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原县荏子育苗麦后移栽技术

2016-02-24刘应龙刘金棠镇原县农技中心

现代农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镇原县方块定苗

刘应龙 刘金棠镇原县农技中心



镇原县荏子育苗麦后移栽技术

刘应龙刘金棠
镇原县农技中心

[摘要]文章主要总结了荏子的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包括了育苗、麦后抢墒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为镇原县的荏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荏子育苗麦后移栽技术镇原县

荏子亦称苏子,别名“油葫芦”,一年生芳香直立草本植物。具有耐旱、耐瘠薄、抗病虫和适应性强的特性,在山地、荒坡地、塬地均可种植,在镇原县产量可达1125~1770千克/公顷。荏子出油率高,油质黄亮清澈,口感好,其根、茎、叶均可入药,油渣也可做饲料和肥料。

长期以来荏子多采取春天直播的方法种植,田间生育期长,为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提高麦后复种指数,增加油料作物面积和农民收入,经过积极探讨,进行了麦后移栽荏子示范,移栽后的荏子苗成活率高、茎秆粗壮、产量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荏子育苗

1.苗床选择与处理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光照充足的空闲地做苗床,一般每亩苗床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苗床应人工深翻,捡净杂物、耙耱整平,在底部撒一层草木灰,用优质农家肥和田间肥土40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尿素2千克充分混匀并过筛后倒入苗床内,整平踏实、浇透水,在苗床面苗床用500倍多菌灵溶液对土壤进行灭菌消毒。

2.选种、播种

选用籽粒饱满、分枝能力强、抗病丰产的本地黑荏和灰色荏作种。

4月下旬和5月初,在种子晾晒后,用刀把苗床横竖切成5平方米大小均匀的方块,然后在小方块中点种,每方块播种2~3粒,播后覆盖细土1~2厘米,在土表洒浇适量水,使得土表与种子充分接触,便于出苗。为防止表土板结,可在土层上面盖少许麦草,保证顺利出苗。育苗时尽量稠播,为冬小麦收获后带土移苗留足荏苗。

3.定苗、培育壮苗

一般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若缺苗则马上进行补苗,待株高2~3厘米或长出4片真叶时定苗,每方块留一壮苗,结合定苗拔除杂草。苗床前期一般不浇水,如果遇到大旱则需一次性浇透水,发现苗色发黄和苗势较弱时,可随水追施尿素200克。后期严格限水,挖肥,以防徒长,形成高脚苗,一般控制苗高25厘米左右,达到株型茁壮紧凑、节间粗短、颜色深绿标准。

二、麦后抢墒移栽

1.整地施肥

冬小麦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15千克耙耱镇压后等待移栽。如时间紧可直接移栽于麦茬地,待缓苗后中耕灭茬,疏松土壤,并追施尿素30千克/亩。

2.抢墒带土移栽

选择株形紧凑、叶片肥大、颜色深绿、株高15~20厘米左右的健壮苗进行移栽。移栽前天晚上应浇足起苗水,若田间土壤墒情差,应边移栽边浇缓苗水。移栽时应做到深挖浅栽,行距为50厘米,株距为45厘米,亩保苗约2400株。一般移栽宜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如墒情差可适当浇水,地膜小麦收后直接在膜上移栽,后期管理同于大田栽培方法。

三、田间管理

6月中下旬,结合锄草浅中耕1~2次,7月上中旬荏子在分枝前,应追施尿素8千克/亩。在籽粒形成期若叶片发黄,植株弱小,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并及时清除杂草和中耕一次。

四、病虫害防治

由于荏子植株有特殊的气味,病虫害极少,荏子在移栽有时苗期出现蚜虫,可用40%的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灰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7~9天喷雾防治一次。

五、及时收获

荏子成熟较早,在10月上旬,当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脱落、叶片黄枯、籽粒变黑,就可以收获,收获方法是用镰刀将植株从茎部割下后捆成捆晒干即可脱粒收贮。

参考文献:

[1]郑小平.麦后复种荏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09,05:15.

猜你喜欢

镇原县方块定苗
中秋节
有多少个方块
厘清责任边界 推进家校一体化育人——以镇原县为例
不一样的方块桥
谜题方块
打赢“三位一体”攻坚战——镇原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Train controller and the Reggia ride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