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候鸟式养生”有利有弊

2016-02-24陈丽云

祝您健康 2016年2期
关键词:刘阿姨候鸟生病

陈丽云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夏天去凉爽的北方度夏、冬天去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候鸟式养生”的移居养生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且愈发受到不少老年人的追捧。不过,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在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其实健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

身体自我调节能力会衰退

何谓“养生”?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所谓“生”,即生命、长生之意。因此,养生并不是养老,而是对生命的一种保养。

《黄帝内经》中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基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基本,坏其基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由此可知,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保养、治疗的出发点在于天地四季。中医依照时序来调整生命状态,既与时俱进,与万物一起生息沉浮,又保持自我,稳定机体内环境而立足于生命之林。

正因如此,人体内环境与四季其实也是有一种“无形”联系的,人的起居和身体相应变化也会随四季更替而变动。如果整年都如“候鸟”一般,只享受温暖的春日,完全不接触其他季节和气候变化,那身体就不能随自然更替而变化、调整,身体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肯定会有所退化。

夏长、冬藏都有其根本道理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这种相互“呼应”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应该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我们生命的气血也是处在一个生、长、收、藏的阶段。如果你一冷就赶快往海南、广州这些温暖的地方跑,那么,身体只有生发没有闭藏,气血本来是该藏的却生发了,那就很容易出问题。打个比方,你家的仓库里要有一些存粮,才能保证你每天都有吃的。如果你把仓库里的粮食都吃光了又不知道储藏,那么总有一天会挨饿。人体的阳气也是这样的。经过春、夏、秋三季,阳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冬天就应该“储存”阳气,给它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很多老年人为了图温和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那么阳气就收藏不起来,身体就会“挨饿”,这样的人就易生病。

迁居异地,水土不服凸显

“候鸟式养生”不仅容易让老年人生病,还很容易使人水土不服。中医认为,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当地的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等不适应,有的人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口干舌燥等种种症状,这时人就会生病。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除了生理上的水土不服外,心理上的孤独也是“候鸟式移居”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北京时,平时总有一群老伙计能一起逛逛街、唠唠嗑,但去年冬天的时候,孝顺的女儿帮我办了个‘候鸟式养老的项目,让我移居去了海南度假。虽然天气暖和,但就那么几个玩的小岛,而且自己一个人也不太乐意出去逛,所以几乎都是一个人整天窝在租的房子里,闷得都发慌,再不和人说说话,我都快得老年痴呆了。”北京的刘阿姨说这话的语气略显夸张,但采访中,不少“候鸟”老人都和刘阿姨有着相同的感悟。他们纷纷表示,去外地城市过冬,虽然体感舒服了,但生活圈子却一下子严重缩水了,处处觉得陌生,大部分时间还得一个人默默忍受孤独。

对此,一些家庭让老年人独自去南方过冬、北方度夏,却并不多加考虑老人的饮食习惯、人际交往问题,反而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严重情况下,可能使老人产生心理压力,甚至造成抑郁、焦虑等轻度的精神性疾病,反而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刘阿姨候鸟生病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脾气暴躁的刘阿姨
“生病”的一天
难以分类的垃圾
生病的快乐
生病真难受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拿第一
圆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