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秸秆还田技术

2016-02-24刘志玲

现代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朝阳县碳氮比氮素

刘志玲

辽宁省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浅谈秸秆还田技术

刘志玲

辽宁省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农作物秸秆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朝阳县是个农业大县,每年秸秆资源达70万吨,若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秸秆还田的意义

1.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把秸秆从田间运走,那么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仅有10%左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那么,只有通过施肥或秸秆还田等途径才能得到补充。

2.秸秆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3.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减轻农业的劳动强度,节约时间,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4.秸秆还田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村80%的秸秆主要采取燃烧处理,造成污染空气、影响交通、土壤表层焦化等,有时还引起火灾。另外,秸秆随意处置还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所以秸秆还田有利于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二、秸秆还田方式

一般分为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方式。

堆沤还田:是将作物秸秆制成堆肥、沤肥等,作物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

过腹还田:是用秸秆饲喂牛、马、猪、羊等牲畜后,以畜粪尿施入土壤。

直接还田: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工。还田数量较多,一般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两种。翻压还田是在作物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覆盖还田是将作物秸秆或残茬,直接铺盖于土壤表面。

三、技术要求

1.秸秆还田一般作基肥用。因为其养分释放慢,晚了当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

2.秸秆还田数量要适中。一般秸秆还田量每亩折干草150~250千克为宜,在数量较多时应配合相应耕作措施并增施适量氮肥。

3.秸秆施用要均匀。如果不匀,则厚处很难耕翻入土地,使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作物生长不齐、出苗不匀等现象。

4.适量深施速效氮肥以调节适宜的碳氮比。一般禾本科作物秸秆含纤维素较高,达30%~40%,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会陡增,一般要增加1倍左右。因为微生物的增长是以碳素为能源、以氮素为营养的,而有机物对微生物的分解适宜的碳氮比25∶1,多数秸秆的碳氮比高达75∶1,这样秸秆腐解时由于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就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以补不足,也就造成了与作物共同争氮的现象,因此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速秸秆快速腐解及保证苗期生长旺盛的双重功效。

四、秸秆还田应注意的事项

1.尽早翻耕。农作物收获后,使用机械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撒在田地之中,之后要尽快进行秋翻将秸秆尽快进行秋翻入土壤,加快秸秆分解的速度,另一方面尽早翻耕还可以避免秸秆损失,粉碎后的秸秆未能及时翻入土壤,干燥后容易被风吹跑,秸秆扎堆还影响耕地,造成下茬作物出苗困难。

2.要注意秸秆翻压深度。秋翻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将秸秆全部覆盖严实。坚决不能使撒在地面上的秸秆长时间裸露地面,经风吹日晒,失水过多,降低还田效果。

3.注意粉碎。秸秆还田在粉碎秸秆时要用大型秸秆粉碎机,使秸秆粉碎的长度在5厘米左右,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

4.足墒还田。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如果土壤墒情较差,应及时灌水。

5.补充氮肥。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在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才能完成腐化分解过程。如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必然会出现与下茬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氮素的现象,从而影响幼苗正常生长。所以,秸秆还田的地块,进行秋翻时一定要施入一定量的氮肥。

6.防病虫传播。秸秆还田时要选用生长良好的秸秆,不要把有病虫害的秸秆还田,如玉米黑穗病、棉花枯黄萎病等,不能直接用为翻埋还田,最好将带病菌秸秆运出处理,彻底切断污染源在免病虫害蔓延和传播。

猜你喜欢

朝阳县碳氮比氮素
朝阳县吐须沟村辽墓出土文物考述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辽宁朝阳县出土的辽代家族墓志
不同碳氮比培养基对泰山赤灵芝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动物粪便炭化特性比较
辽宁朝阳县发现辽代《王仲兴墓志》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基蘖肥与穗肥氮比例对双季稻产量和碳氮比的影响
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