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如何过节才不会踩“红线”

2016-02-24于子茹

决策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车私用校友会公车

于子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党员干部“两节”期间严禁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这无疑再一次给党员干部敲了警钟。其实,除了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外,“节日腐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往往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戴着“人情”的面纱,但其实质不会改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节日里行贿者就像苍蝇一样,如果领导干部不扎紧自家篱笆,把好自家的前门后院,那么,“苍蝇”就会有机可乘。春节将至,节日里,领导干部怎么做才不会触碰纪律“红线”?

[吃]

饭局前要“三问”:谁埋单?和谁吃?在哪吃?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公款吃喝现象得到整治,尤其是各地纪委加强监察力度,净化了不少领导干部的饭局。然而,仍有因大吃大喝被点名、处分的领导干部。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节日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相聚言欢。如果是亲朋间的聚餐小酌,在所难免。然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节日里的请吃请喝,用“糖衣炮弹”攻陷干部,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谋取私利。饭局虽小,亦要有“红线”。什么饭局可去,什么饭局不能去,必须清醒认识,不要因为饭局,丧失权力的主动控制。因此,领导干部赴“饭局”前要做到“三问”:谁埋单?和谁吃?在哪吃?这三个问题搞清楚后,对吃请人情况、吃请动机、吃请范围不明的饭局,自觉回避。

[行]

假期出行,公车私用要不得

一到放假,用车的地方就多了。这个时候,领导干部不要踩上公车私用的“红线”。因为公车使用有着明确的制度规定:假期间,公车实行集中封停,各单位所有公车必须集中停放在本单位停车库(位),确因工作需要用车的,必须经单位主要领导同意方可使用,并做好用车情况记录以备检查。当然,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不在集中封停之列,但也不能公车私用。“八项规定”出台后,虽然出游违规用车的现象有所收敛,但一些变通术也在日渐风行。比如,有的干部出游时,会给公车换其他号牌以躲避监管。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随着反腐手段的进步,公车反腐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查ETC记录、查加油卡、查相关路段的监控……这些新手段让腐败无所遁形,私用的公车不可再肆无忌憚地“裸奔”。因此,领导干部在决定私用公车之前先想想公车改革的相关规定,去除“不用白不用”的想法,将公车私用的念头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聚]

不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

随着“老虎”“苍蝇”纷纷落马,随着反腐的深入进行,“塌方式腐败”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挖出一个,牵出一串”的案列屡见不鲜,引人深思。领导干部也是社会的一分子,需要人际关系的往来,但是,有的干部打着老乡会、校友会的幌子,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将正常的人际关系庸俗化、圈子化、派系化,不仅让聚会变了味,也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不掉进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聚会的圈套,领导干部就要坚定思想立场,严守纪律关,抵住权钱诱惑,不图个人私利,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礼]

警惕变形的“红包”

大大小小的节日,往往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易发多发的时间节点。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实施以来,给官员送礼金礼品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如今又出现了新现象:收送礼品礼金的违规行为转入“地下”,一些人搭上电子科技的顺风车,用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充值点券等隐蔽性极强的方式送礼。穿上“隐身衣”,红包依旧是红包,礼品依旧是礼品,依然会对公权力产生巨大的腐蚀和破坏,依然会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警惕那些变形的“红包”,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牢记纪律“红线”不可逾越、规矩底线不可触碰,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公车私用校友会公车
打造“海归朋友圈”,帝国理工无锡校友会成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成立“留法校友会”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
医院院长把救护车当私家车
2015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省侨办建立联谊共同体
第二批公车拍卖总成交902万元
公务员竞争上岗试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