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2016-02-24李淑娟
李淑娟
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由此而知,观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尤其是刚学习写作文的三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年龄小,经验少,很多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靠眼睛来观察获得。但他们不会观察,在生活中往往对常见的东西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有时图热闹,草草看过了就忘了,印象不深;有时东瞧瞧,西看看,杂乱无序。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写作文,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教学作文来说,又显得特别的重要。
案例实录:
实物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盆花,你们感觉怎样?
生:我看这盆花太美丽了。
生:这盆花花枝招展,生机勃勃。
生:盛开着鲜艳的花朵,长着碧绿的叶子,像几位婀娜多姿的小姑娘,在欢快地跳舞呢!
生:我还闻到了花的香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谁知道这种花叫什么名字?
生:它是水仙花,还有个名字叫凌波仙子。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那谁知道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
生:根、茎、叶、花。
自主学习:
师:你们想怎样观察呢?
生:按根──茎──叶──花的顺序观察。
生:按花──叶──茎──根的顺序观察。
师:都可以。还要注意什么?
生:观察时要抓住特点。
师:什么是特点?
生: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我们应该抓住哪些方面的特点呢?
生:我想,观察茎时要看它的粗细。
生:要看看它的高矮、挺直还是弯曲。
师:你是说它的姿态,对吗?
生:要看它的颜色。
师:怎么观察它的叶子?
生:看叶子的颜色、数量、形状。
生:还要看叶子的姿态,静止时的、动态时的样子都要看。
生:还要看叶子的生长有什么规律。叶脉是怎么长的。
师:看来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那怎么看花呢?
生:数量、大小、颜色、姿态。
生:看花瓣怎样?花蕊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讨论得都很好,可我觉得还缺点什么。观察时不仅要仔细,还得展开——
生:想象!
师:对。想象很重要,怎么想?
生:就是打比方,联想类似的事物。
生:可以把它想象成人,有人的情感、语言、活动。
师:说得真好。观察时不仅要看,还要摸一摸,闻一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这盆花,有的花的根埋在土里了,我们看不见,但水仙花的根是怎样的,你们可要好好看看。
生:(齐)行。(分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分部分来观察。看不清的同学可到前面来,然后在小组内议论一下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学生纷纷到前面观察,议论纷纷,同组同学之间交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发现它的根很有趣,像个大蒜头。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不过那可是它的茎啊,它的茎像蒜头,和别的植物茎有点不同。
生:它白色的根须,好像老爷爷的白胡子。
师:想象力真丰富,很棒!谁还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根茎围在一起,好像亲兄弟集合在一起开会呢!
生:那个大一点的像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
师:说得真好!咱们趁热打铁,大家赶紧把关于这盆花根茎的观察与想象写下来,注意按照顺序有条理的叙述。
生创作文章。(生生评议)
师:谁能把部分描写说说,大家再评一评说的怎么样?
(生连起来说,评议)
师:你们是怎样观察叶子的?
生:叶子的颜色很绿,绿得发亮。
生:翠绿欲滴。
师:你这个词用的真好。
生:我发现叶子的底部是深绿色的,越往上颜色越浅,到叶尖就是浅绿色的。
生:叶子上有脉纹,可好看了。
生:叶子的数量很多,多得我数不过来啦!
师:你真会想象。
生:它们的姿态各异。有的舒展着,有的卷曲着,还有的低垂着头。
师:哎呀!你想象得太好了。谁能把叶子的部分连起来说?
(生说、议、评)
师:老师太佩服你们了。下面谁来说说花?
生:要说最好看的还是花啦!它的花是白里泛黄的,外面的花瓣是白色,里面的花蕊是黄色。
生:它的花很小可以说小巧玲珑,而且很多花挨在一起。
师:我觉得你说的挺好。那能展开想象形容一下吗?
生:很像一大群可爱的娃娃凑热闹。
生:风轻轻地吹来,他们轻轻摆动,很像一群仙女在跳舞。
生:我觉得还像天上的繁星点点。
师:你们可真会想象。
生:有的花仰着脸好像说:“看我多漂亮啊!”有的花侧着脸好像说:“哼!我才不理你呢。”
生:有的花低下头好像说:“你们别吵了,都羞死我了!”
师:有意思。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它的花特别香。我们的教室里到处弥漫着花的清香。
师:(闭上眼深呼吸)是啊,多香啊!真让人陶醉!你们能连起来把花的部分说说吗?
(说、议、评)
师:大家不仅学会了观察,还学会了想象。同学们,水仙不仅美丽,更重要的是它清新高雅、不畏严寒,这么冷也要展示自己的美丽与芬芳。你们想夸夸水仙花吗?
生:水仙花,你可真漂亮啊!
生:水仙花,你是百花中的骄傲,谁也比不上你。
生:水仙,你虽然没有菊花的婀娜,没有牡丹的娇艳,可你是那么高雅清新。生:你不与百花争春,以自己独特的美献给我们,使我们的教室变得这么香。
师:说得多好啊,学到这儿,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快点动笔把你的发现,你的感受写出来吧!
教学体会:
观察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学生怕作文,一拿起笔就“望天花板”,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究起原因,是没有观察的体验。本节课我端一盆水仙花进教室,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朵听,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在观察中我还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学生们非常兴奋,兴致盎然。这次的作文,就连从来写不好作文的学生,这次也能写出真实而有条理的文章。并且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内容充实,抓住了水仙花的特点。通过这次习作指导,我相信,只要学生实实在在观察了,发现作文原来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形状、颜色,听到的介绍,闻到的气味,摸到的感觉……写下来而已,学生自然会觉得作文轻松、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