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

2016-02-25刘丽荣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模拟法物理实验

刘丽荣

(河北省阜城县崔庙镇初级中学,河北 阜城 053700)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

刘丽荣

(河北省阜城县崔庙镇初级中学,河北 阜城 053700)

摘要:模拟法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最基础的方法,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对象模拟、物理相似模拟、过程模拟和模拟放大等几种模拟方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模拟法;对象模拟;相似模拟;过程模拟;模拟放大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根据其特点及主要功能,并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分为以下四类。

1对象模拟

对象模拟的设计思想主要在于下述两种情况:其一是为了突出客观实体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研究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如质点、刚体、理想气体、弹簧振子、点电荷、纯电阻、理想变压器等理想模型,以及天体运动模型,微观结构等几何相似模型。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对象模拟法,用自行车气门和进水阀门来模拟单向门。如此,不但加深对“单向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兴趣,开阔了思路。其二是为了解释某些行为和特征而建立起来的模拟。如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比较抽象,在地理课中亦有提及。我们不妨取一只旧的橡皮蓝球(或地球仪)来模拟地球自转,然后将红墨水从上往下滴落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此时即可明显看到水痕西边呈扩散状,从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北半球南流冲刷西岸这一自然现象。

2物理相似模拟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中,人们常常希望利用模拟试验来代替对实际现象的研究,以便使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言某些在目前尚无法达到的条件下出现的情况。例如用水代替石油研究其在管道中的运动,把设计好的收音机缩小成模型放在风洞中试验其特性等。其特点即模拟与原型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故称为物理相似模拟。

巷理实验教学中的“失重和超重模拟实验”,“萝卜”马德堡半球,帕斯卡裂桶,用带电的肥皂泡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进行“密立根油滴实验”的模拟,以及十分壮观的“可乐瓶水火箭”等,均是物理相似模拟的范例。

3过程模拟

把具体物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并根据其本质特征而设计的一种模拟叫过程模拟。其特点是过程简化,易于控制。

气体压强的分子运动论观点,通常采用雨滴打伞等面来类比。这种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碰撞的过程,如果用豆(或沙)落在平衡天平一端倒扣着的托盘底上的现象来模拟,就显得直观生动了。布朗运动的模拟,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和退磁等都是过程模拟的成功例子。

电子技术中半导体的导电机理,电子运动易理解,空穴导电则抽象,课堂教学中如用“空位置”的运动来作一现场过程模拟,无疑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分析曲线运动的思想方法——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是个难点,可以平抛运动为突破口,在演示有关实验后,用“慢镜头”的方法,手持粉笔头边走(模拟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边沿自身前方,从上向下加速下移,以此模拟平抛运动,既简单明了,又便于分析。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运用模拟器材,以纽扣状的物体来表示振动的质点,通过摇转,使质点绕平衡位置上下振动,而整体波形向外传递,边演示边分析,效果很好。

热学中的统计方法和光本性的几率概念,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怎样从个别事件的无规律过渡到大量事件的有规律,成了模拟实验的设计难点,在教学中采用全同等可能过程,在不同时刻的空间比较可以等效变换成同一时刻不同状态的比较的方法,让全班同学同时掷币若干次,然后统计比较下列情况“国徽”朝上的次数:(1)某同学;(2)某小组同学;(3)全班同学。从而使学生既突破了难点又受到一次生动的方法论教育。

4模拟放大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那些不易观察或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规律,因缺乏形象的感性材料而引起思维障碍。模拟放大正是采用空间放大和时间放大的方式,抓住本质特征,展现其生动直观形象,从而促进思维顺利进行。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学生比较陌生,可以通过模拟放大的方法加以演示,让学生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把灌足有色水的气球跟各部分粗细不同,且在粗细不同的地方有竖直小侧管的水平玻璃管连接,让竖直小侧管管口向上。由于气球膜的收缩力对水产生的水压使气球内的水通过玻璃管流出,这时我们看到,水在各个侧管中上升的高度不同,接玻璃管粗处侧管的水面升得较高,接玻璃管细处侧管的水面升得较低,这说明流动液体的压强在管道细的地方比粗的地方小,而在同一管道中,管道细的地方液体流速大,管道粗的地方液体流速小,故实验表明:液体流速大处压强小,液体的流速小处压强大。

如果我们用手挤压气球,这时看到玻璃管中水的流速加大,同时所有小侧管中的水面下降;松手停止挤压气球,可看到玻璃管中水的流速变小,同时所有小侧管中的水面上升。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演示,液体流速大时压强小,流速小时压强大。

液体表面张力实验中的“水面浮针”,学生感到新奇,但在分析受力时往往错误认为表面张力与重力平衡,经指出后又不理解沿液体表面作用的力并没有作用在针上。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形成概念过程中缺乏直观材料。为此,用一只较大的气球,充入少量气体,然后在上面放一根小铁棒,以此来模拟放大液面浮针,并指出液体表面张力同橡皮膜的张力,只作用在它们的表面,并没有作用在针(或棒)上,作用在针上的是因液体表面张力而产生的液面对针的支持力。通过令人信服的实验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保持液面不分裂。

力的分解,关键是根据力产生的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其中三角支架是典型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两个同学配合,一个同学用手撑着腰,另一个同学在手的肘部用力竖直往下拉,让他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在讲摩擦力的方向时,用长毛板刷来模拟放大物体的运动趋势,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模拟法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最基础的方法,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方法,必将在开拓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232-01

猜你喜欢

模拟法物理实验
营造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刍探
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浅谈人工智能在虚拟校园中的实现方法
浅析用信号模拟法排除故障
提高乡村中学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几点看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有效对策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大规模非线性系统随机振动显式迭代Monte Carlo模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