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16-02-25何帆康祝婷罗吟吟

西部皮革 2016年2期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

何帆,康祝婷,罗吟吟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何帆,康祝婷,罗吟吟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康祝婷(1991-),山西太原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罗吟吟(1991-),江西南昌人,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我们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自然地,各国政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办公与管理也非常普及,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电子政务。本文从国内外的实际出发,对我国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定能取得成功。

关键词: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

1国家信息化的先导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

2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

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

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是以非盈利为其生存目标的,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

3务实的监管与效率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

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还没有完全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

4服务品质和模式创新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

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一些政府服务可以通过私人或者非政府组织进行价值增值后间接提供给公众;第三,整合服务的供给方式不再独立,所有的政府服务均通过单一的政府入口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

5咨询服务商和集成商的促进作用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将从政府高层指导为主转向以企业引导促进为主,并逐步突出电子政务咨询服务商和集成商的作用。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新兴事务,其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组织结构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服务模式转型等等,对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不同纬度的问题需要统一规划和协调。随着电子政务在中国的涌起,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迅速扩大,电子政务厂商及服务供应商不仅推出其各种电子政务产品和服务,更是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思想和电子政务建设运营模式。

6高速增长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市场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高于硬件、网络、软件及IT整体市场的增长率。随着IT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电子政务IT服务提供商将通过对政府机构电子政务的建设特点、运营模式、业务流程等的细致了解,逐步改变其相对简单的服务模式,向全方位服务商迈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更好的发展。

7发展瓶颈

“数字鸿沟”将越来越突出地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数字鸿沟”和区域信息差距将逐渐为各级政府所重视。

数字鸿沟的出现和加深正在严重阻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数字鸿沟本质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它意味着互联网发展落后地区在新的“信息革命”中面临着“信息贫困”,因而缺乏参与经济发展和接受政府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琰,徐玲. 电子政务理论(计算机系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安. 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姚国章,胥家鸣.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政务, 2009(12):7-9

[4]赵国洪.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电子政务的应用. 中国质量, 2007(8):81-82

[5]张战勇. 填平“数字鸿沟”是我国全面构建电子政府的关键. 电子政务, 2008(12):75-79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2-0103-01

作者简介:何帆,湖南长沙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猜你喜欢

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浅谈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电子政务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教学探索
办公室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与OA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沪苏浙高速公路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
从信息自动化到知识自动化——大数据时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