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
2016-02-24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教师专业化成为一种思潮,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教育理念更新,并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制度。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群体,同样需要进行专业化建设发展。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辅导员个体层面,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诉求,面对这种诉求,就需要我们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深刻内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
1.独立和全职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应该与非专业进行区别,强调的是一种全职的职业。因此,高校的辅导员要想成为一门专业,就需要保证在专业成员之间拥有共同交流的语言和技能,并且在全日制工作的基础上,从事着与教师、管理人员或者其他社会行业工作人员有区别的职业活动。只有保证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一化,才能真正实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2.组织、制度建设完善
作为一种专职职业,应该建立相关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确保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完善的组织和制度,首先有利于高校辅导员自觉执行相应任务;其次,有利于专业辅导员视野的拓展;最后,还能够与相近的专业形成良性竞争,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本职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协会组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专业独立性,建设符合高校辅导员行为的规章制度,从而对辅导员进行保护。
3.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按照社会学理论观点,一个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主要是由“关于这个专业的知识”和“为这个专业的知识”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指从事这个专业所具备的核心知识,应用到高校辅导员领域就是高校中某个单一学科的领域。后者是指从事该项专业应该具备的一些辅助理论知识,是某个专业知识体系的延伸。高消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还意味着其应该从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专职的教育者,从而缩短辅导员专业化工作的适应期。也就是需要将辅导员专业化进行一个界定,然后形成一个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学科体系。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
1.明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归属
高校辅导员要想实现专业化发展,首先应该将职业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改变过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辅助、兼职角色,明确辅导员的专业化意识。此外,还要做好辅导员队伍内部的层次划分工作,保证不同层次的辅导员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另外,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和资格要求,从而切实保证高效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质量。在招聘辅导员时,应该从应聘者的学历、专业和受教育背景综合进行考察,提高人才招聘的质量。
2.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协会组织
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协会组织,可以显著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建立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组织协会已经成本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最近几年,我国很多高校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的工作经验,积极尝试建设高校辅导员专业组织协会。但是其建设的范围通常局限于本校或者本地区的几所高校,还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辅导员专业协会组织。在未来建设全国性的协会组织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国性的辅导员专业协会组织,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实时共享,切实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3.积极建设各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专业性知识的解答,在学生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等各种问题。因此,高校在招聘辅导员人才时,应该根据本高校内部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数量,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择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专业辅导员。只有做到上述种种才能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1]王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标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01)
[2]王丹娟,刘进.试论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及其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04)
[3]刘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中的偏颇与纠正——基于对文献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4]王丽萍,姜土生.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内涵与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