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2016-02-25程凤林耿玉菊陈慧周林锦房月华崔红芳申红莲马英芝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气环境大气污染防治

程凤林,耿玉菊,陈慧,周林锦,房月华,崔红芳,申红莲,马英芝

(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程凤林,耿玉菊,陈慧,周林锦,房月华,崔红芳,申红莲,马英芝

(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本文在对河北省大气污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抓住了河北省大气污染具有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灰霾出现频次高、污染物复合种类多的特点。同时对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现有政策和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其不足或执行程度不够等问题。最后针对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做出进一步对策研究,为实现更好地治理河北省大气污染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防治;大气污染;大气环境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给公民个人带来远期不可回避的健康影响。我省的大气污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甚至更为严重,pm2.5数值远超我国规定的大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人体健康标准。严重的大气污染给我省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困扰,相关城市呼吸道疾病高发。河北省大气污染具有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灰霾出现频次高、污染物复合种类多的特点。

1河北省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从国家关注大气污染问题以来,国家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中,河北省几乎总能占据六个席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大问题。河北省大气污染问题如此严重尤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的原因。

1.1主观因素方面。河北省能源结构严重不合理。河北省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多年来一直在90%左右。全省钢铁、电力、建材、石化、化工等支柱产业,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总量大。主要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 (176.1 万 t,占全国 7.54%)、二氧化硫(134.1 万 t,占全国 6.33%) 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 1 位和第 3 位。2010 年,全省火电、钢铁、水泥、玻璃“四大行业”原煤消费量 1.58 亿 t,占全省总燃煤量的 53.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 60%以上。煤炭所占比例过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引发大气污染物过量排放,是造成全省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身我省的“两高”行业就多,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这样更加剧了我省空气质量问题的严峻性。

1.2客观因素方面。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ˊ至42°37ˊ,东经113°11ˊ 至119°45ˊ之间,位于华北平原,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 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这样的定理条件造成西部成为屏障,污染物在山前容易聚集而不易扩散,尤其到了冬季,大气环流稳定,受稳定的大气层结合夜间辐射降温的影响,近地面层大气逆稳现象频率高,当逆温现象出现时,污染物聚集于大气层底部,很难扩散,这样更加重了污染,同时高山屏障使得年大风次数较少,风速较小,这样也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

2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2.1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产业转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先进节能环保设备,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科技、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体现绿色增长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坚决把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产能降下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要改造提升钢铁、电力、石化、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要坚定有序地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落后产能;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2.2城市建设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合理布局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省内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调控力度,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地区,应尽快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限制敏感区域新建污染工业项目,把工业重心移向开发区,重点发展工业园区,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势,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市区集中到工业园区或实行停产、转产或限期治理等,合理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有效解决大气污染的重点问题。

2.3加大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改进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进一步强化大气环境的监督管理的作用。针对企业因污染或事故排放造成的破坏,执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将使企业认识到,环境违法将对他们的经济效益、甚至生存产生影响。

2.4加强区域协同治理。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区域内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环保类非政府组织、公民。我们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行政壁垒,建立地方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治污机制。要打破地方行政分割体制对于流域整体性的破坏,就必须构建地方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污机制,建立包含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团体等在内的区域治理机构来对区域大气污染进行协同治理。从而使政府与社会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探索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多元主体间协同治污的新思路。

3结语

针对我省大气污染问题,我们不仅要从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合理布局、控制交通运输污染等方面入手,还要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号召,加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教育,做到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结合、全民参与,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省大气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鹏、王路光.河北省大气污染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煤炭与化工2014,37(8):144-152.

[2]付桂琴、赵春生等. 河北省霆日变化趋势及成因初步分析.城市气象论坛2014::169-171.

[3]王金龙、马树鹏.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浅析.经济纵横,2014(3):46-47.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118-01

作者简介:程凤林(1983-),女,河北张家口人,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师,理学硕士。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1216.

猜你喜欢

大气环境大气污染防治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选择研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大气环境监测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Android平台下的空气质量和天气情况查询应用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