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方案
2016-02-24智宇
智宇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杂志社
浅析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方案
智宇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杂志社
文章介绍了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实施方案,包括优先数字出版(含单篇出版)、制作HTML网刊、制作多媒体版本、邮件精准推送、微信平台发布等多种渠道对论文进行传播的全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出版是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新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对其的研究与应用,以提升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
科技期刊 数字出版 微信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的阅读载体从纸张转移至移动终端,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按期出版的纸质期刊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数字出版方式相融合的新型出版方式,即全媒体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指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1]。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认为: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
目前,全媒体出版在新闻、大众及各新兴媒体领域已得到迅猛发展,但对刊载最新科研成果的科技期刊而言,全媒体出版的应用却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已有一些科技期刊同人对全媒体出版加以关注[3-6],但尚未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适用于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
一、优先数字出版(含单篇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是指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版论文或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特点是出版时间快,出版方式灵活。优先数字出版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论文录用即可以发表,一般至少提前3~6个月与读者见面。优先数字出版形式灵活,既可以出版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也可以出版编辑部决定录用但尚未编辑定稿的稿件;既可以期为单位出版,也可以篇为单位出版。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可缩短知识传播周期,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的平均出版周期超过10个月,因此,编辑部缩短出版周期的需求强烈。
二、论文发布形式多样化
1.制作HTML网刊
在科技期刊的全文阅读中,PDF格式在过去的十年中一直是主流模式,因此,科技期刊在其网站发布的论文格式多为PDF版。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PDF全文下载阅读越来越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对读者、研究人员来说,能够提供碎片化、结构化、加以标签辅助的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格式的全文阅读越来越受到推崇。同时,随着电子产品的多样化,手机、平板电脑等方式的移动阅读需求也日益显著,PDF劣势尽现,只有以XML为基础的多媒体出版方式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因此,对期刊而言,HTML格式的论文更利于检索,该格式将论文的章节、图、表及参考文献均进行了结构化、碎片化处理,可实现图、表与公式的单个下载,使读者便于查询、阅读与引用,而论文的点击量与引用概率也会相应增加。因此,科技期刊在网站上发布的论文形式应该逐步由PDF格式向HTML格式过渡,以提升期刊论文的网络显示度。
2.增加多媒体版本
当前,传统的纸质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知识立体化、全方位的获取需求。在全媒体时代,网站发布的论文除了含有纸版刊出的内容,还可将与论文实验有关的图像、视频同时发布,以增大论文信息量,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视频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的新生事物,可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数据分析及结果,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力求直观、准确、专业地诠释学术成果。当前,国内采用视频发布学术成果的科技期刊较少,但国际上已经有期刊采用视频发布学术成果。
另外,科技期刊在发布论文的同时,还可考虑设计对论文的分享、评论功能,以便读者阅读后及时与同行分享,并在线发表对此论文的观点与看法,进而提高期刊论文的互动性与趣味性[7],弥补纸版期刊的局限性。
三、论文推送形式多样化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论文的载体,不仅展示了某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承担着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的重要责任。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除了利用期刊网站发布论文,还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通过邮件推送、微平台(微博、微信)发布论文信息。
本文重点介绍科技期刊如何利用邮件与微信平台主动推送论文信息,以扩大知识的传播效应,增强期刊的影响力。
1.邮件精准推送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何让与本领域相关的学者关注你的期刊,阅读你的期刊,进而引用你的期刊,论文的精准推送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
论文推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确定推送对象为与期刊密切相关的小同行,以提升推送内容的关注度[8]。小同行专家名单可从期刊投审稿系统的审稿专家库、作者库导出,并根据关键词分类,以便精准推送相关论文。
(2)由于许多科研机构的邮箱会自动拦截群发、带附件的邮件,为提高推送邮件的送达率,推送时不要将文件过大的PDF文档作为附件。可考虑在推送邮件中加上可下载本期电子刊全文的链接,一旦收件人对本期内容感兴趣,可方便地根据链接下载全文。当然,前提是期刊网站上制作了相应电子刊以供下载。此举既不易引起专家的反感(邮件过大会占用其邮箱空间),又可引导专家登录期刊网站,查阅相关信息,起到宣传推广期刊的作用。
(3)推送邮件应根据期刊每期刊出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邮件内容可包括本期介绍、导读,如有专刊、专栏或特约综述应特别推荐,以引起读者关注,这也是知识定向传播的一种方式。
2.微信平台发布
当前,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青睐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取相关信息。其中,微信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学术期刊应重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期刊论文相关信息,为读者与行业提供服务。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论文信息有以下两种方式:
(1)进行二次编辑加工,增加可读性。由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知识的爆炸性增长,读者的阅读习惯已由深阅读向浅阅读转变,他们期望能得到最精简、最有用、感兴趣的信息[9]。因此,科技期刊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论文信息时,应对论文进行二次编辑加工,不建议发布全文信息,只需列出论文的基本信息,如: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并配合一些精美图片与重要内容,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在推送论文信息的结尾处,可附上论文的全文链接,一旦读者认为此文是他所感兴趣的选题,并希望由浅阅读转向深阅读时,他可以通过链接阅读原文。
(2)将科技论文科普化,吸引大众关注。科技期刊作为科技论文的载体,肩负着引导大众关注科学、热爱科学的重要责任。因此,科技期刊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论文信息时,可以尝试将晦涩难懂的论文科普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文欲表达的科学问题阐述清楚,使大众能明白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及解决的问题,进而引导大众关注该研究领域,为该领域研究培养后备人才。当然,将科技论文科普化,对科技期刊编辑来说是一个挑战。编辑不仅需要提升专业素养,对该研究领域有深入了解与认识,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编辑无法自行完成此项工作的期刊可由论文作者自愿撰写,由编辑部负责把关和修改,以保证发布内容的准确性与趣味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出版是未来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趋势。科技期刊编辑应根据所在期刊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自己期刊发展的全媒体出版方案,以提升期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1]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7):18-21.
[2]刘光牛.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J].科技传播,2010(4):81-87
[3]郝秀原.医学期刊应加快推进全媒体出版的实现——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14(6)∶1214-1216.
[4]韩锟,黄翊彬,孙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可行性的初步调研[J].出版发行研究,2011(4):67-68.
[5]李雪,邱文静,董艺.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编辑策划能力[J].编辑学报,2014,26(Sup.1):S1-S3.
[6]刘清海.全媒体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期刊研究,2012,278-281.
[7]李雪,黄崇亚,邱文静.科普期刊全媒体出版创意探析[J].编辑学报,2015,27(3):210-213.
[8]郭媛媛,黄延红,侯修洲.邮件精准推送实现学术论文高效传播[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227-1231.
[9]谢文亮,杨小川.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