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6-02-24王磊
王磊
安徽省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王磊
安徽省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分布、行业分布、转移劳动力的性别情况、收入情况、社会保障情况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概括其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安徽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安徽地处华东地区,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村劳动力大省。在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人口,是否实现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将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实现。安徽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是安徽省的一个基本省情特征。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可以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安徽省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将安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一方面帮助安徽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找到工作,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对安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将起到促进作用。切实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推进安徽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安徽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
1.农村劳动力转移逐年增加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从新世纪初开始,安徽省农村人口外流速度逐年加快,外流人口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安徽省农村流出人口661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总量的13.1%。2005年,农村流出人口达到1200.9万人,占户籍人口总量的23.3%,这个比重高出2000年10个百分点。2012年农村流出人口更是达到2117.8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39.8%。到受户籍制度制约,大部分农村人口虽然离开家乡,但他们户籍不变,根在农村,属于农村户籍人口,老家的宅基地继续保留。农村流动人口中,举家外出逐年增加。调查显示,2011年安徽省农村举家外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10.4%,2013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6.3%,全省有221万户、784万人口举家迁出农村,举家外出人口已经占到外出人口总数的37%。这些农民举家长期在外从事非农工作,但户籍仍然在农村老家。近13年安徽省农村人口呈加速度向外流动,流出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比重逐年上升,但从2011年开始流速有所放缓。截止2013年12月底,安徽省户籍人口6928.5万人,常住人口6029.8万人,其中全省16个市160个行政村总人口数为551380人,其中劳动力总数为321575人,占总人口数58.32%,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为47.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2013年底实有外出就业人数14261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4.35%,占总人口数25.87%。2016年第二季度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达1411.7万人,同比增加14.4万人,增长1%。其中举家外出农村劳动力有568.9万人,同比增长2.7%,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形势继续向好。
从人口流出地看,农村人口主要流向的城镇。2005年农村流出的1200.9万人口中,流向本省城镇的495.7万人,流到外省的705.2万人。2012年有1017.9万农村人口流动到本省城镇,占农村外出人口总数的48%,另有1099.9万人流动到外省,占52%。
2.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分布
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优先选择省外就业仍属主流。外出到省内就业农民中,省外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苏、浙、沪是农民工就业的首选地。2013年人数比较集中的前五大外出农民就业省份分别是:在浙江省就业336.9万人,是安徽省外出农民出省就业的第一大省,占出省就业总人数的35.7%;在江苏省就业244.6万人,位居第二,占25.9%;在上海就业177万人,居第三位,占18.8%;第四位是广东省,在广东省就业31.9万人,占3.4%;第五位是首都北京,在北京就业27.8万人,占2.9%。综合来看,在苏、浙、沪三个省市就业的农民工数量就达到758.5万人,占出省就业农民工总数的80%。
3.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统计标准分类,我国国民经济共分三次产业二十个行业,2013年安徽省外出农民工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行业:一是制造业,就业比重达到32.2%,是就业最多的行业;二是建筑业,占25.3%;三是居民修理服务和家庭服务业,占10.7%。这三个行业合计就业比重达到68.2%。需要说明的是,外出农民工在建筑行业就业比例虽然排在第二位,但本地农民工在建筑业就业比例最高,达到41.4%。如果把所有外出农民综合起来分析,就业比例最高的行业仍然是建筑业。总体上看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最多的行业,对外出农民就业贡献最大。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安徽农村外出劳动力1369.6万人,其中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分别占28.8%和23.7%,两者相加占全部外出劳动力一半多。其余占比较高的分别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11.5%、10%、7%和7%。
4.转移劳动力的性别分布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性别以男性为主,男性占65.8%,女性只占34.5%。从年龄结构分析,农民工以青壮力劳动力为主,30岁以下的比重最高,达到30.8%。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民工的比重逐步降低,30~40岁的占27.3%,40~50岁的占26.4%。50岁以上农民工比重急剧下降,其中50~60岁的占8.1%,60岁以上的只占3.7%。说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随着年龄增加,体力、脑力下降,外出打工会逐渐减少。
5.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情况
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13年安徽省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09.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这是有记录以来安徽省外出农民收入水平最高的一年,比2012年增长15.9%,比2010年增长64.6%,并且近五年外出农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工资性收入逐步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渠道。
从收入结构分布来看,大部分外出农民就业收入在2000元以上,在2000元以下的只有9.3%。其中,2000~3000元的占37.4%,3000元以上的占53.3%。外出农民中也有一部分高收入者,调查资料显示,安徽省大约有2%的外出农民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些高收入人员主要是工程承包者、高危职业以及艰苦岗位工作者。
从地区来看,省外就业收入高于省内,大城市就业收入高于中小城市。2012年外出农民工在省外就业人均月收入为3001.3元,而在乡外省内就业收入只有2657.6元,比省外少343.7元。按就业地区分类,在直辖市就业平均每月收入3023.9元,在省辖市收入3051元,而在县级城镇就业每月收入只有2656.1元。2016年第一季度安徽农村外出劳动力月均收入375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2元,增幅5.1%。本地务工劳动力日均收入10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元,增幅1%,远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增幅。
6.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情况
