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的思路

2016-02-24蔡庆

现代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管护

蔡庆

建平县昌隆镇农业服务站

对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的思路

蔡庆

建平县昌隆镇农业服务站

保护性耕作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现已见到一定的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利国利民的农耕措施,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本人结合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实际,谈谈做好项目建设的一点想法。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是一项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措施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集约化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引导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对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以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利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台等媒体的作用,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意义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为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结合保护性耕作的开展制作了3个电视专题片,赶科普大集16余次,发放宣传材料3.9万余份,真正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做到无缝隙覆盖。

三、强化培训、技术指导、协调推进

一是大力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活动,组织不同形式的现场会、观摩会、演示会、培训班,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机新技术 新机具接受能力、操作使用能力。解决好农民对新型农机具不会用或用不好的问题、解决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板或技术瓶颈问题。二是生产厂家、销售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推广综合服务队,围绕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环节,通过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强农机机具配置、作业要求、技术规范系列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保护性耕作发展呈现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狠抓落实,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组织落实。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乡镇的组织,农业、农机部门加强协作,互相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确保任务目标的圆满完成。加强领导和技术把关,负责技术咨询、标准制定、质量监督、现场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二是人员落实。要抽调有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的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小组,集中办公,统一行动,保证人员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三是责任落实。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明确项目责任人,实行定人员、任务、时间、质量、责任、奖惩的“六定”责任制。四是配套资金落实。要积极争取本级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完成。

五、建立制度,强化项目管理

一是实行项目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程和重要物资严格实行招投标,严格管理。三是监督管理。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四是实行项目验收制度。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要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建设地点、内容、规模、质量、效益等进行检查,将组织专门的验收小组,对项目建设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五是建立管理维护制度。将利用和管护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总体设计,层层建立管护组织,签定管护责任,划片到村组,分段到农户,落实到人头,从而项目做到建设一片、利用一片、保护一片、繁荣一片,保证永续利用,并将项目的利用和管护情况作为验收的条件。总之,项目建设要按照强一流管理、建一流工程、树一流形象、创一流效益的建设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