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6-02-25赵恒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40112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赵恒(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112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赵恒(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401120)

本文对职业能力定义进行了简要说明,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提出提升职业能力的几个重要途径,为高职院校健康稳定发展到教育目标的完善起到一定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推动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转变到综合能力上来,即专业技能强、应用创新强、环境适应强、沟通交流强等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上。而这种综和能力与职业能力关系密切,有的部分既是职业能力组成,也是职业能力的表现。作为承接社会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认清社会所需,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才技能培养、专业应用培训等,才能为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贡献社会。

一、职业能力概述

职业能力就是在职业生涯中,运用环境、工具、语言、思维等辅助和补充专业技能,使人在某岗位表现突出、业绩突出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岗位变化、社会变化,能够向时而动,保证人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提升自我。职业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指处理事物的方法能力和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社会能力。这两种能力缺一不可,在人的社会工作中起到完善和补充作用。因此,职业能力具有广泛适应性、通用性和转移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必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转变,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带动社会不断变革,不断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在变革中展现自我,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脱颖而出,为社会贡献更多价值。只有职业能力强的人才能万变不离其中,适应逆境,实现报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输出人才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才能对社会有所为。而且当前社会经济信息化越米越发达,人才只有在岗位上不断学习、应用和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我,在团队合作业绩中展示自我。可见,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企业战略发展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化的需要

社会发展任靠经济能力,而企业发展依靠竞争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发展要站在战略高度,寻求战略发展,而要完成战略布局打败对手,则需要学历、技能、品质、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都表现较佳的人才来支撑。职业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能够以较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去主动解决问题和创新,近而提高用人单位的竞争能力,推动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针对职业教育事业而言,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责任心强、技能应用强、社会价值观正确、沟通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要强这样的人才,让他们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岗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和教学业绩提高,保证职业教育可持续化发展。因此,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企业战略发展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化的需要。

3.毕业生个人持续发展的需要

虽然当代大学生素质有所提高,但就其职业生涯而言,距离职业化发展和创新机能开发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缩短途径之一就是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新的高度,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社会生产力而言都有巨大促进作用。在职业能力的支撑下,学生能够适应各种工作岗位,各种社会角色和复杂的职业环境,而且能够在这样的变化中寻找到创新机遇,开发潜能,不断充实自己,使得个人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因此,毕业生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是其发展所必需。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规划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并举的教学目标,依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课程体系为职业能力提升作保障,为学生创造角色训练课程平台,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职业能力创新应用课程等等,在培养学生专业化技能的同时,将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提升。

2.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方法,就是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渗透,在教学中利用方法的优越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起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的呼应,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稳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教、学、练、用、创新、适应、交流等方法融合在一起,利用角色扮演的特异性,顶岗实训的真实性,学习技能的主动性来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在项目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训练下,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例如,在实践中参透任务,在项目中承担角色,在情景中感悟能力水平,在课堂中讨论案例的优劣等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起到引导和服务作用,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齐头并进进行引导和开发。

3.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可以以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作为课堂教育的背景,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的,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提升职业能力成为可能。因此,第二课堂可以采取模块化,以网络、寝室、图书馆、自习室、社团实践平台等为模块中心,将方案策划、文化宣传、道德养成、价值观讨论等作为模块肉涵构建第二课堂活动。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更接近生活,接近学生身心,更能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用,做中创新。

4.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检验职业能力的利器,也是学生丰满职业能力羽翼的最好平台。学生可以将假期和校外实训进行充分利用,参与到社会生产的环节当中,将职业能力与社会进行融合,在社会中磨砺职业能力,分析社会职业在经济背景、人文背景、政治背景、道德背景中表现的不同,从而增涨职业经验,提升职业能力。

5.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新形式

职业能力要不断的实践才能运用自如,高职院校要创造多种实践机会和构建校企实践平台,平台要多样化。保证校企双方为达成“双赢”。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家校园行、订单培养、专题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岗位体验、工学交替、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强化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知,促进学生善于思考,保证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李旭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14(01)

[2]胡英芹、郑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2(02)

[3]李建英、许海元.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述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100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