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对高中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浅析

2016-02-24滕传浩

决策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高中生家长

滕传浩

随着4G网络的普遍流行、智能手机不断更新其功能以及多种手机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物件。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4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约为5.27亿,人们利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业已超过了对电脑的使用率。林金瑛2012年对浙江省台州市的4所高中进行了调查,得出这4所高中生的手机持有率为75.4%的结论,王婷2015年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地区高中生使用手机行为的调查,得出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8.4%。由此可见,不管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全国范围权威调查,还是个别研究者对局部地区的抽查,都表明高中生持有手机数量的比例越来越大。

一、高中生手机依赖原因分析

(一)高中生心理需求

手机的使用本来是为了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沟通方便,然而由此引起的高中生手机依赖甚至成瘾的情况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中生正处于自制力较弱,而独立性却逐渐增强的阶段,开始追求个性发展,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对事物却没有较强的甄别能力,对群体有较强的归属感和依赖性,追求时髦、爱表现、攀比、从众等心理日渐增强。他们让父母给自己买手机,一方面的确是为了联系方便,但更多的原因还是看到别人都在用手机玩微博、微信、游戏和看小说,自己也不甘落于人后。而且高中生当前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他们在面对学习压力、家庭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困扰等问题的时候,情绪容易出现较大波动,用智能手机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等就成为了高中生宣泄情绪的重要途径。

(二)智能手机自身特点

首先,智能手机本身就具有多功能性、方便性以及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点,再加上4G网络的普及,使得更多的手机应用被开发出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很容易使人们沉迷其中,即使是很多成年人都时刻离不开手机,成为“低头族”,更何况自制力较弱的高中生。其次,相比于传统电脑,智能手机具有小巧精致、便于携带等特点,方便人们随时随地使用,其多项功能也逐渐与电脑趋于一致,甚至有些地方比电脑更加尖端和便于使用,而且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更新升级频率也快。

二、手机对高中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智能手机为高中生在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对其开拓眼界以及人际交往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高中生了解时代信息、融入信息网络社会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智能手机的音乐、游戏、新闻、互动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中生的课余生活。智能手机的诸多前沿功能也为高中生了解前沿科技产品、适应科技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其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只有等到下次上课,影响了学习的连续性。而利用智能手机,高中生就能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沟通软件与同学或老师之间实现实时沟通交流,从而使学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高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交流,能够及时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掌握,便于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为促进高中生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高中生在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娴熟的技巧,能够帮助他们迅速准确地获取到有用的信息。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高中生能够通过手机搜索引擎随时随地进行查询,从而获取相关信息知识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二)消极影响

首先,在闲暇时间,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浏览新闻、聊微信、刷微博等诸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给高中生带来消遣娱乐,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然而在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下,人们日益形成了碎片化思维,过于依赖智能手机的微博、微信等提供的信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们正常的时间碎片化了,导致许多高中生上课或者看书时,都会习惯性地先刷刷朋友圈、刷刷微博,使得其注意力长时间无法集中到学习上来,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其次,严重影响学生夜间休息。很多学生都喜欢且习惯了在睡觉之前玩玩手机,认为可以通过玩手机来酝酿睡意。却不知,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激烈的手机游戏、情节曲折的小说等都容易让人的精神一直保持亢奋状态,反而难以进入睡眠。由于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精神状况自然不佳,影响了新的一天的学习,长此以往还会损害高中生的身体健康。

最后,高中生在利用智能手机快速获取相关信息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时,也同时造成一些高中生不愿记忆、不愿思考,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中遇见的困难,不认真思考,尝试解决,而是直接拿出手机百度一下,直接找到答案,如此反而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思考问题能力以及邏辑思维演绎能力的发展,引发惰性思考危机,进而降低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消除手机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

(一)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加强对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尽可能阻止智能手机产生消极的一面。要“堵”“疏”结合,打造绿色健康网络环境。比如,规定图书馆、课堂等地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必要时可以采取屏蔽教室网络信号的方式来尽可能消除智能手机给高中生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将班主任的电话告知学生家长,并通知家长在上课期间有事找学生时可以直接打电话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转达,以此来减少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

其次,学校应当进行如何健康使用手机方面的知识宣传和教育,让高中生充分了解如果过度使用手机将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从而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组织外出参观、各类团体竞赛活动、成立兴趣小组、科学攻关小组等,来充实高中生的课余生活,从而避免其将课余时间过多地用在手机上。

(二)教师方面

首先,高中教师应当严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尽管许多学校都规定教师在上课期间禁止使用手机,然而仍然有少部分教师怀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偶尔接打下电话不会被学校知道。然而,教师一次对手机的违规使用,就可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并给学生造成极其不好的心理暗示。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决不在上课期间使用或把玩手机,在上课之前就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或者直接不带手机进入教室。只有如此,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其次,高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要十分精通自己所教授领域的专业内容,还应当对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有一定的涉猎和思考,要始终做到比学生“高一点”。为此,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精选其中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提高教学的适时性和生动性,使教师的授课过程更具吸引力。

(三)家长方面

首先,家长必须对孩子使用手机加强限制。当前手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特别快,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使得其配置更好、功能更强,无形中增强了它的诱惑性,与此同时手机业务方面的消费也在同比增长。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高中生来说,就需要家长的经济支撑。一些学生攀比成风,不断更新换代手机或在自己手机业务(比如手机网络游戏、其他应用增值服务等)中投入大量金钱。面对此种情况,家长一定不能一味满足、纵容子女,无原则地做他们的经济后盾。因为,当前高中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而手机仅仅是为生活、学习服务的,不能反过来让手机影响学习。因此,不管家庭经济条件怎样,家长只要为其购买功能适合的手机即可,并且还要对孩子的零用钱加以限制,防止其将钱大量投入到手机业务中去。

其次,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很多高中生之所以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主要还是源自现实世界中情感方面的缺失,使得他们想在手机构建的虚拟世界里寻求心理慰藉。然而越是痴迷于虚拟世界,越是使得自己与现实世界更加脱节,变得更加孤独。作为家长,绝不能有将孩子交给学校,就应当由学校来负责这种想法。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独立性逐渐增强,但自制力较弱,仍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人生观,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因此,家长要多和自己孩子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沟通,努力消除思想代沟,深入孩子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对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及时发现并妥善引导他们解决。

(四)学生方面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对高中生手机依赖问题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不但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努力,更需要学生自身的配合。首先,高中生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手机使用的利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做到定性、定量、定时使用手机。其次,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在空闲时间或独处的时候,多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外出跑跑步等,將对手机上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从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最后,对于已经形成手机强烈依赖症的学生,如果靠自身力量无法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就应当积极寻求外界力量的帮助,多和家长、教师等沟通,在他们的帮助下,克服对手机的依赖。

总之,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以及媒体平台,本身并不存在利与弊,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目前,高中生使用手机不当的问题已经逐渐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危害,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引导高中生正确使用手机,增强手机对其学习的积极影响,削弱消极影响,让手机更好地为促进他们的学习而服务。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高中生家长
智能手机是座矿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家长请吃药Ⅱ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