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拉特前旗水利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6-02-24刘月梅薛秀清郭建胜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乌拉特灌域管理局乌拉特前旗水务局

现代农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旗农牧业水土保持

刘月梅薛秀清郭建胜.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乌拉特灌域管理局;.乌拉特前旗水务局



乌拉特前旗水利发展的几点思考

刘月梅1薛秀清1郭建胜2
1.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乌拉特灌域管理局;2.乌拉特前旗水务局

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最下游,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不足,又是一个受水旱灾害较为严重的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地位的半农半牧旗。长期以来,乌拉特前旗高度重视水利事业,始终坚持不懈地大搞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使全旗的灌溉排水、防汛抗旱、水土保持、人畜饮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得到了不断加强和完善,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全旗工农牧业生产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业对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的水利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治水思路有待创新,水利科技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有差距;对全旗水资源短缺应对开展不够深入,与全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接不上;水务队伍建设急待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满足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需要,对此,乌拉特前旗在抓好常规水利工作的同时,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认识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全党都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要增产,农民要致富,农村要发展,就必须把农业基础设施搞上去。这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的兴衰直接影响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乌拉特前旗是一个以农牧业为基础的产业地区,水利始终是左右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农牧业生产之所以能够连续获得大丰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旗上下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实践反复证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抵御自然灾害,变害为利的最主要的途径。2015年的旱灾和2012年的雨涝灾害,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农田水利配套程度高的地区所受灾害明显低于农田水利配套程度低的地区。另外,通过农田水利配套,由穷变富的典型也不乏其例。因此,要加快农牧业发展,水利建设是第一位的大事,必须抓紧抓好抓实。其次,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不仅是全旗农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各业用水矛盾将日趋突出,如果不认真解决好水的问题,农牧业就会出现滑坡,进而全旗的整个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水利建设始终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重大问题,全面加强水利建设,既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对此,乌拉特前旗干部群众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草原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工、农、牧、业综合发展能力,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强水利科研和推广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水战略

水利要发展,科技必先行。乌拉特前旗作为水利建管工作的基层单位,虽然没有专门的科研人才、设备、试验场所、科学数据等,但可积极与科研教学部门合作,开展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探索治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管理和科学用水。要紧紧围绕本旗水利建设、管理等实际,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水利成果,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防洪减灾、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利信息技术等重大课题的科学工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小流域治理新技术、防洪减灾新技术、工程建设新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三、加强水事管理,强化水利法制体系建设

在水利建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水事管理特别重要。按照国家依法行政、勤政为民、科学管水,服务经济社会的大政方针,坚决贯彻实施好《水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其配套法规,并依据水法律规定,针对乌拉特前旗实际情况,提出贯彻实施意见或具体方案,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合法、制约有效的水管理制度,逐步将社会主体的水事行为,政府对涉水事物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按照水利部颁发的《水政工作章程》组建一支集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库大坝以及河道统一管理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水行政监察队伍。要做到招之即来,来者能战,在水务建管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在全力管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加大水土资源的保护和检查,防止水质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对河道的管护要依法进行,以维持其健康生命,通过近期努力使全旗水事活动更加有序,在规范化管理中跃上新的台阶。

四、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乌拉特前旗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全旗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而水土流失面积就高达5096平方公里,除黄灌区2317平方公里以外的山旱牧区几乎全部发生流失。国家西部开发全面启动以来,先后争取立项建设了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林业天保工程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但现在仅治理了1110平方公里,目前尚有731平方公里的严重流失区急需治理,有1144平方公里的沙化、退化草场亟待改良,农防林只完成10%,水土保持治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

乌拉特前旗地处北方干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论是地表还是地下水资源都比较紧缺,加之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本来缺乏的水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显得更加紧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突出。黄灌区由于黄河沿线上游土地开发面积增加,用水量加大,“龙、刘”两库来水量逐年减少,下游工矿企业和人民生活需水不断增加,黄河引水量日趋下降已成为现实。开展节水灌溉工作已迫在眉睫。进入新世纪以来,该旗先后立项建设了多项节水灌溉工程,对灌区内90万亩农田中的斗农级渠道进行了塑料薄膜配合混凝土预制板衬砌,灌溉定额由原来土渠输水的每亩460立方米减少到衬砌后的每亩370立方米,节水效益十分明显。但黄灌区的节水灌溉工作仅仅是个起步,灌区内还有40多万亩的土地一直没有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干渠只对极少数段落进行了衬砌,节水任务仍然艰巨。因此,黄灌区在加强斗农级渠道衬砌的同时,要对干渠、支渠和毛渠都进行衬砌,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山旱牧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在用水高峰期和枯水年份出现吊泵和枯竭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在山旱牧区的井库灌区分别推广应用了机衬“U型”渠和混凝土预制板衬砌工程及低压塑料管输水灌溉工程,虽然水的有效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但节水效果全部发生在水的输送过程中,而田间灌水量丝毫没有减少。为了寻求更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2011年山旱牧区又引进了膜下滴灌工程,经几年的应用与推广,节水效果非常显著,在保证输水过程中不被蒸发和渗漏损失的同时,降低了田间灌水量。经实测,平均灌水定额由过去土渠输水灌溉的每亩445立方米减少到工程实施后的每亩155.8立方米。平均每亩节水289.2立方米。而且,膜下滴灌工程还具有避免田间地面蒸发,土埌保墒效果好,便于适时追肥,节省田间作物管理工作等优点,因此,是山旱牧区今后的主攻方向。

在加强农牧业灌溉节水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工、矿企业生产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乌拉特前旗工、矿企业正在兴起,但节水措施却十分滞后。全旗现有各类工、矿企业80多家,已配套节水措施的只有20多家,而且节水效率只达37%,除此之外,其它所有工、矿企业再无任何节水措施,因此,乌拉特前旗工、矿企业要积极引进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在搞好尾水回收的同时,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采取节水措施。另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将废水转化、净化,防止环境污染。

猜你喜欢

全旗农牧业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喀喇沁旗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开展退化林摸底调查工作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