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区芍药属植物初步调查
2016-02-24刘卫红
刘卫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地区芍药属植物初步调查
刘卫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芍药科芍药属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叶互生,一至三回三出复叶,小叶全缘或深裂。花两性,辐射对称,单花顶生或数朵生茎上部叶腋,大而美丽;雄蕊多数,心皮离生;蓇葖果。种子多数,球形。多数种类的根、根皮供药用,有镇痉、止痛、凉血散瘀之效。花供观赏,是我国十大名花中的第二位。
一、材料和方法
根据采自唐山地区的芍药属植物标本,对每种的特征、生境特点和地理分布规律进行识别、分析、讨论、研究,得出唐山地区芍药属植物一共是2种。
二、分种检索表及分类
小叶长圆形,边缘有向前的软骨质小齿;花常数朵生于茎顶部;栽培………………1.芍药P.lactiflora Pall.
小叶倒卵形,边缘无软骨质小齿;花单独顶生;山地野生………………………2.草芍药P.obovata Maxim.
1.芍药,白芍,图版183
Paeonia lactiflora Pall.,Reise 3:286.177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653.图1306.1972;中国植物志27:51.图7:1-4.1979;河北植物志1:478.图487.1986;河北高等植物名录51.2005.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70 cm,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雄蕊多数。蓇葖果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先端钩状弯曲;种子椭圆形至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生于山坡、山沟、杂木林下,海拔1200米。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区)、朝鲜、日本、蒙古及俄罗斯。
用途:根可入药;种子含油,可制作肥皂或涂料。
2.草芍药,卵叶芍药,图版183
Paeonia obovata Maxim.,Mém.Acad.Sci.St-Pétersb.9:29.185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653.图1305.1972;中国植物志27:48.图6:2-4.1979;河北植物志1:479.图488.1986;河北高等植物名录51. 2005.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长圆柱形。茎高30~70厘米,无毛,基部生数枚鞘状鳞片。叶为二回三出复叶,长达25厘米,羽片3,顶生小叶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有长柄,约15厘米。花单生,紫色或白色;萼片2~3,近圆形;花瓣5~6,倒卵状椭圆形;雄蕊多数;花柱内弯。蓇葖果卵圆形,长2~3厘米,成熟时果皮反卷呈红色。花期5~6月中旬,果期9~10月。
生境:山地林缘或草坡,海拔1210米。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陕西及安徽等省区)、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用途:根可入药,名为“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