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2016-02-25陈海燕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上海市200011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利益

陈海燕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 上海市 200011)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陈海燕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 上海市 200011)

城市社区在基层民主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协商民主朝着广泛多层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上海W街道近年来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性作用,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环境、规范协商民主的程序运行、拓宽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为提高协商民主的有效性提供了路径选择。

协商民主;城市社区;路径选择

城市社区的成熟度与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当基层治理注重主体的多元性、过程的合法性、制度的规范性、利益的协调性,治理的成效才能愈发凸显。城市社区在基层民主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协商民主已经朝着广泛、多层、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产生了多样的形式,如议事会、听证会、恳谈会、座谈会、民主决策会等,这些实践形式推动了协商民主形成集体议事、集体协商和集体行动的效率。

一、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环境

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基础性条件,一方面基层民主实践中需要发挥制度建设的保障性作用,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使政治资源在公共领域进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基层治理中涌现出来的社会问题需要在相应的制度设计的框架内加以解决,体现利益协调的公正性、合理性、透明性。实践场域的公共性产生了理论上的溯源,同样理论探讨的多样性指明了实践上的探索,理论和实践在路径选择上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基层实践中体现基层民主的活力因子,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不仅面临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发展,还面临着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如何保障多元主体参与的动力始终是摆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一道命题。社区主体按照“四自”要求参与社区事务,赋予并获得了相应的民主权利,但是城市社区中始终存在着行政化倾向,影响着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碎片化”社区管理,社区主体参与动力不足影响着协商民主的有效性。如何建设“小政府、大社会”,不仅需要政府治理适度放权,更为基层协商民主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范畴和实践机会。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不仅要发挥制度规范的刚性作用,在法治层面发挥合法性的约束作用,还要在社区层面发挥“软法”的作用,在自治层面发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作用,增强协商民主的弹性空间。社区层面和居民区层面的协商民主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是都注重制度建设,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促进基层权力合理下放,实现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形成利益协调的互动局面,保障公共利益实现最大化。

二、规范协商民主的程序运行

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协商民主还需要相应的机制规范程序运行,制度配套与机制运行是密切联系的,有了成熟的制度,机制运行才能够顺畅,有了规范的程序运行,才能发挥制度建设的成效。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不乏有高成本的运行机制,但往往事倍功半,低效率反过来又会影响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要建构起能够平等协商的平台,就有关议题开展针对性的协商,并不是包罗万象地协商所有议题。一是建立议题遴选机制。城市社区中面临诸多共性的社会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遴选机制,对不合理的议题进行民主协商,有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在社区中形成负面的扩张效应。结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加速部分合理议题流转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关于居民自身的民主权利、合法权益、民生保障、社区建设等方面的议题可以引导多元主体进行协商,避免低效重复、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二是建立协同参与机制。城市社区的开放性体现在多元主体的参与,不仅有职能部门的合理定位和引导,还有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更有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力量等参与,在合作主义共识的基础上,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互联网+”的视阈下,城市社区治理依托大数据平台,利用信息搜集、信息集中、信息反馈、信息共享,最大化地体现协商民主的公开与透明,提高协商民主的效率。基层协商民主需要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通过部分权力让渡和权力赋予,在制度规范的平台上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的权利,发挥理性意识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从而保障协商民主的实践成效。

三、拓宽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

当前,社会格局处在深度调整的转型时期,一定程度上社会矛盾呈显性化、多样化的特征,人民群众对关系切身的利益问题十分关注。当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合理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解决,极有可能会累积社会矛盾,甚至运用非正常的方式寻求解决利益问题,无形中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基层协商民主的优势不仅在于能为基层民主找到诠释的突破口,孕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在于能用理性协商的方式化解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降低社会冲突发生的风险,体现个体自由和集体行动的统一性。城市社区中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诸多,居民对关系自身的民生保障问题尤为关注,迫切希望政府治理能解决这类问题。单一的政府治理能解决面上的问题,但是还有更多点上的问题需要发挥社区治理的作用,需要宏观调控和微观治理双管齐下,治标治本。拓宽协商民主的途径,在宏观调控与微观治理之间搭建沟通联系的平台,在民主权利与民主权益之间建构理性协商的渠道,在在基层社会中增强内驱力,激活社会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从内生动力来讲,拓宽协商民主的基本途径,健全利益表达机制,激发基层民主的活力。在社会转型期,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社会利益诉求,健全协商民主的体制机制,发挥协商民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增强基层民主的弹性空间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示范和窗口作用。发挥信息聚合、利益协调、社会稳定、服务大局等社会整合功能,开发和利用社区公共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协同力量,发挥民主政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优势,保障社区治理有序进行。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12

陈海燕(1976--)女,硕士,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党政治与社区治理。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利益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利益链与新垄断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