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抚顺地区杂草稻的防治技术措施
2016-02-24白萍
白萍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试论抚顺地区杂草稻的防治技术措施
白萍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自生稻。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水稻极其相近,目前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近几年,抚顺地区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日益影响到正常的水稻生产和大米品质,必须加以防治。
杂草稻 防治 技术 措施
一、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特征
1.发生及类型
杂草稻的主要类型有:无芒型、短芒型、顶芒型、长芒型,在种植不同水稻品种的田块表现特征亦不同,但以短芒型为主。
2.发生特点及规律
杂草稻具有杂交优势,长势较强,争夺养分能力强,分蘖力极强,植株茎秆强壮,抗倒伏能力强。在水稻中后期生长阶段,杂草稻生育期较水稻提早7~10天。在不同施肥水平的田块,杂草稻的生长高度也不同,但形态与水稻相似。孕穗至抽穗期杂草稻田间表现特别突出,比正常稻高出15~20厘米,发生严重的田块形成两层楼现象,田间呈混杂状况。水稻抽穗时,杂草稻与水稻高度差别不太明显,由于杂草稻灌浆早且速度较快,只有从粒色、粒型上区别;大多数杂草粒色为黄褐色,个别为黑褐色,粒型扁、宽,此时杂草稻部分籽粒已成熟,容易脱粒,糙米表面为紫色或暗紫色。
从田间发生情况看,常年种植水稻的地段田间发生重,新品种不发生或极轻;直播稻和插秧稻均有发生,但直播稻较插秧稻田间发生严重。
二、杂草稻的发生原因
一是随着种子的调入而进入,个别制种企业制种时使用混有杂草稻的种子,或在制种过程中田间拔杂去劣工作不严格不精细,使杂草稻子粒混入商品种子内,最终群众购种后造成大田生产中或轻或重出现杂草稻。二是利通区也有常年种植水稻的小面积低洼地段,田间发生的杂草稻子粒成熟后,一部分落入田间直接成为第二年的为害来源,一部分混入水稻籽粒中,如果自留种也可成为为害来源。
三、杂草稻的防治措施
由于杂草稻与水稻生物学特性及其相近,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1.加强种源管理
制种要严格规范制种程序,不使用混有杂草稻籽粒的种子进行制种,严格落实制种田田间的拔杂去劣工作,从源头上杜绝杂草稻种子混入稻种内传播。
2.加强检疫工作
植检部门做好制种田间检疫工作,对有发生杂草稻的制种田,拒绝签生产地检疫证。
3.加强田间管理
生产中严格做好各项生产管理工作。育秧前,用25%米鲜胺乳油2000倍液严格进行消毒浸种;大田生产中,尤其是低洼地连年种植水稻的地段,在孕穗至抽穗初期要多次严格进行人工拔除,杜绝自己留种。
4.做好宣传培训
农技推广及植保人员要积极做好杂草稻的普查与控害宣传工作;积极做好各项技术培训与服务工作,提高群众识别与防治杂草稻的能力;利用各种手段,鼓励群众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力争压缩或杜绝直播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