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最基本的两项保险。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事业的不断推进,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村居民人数逐渐增加。2013年安徽省农民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达到99%,农村劳动力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94.3%。但农村居民参加的医疗保险中,有95%的人参加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89.3%参加的是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这两项险种基本上是在农村户籍地购买的。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工单位必须为企业职工交纳“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女职工的生育保险;有条件的单位还要为职工交纳住房公积金。由于外出农民大多在家乡办理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之间政策上暂没有统筹基本社会保险,所以他们外出打工期间只关心工资收入,对用工单位的社会保障情况重视不够。同时,用工单位能省即省,尽量少交纳社保。因此,单位为外出农民交纳“五险一金”的比例明显偏低。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13年用工单位为外出农民交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为23.1%,交纳医疗保险的比例为12.4%,交纳养老保险的比例只有10.6%,其他三项保险都在5%以下。
用工单位为外出农民缴纳五险一金比例少,与劳动合同签定比例偏低有直接关系。2013年,外出农民工中只有40%的人与用工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另60%没有签定劳动合同。在签定劳动合同的40%农民工中,签定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比例为22.2%,签定一年以下短期合同的比例为2.6%,另有15.2%的外出农民签定无固定期限的临时劳动合同。
二、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
1.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逐年增加
从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增加,在增加安徽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激活农村消费,为安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的增加,出现的农地闲置等资源浪费问题,留守老人及儿童的赡养及教育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急需政府出台政策加以解决。
2.转移就业地域以省外为主,逐渐覆盖全国
就业区域由过去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开始向全国扩展,但多数仍以沿海地区为主。数据显示,近年来到长三角地区就业的人数不断上升,到京津唐和其他地区的就业人数也在逐步增长。同时,随着返乡创业人数不断上升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转移就业和本地转移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加。
3.转移就业以体力劳动为主,服务行业所占比例小
转移的劳动力多数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两者相加占全部外出劳动力一半多。其他转移劳动力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所占比例小。
4.用人单位为外出农民交纳“五险一金”的比例明显偏低
外出农民多数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用人单位为外出农民交纳“五险一金”的比例明显偏低,在出现事故时会产生医疗救护费用报销问题,为劳工关系的不稳定埋下隐患。
5.转移就业仍存在着无序性和不稳定性
调查情况表明,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自发自主式选择转移就业;二是通过人力资源中介组织介绍转移就业;三是通过亲友介绍转移就业;四是通过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转移就业。其中60%以上仍然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转移就业,有比较明显的自发性与盲目性,转移就业组织化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转移就业的无序性和不稳定性。
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还不能满足市场与转移劳动力双方的需求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工种、层次、能力、内容不能与企业需求相衔接,短期培训较多,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模式陈旧,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培训内容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不能对转移劳动力就业起到促进作用。
三、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1.健全转移劳动力的权益保障制度
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尽快出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外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廉租房安排、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的平等入学权利等问题。同时加大留守老人的生活保障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力度。
2.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城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
3.强化转移劳动力培训
培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与转移劳动力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安排培训内容,建立灵活的培训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型渠道增加培训手段,与高校及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合作,增加网络课堂,让外出农民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学习。
4.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新型农民的基本特征为,(1)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2)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4)具有“能创业”的特点。(5)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6)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帮扶、鼓励与培育。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职业农民素质(重点抓好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学历教育),创新培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典型示范引领、创业实践助推新型职业农民成长。
5.开展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和经营权转让工作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农村基层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协商,调整零散地块,特别是农户互换,小块并成大块,从而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采取农民以土地承包权为股份,转让经营权的方式,由农业企业集团(公司)统一生产经营,农民以股民或产业工人的身份,参与利润分配,这样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土地产生规模效益,从而使农民、企业获得双赢。
[1]杨璟,杨玉水.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5(6):19-23.
[2]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13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报告[R].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14.
[3]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丁静.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61-15962,16029.
[5]陈平.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问题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5):106-109.
[6]陶浪平.统筹城乡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管理,2008(10):57-59.
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联网+’扩大安徽对日劳务输出的渠道研究”(项目编号:1607a0202033);滁州学院科研启动项目“‘互联网+’扩大安徽生物质能利用的渠道研究”(项目编号:2015qd23)
王磊(1978-),女,黑龙江鹤岗人,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学,中日比较研究,中小企业管理,联系邮箱:wanglei25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