裂症的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18~80岁,性别不限;②两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本病者;③愈皲凝胶过敏试验阴性者。

1.3.2 排除病例标准 (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的患者;②两周内曾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本病者;③愈皲凝胶过敏试验阳性者;④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治疗药物:愈皲凝胶。药物组成:人参、白芨、甘草,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将上药烘干研细末,过120目筛,加入卡波姆适量作为辅料,加热搅拌调成凝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加工而成。使用方法:先以温热水洗泡手足局部5~lOmin,然后将愈皲凝胶轻轻涂抹至皲裂局部,每日3次。涂抹药物后皲裂局部尽量减少摩擦,并避免接触酸、碱、有机溶剂。以上用药方法连续用药两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

1.4.2 对照组治疗药物:尿素软膏(福建省三明天泰实业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H35020938)规格lOmg/支。使用方法:同治疗组相同。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患者临床疗效按照以下四级评价:痊愈:皲裂弥合,疼痛消失,皮肤光滑正常,疗效指数≥90%;显效:皲裂明显缩小变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60%≤疗效指数<90%;有效:皲裂稍减,疼痛减轻,30%≤疗效指数<60%;无效:皲裂无变化,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其中,总积分=疼痛程度分值+皮损形态分值+皮损范围分值。局部疼痛程度观察0分:无疼痛;5分:轻度疼痛(偶尔疼痛,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10分:中度疼痛(时有疼痛,影响工作学习生活);15分:重度疼痛(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局部皮损形态观察0分:无皮损形态;5分:轻度皮损形态(皮损见增厚,干燥,粗糙);10分:中度皮损形态(除以上皮损外,可见较浅的裂纹);15分:重度皮损形态(除以上皮损外,可见较深的裂口,甚至出血)。局部皮损面积观察0分:无皮损面积;5分:轻度皮损面积(皮损仅累及单手或单足);10分:中度皮损面积(皮损累及双手或双足或一手一足);15分:重度皮损面积(皮损累及面大于中度)。

1.6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皮损形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形态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形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中医药对于手足皲裂病名的记载,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又称为“裂口疮”、“干裂疮”、“手足破裂”等。《夕}科秘录》载:“皴裂疮皆营工手艺之辈,赤手空拳,犯风弄水而成者也……皮破者痛犹轻;纹裂者痛犹甚。”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触冒风寒湿邪,血脉凝滞不行,或素体阴虚内热,津液衰少,不能营养肌肤,致其燥胜枯槁而破裂。若局部再为风所袭,风热相乘,则作痛。故治疗上应以活血通络、温经散寒、养肌润燥为法则。

愈皲凝胶以人参、白芨、甘草三味中药组成,其中人参大补气血,生津止渴;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甘草能够补脾益气,润肺,调和诸药。辅料卡波姆是一种透明的半固体制剂,具有水溶性基质的特点,涂布在皮肤及粘膜上可形成透明的薄膜,附着性强,无油腻感,且质地均匀,与皮肤粘膜的偶合效果好,具有释药快、作用迅速等优点。凝胶是一些高聚物或共聚物吸收大量水分形成的溶胀交联状的半固体,对低分子溶质具有较好的透过性,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较好的重现性,具有缓释的特性,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各类缓控释给药系统。

综上可见,愈皲凝胶根植于中医对手足皲裂症病因病机的认识而组方,采用现代制药工艺,以凝胶为给药载体,对于手足皲裂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使用方便、起效迅速、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