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的运用
2016-02-24黎春红
黎春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的运用
黎春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的应用。分析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果。无一例患者因心理障碍而影响治疗。护理人员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眼中的白衣天使。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该本着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医护的质量。作为一名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而且还要有更多的同情心、爱心、责任心,掌握沟通技巧,学会换位思考,将人性化服务贯穿到护理的工作中去,以服务赢得信誉,以服务赢得效益。
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在21世纪的今天,护士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和各种能力技巧,对患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护士每天要面对来自不同生活环境及不同年龄和工作单位的患者,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反应各不相同。因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应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了解患者,运用视、听、触、嗅等感觉去获得患者的直观资料,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提出并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时发现护理问题,要及时解决。护理常规操作的过程中,要改掉以往“我做你听”的原则,要彻底从患者角度出发,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才可以带动整体护理的实施与运作。努力提升全体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服更具专业化和人性化。同时,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各项培训,提高其自身工作技能水准,并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规范地执行每项操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护理安全是刻不容缓的,其直接反映出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需要进行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教育,保证安全第一观念的树立。护士要将认真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地详细记录,护理安全可以反映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年轻护士必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深入了解病区的环境和妇科的相关制度、职责和工作流程,掌握妇科病的相关特点,能够熟练地使用相关仪器,熟悉保养仪器的方法。完善和规范化相关妇科疾病的护理方法,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灵活地处理护理风险,正确地评估已经或潜在的风险。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术中的注意事项,倾听患者的和想法,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真诚地和患者沟通,多向患者提起此类疾病顺利完成手术后治愈出院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使收费工作规范化,及时地进行欠款催缴,使用温和的表情,耐心做好向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3.4岁;48例中外科34例,耳鼻喉科5例,口腔科2例,妇产科9例。
1.2护理方法
接到手术通知单后,主动到病房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术中关怀体贴,术后探访,依据了解到的不同心理障碍,依照患者的接受能力,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2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疏导,全部病例均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的目标,无一例患者因心理障碍而影响治疗与护理的病例发生。
3讨论
3.1术前护理
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即由手术室的护士进行人性化护理,进行术前探视和心理疏导。首先阅读病历,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注意有无异常。向病房护士了解患者的护理计划,并制定手术相应的护理计划,使病区护士做好准备;向手术医师了解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手术步骤及本手术专用的特殊器械和敷料等。之后床前与患者面对面交流,首先向患者做自我介绍,了解患者心理活动,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并介绍患同种疾病患者手术的效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解除其紧张情绪,让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
3.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友善、热情地迎接患者,应随时出现在患者面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感觉,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在做各项术前准备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可能减少刺激性声音。给患者捆绑约束带时,应向患者解释其作用,从而减轻患者的思想压力,解除患者的思想包袱。手术室护士要体谅患者的羞涩感,说话时不要粗暴,耐心解释暴露躯体部位的意义,给患者说明“有病不避医”的道理,以消除其羞涩心理。对患者的提问要巧妙地回答,热情与患者交流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情况,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加强护士与患者问的心理交流,缓解其焦虑不安的心理,提高患者对疼痛等不适的耐受性。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3.3术后随访
第二天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后患者进行探视和问候。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的疼痛、肠蠕动的情况,以及有无感染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同时就患者现在的不适给予安慰和解释,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并做好安慰、解释和心理疏导。
4体会
心理疏导技巧:依据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了解到的患者心理障碍的类型,诸如恐惧、焦虑、孤独失落等心理状态,护士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文化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接受能力,对患者采取适当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和姿势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易于接受,逐渐解除心理障碍,促使建立最佳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等治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采取千篇一律的方式、方法,导致心理疏导失败。做到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在生理、心理上给予最大的满足状态,降低不适的程度。在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运用人性化护理,使手术患者得到护理人员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获得人性关怀的温暖,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与护理,从而可提高医疗与护理的质量。
5结论
护理行为是以人为中心的服务行为,我们应从意识上转变观念,从“关心病”转移到“关心病人”,还要进行换位思考,从让患者的角度出发,从“人性化”入手,在现有的医护设施条件下,通过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致的照料,视病人如亲人,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更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加强对患者认知情感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身心上的双重要求,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一名临床护理管理者,仅靠经验的不断积累去承担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工作,没有创新能力,长期以来一直只能充当“管家婆”、“监工和控制者”的角色,用“管、卡、压”的强制性手段管理人,其结果虽然能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但会造成护士为屈服领导的权威而工作,出现领导在与不在不一样的管理结果,我们必须突破旧的格局,创新的发展,管理者和职工平等相待,让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让普通护士分担护士长的部分工作,增加压力以促进成长,还要满足护士的合理需要,在工作以外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只要不影响工作,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定时组织各类活动,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还可把护理质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护士身上,使所有护士都担负着除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增加责任感,提高组我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改变医护和护患关系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法,摆脱了常规护理式,护士的责任心得到加强。时刻以患者利益为最高准则,医护主动交流自己看法,共同分析病情。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需要,对待患者热情、周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有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君.妇产科层级全责护理应用.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1,26.
作者简介:黎春红,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1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