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教法探析

2016-02-24

中文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方法改革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5)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必修课程,它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方法之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之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有许多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十分重视思政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如何能够提升和改进思政教育和教学方法,做到不仅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还要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职责。

我国一直在教育上付出诸多的努力,并在不断地进行深刻的变革,从中小学开始,再到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课程改革,都预示着我们进步的决心。本文就思政教育的部分教学因素展开讨论,旨在提高教学方法,增强思政建设。

一、思政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思政教育涉及范围很广,《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十分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大一新生开设这门课能够了解什么是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继续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制精神起着积极意义。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它是涵盖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最抽象的科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结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让学生了解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们反抗外国侵略,探索救国道路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华民族不断奋斗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等等。

二、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有一点不置可否的是,很多大学生都认为思政课枯燥无味,没什么用,只要考试通过了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把它重视起来,只注重自己专业课的学习。再加上很多思政教师基本以封闭式课堂教学为主,很少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当然这里也存在许多客观因素,很多专业类高校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不肯投资,很多教师只能通过网络下载有限资料,闭门造车。还有一些教师不热爱教学,只是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从没有想过对教学内容的提高,简单利用互联网下载教案,死搬硬套,为图省事用电子教案代替手写稿。这样做导致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总是由于考试被动学习,完全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加大思政教育改革步伐

我身边曾经有位老师语出惊人,她说没有枯燥的课,只有讲得枯燥的老师。因此我们应该对该专业付出真心、对课堂付出真心、对学生付出真心。

1.教学目标改革

要积极寻找思政教学课程的改革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要突出该课程实用性、教育性和创新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譬如我校在同一年级中有普通高考的学生和专职院校的对口生。他们的基础差距很大,不能简单的用同一种教学方式灌输,这样效果极差,很多对口生都无法跟上进度,这样会导致厌学情绪,甚至完全放弃。所以,我们需要结合他们各自的特点,灵活改变教学目标和计划。

2.教学形式改革

有句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大部分都比较刻板,当今世界如此飞速地发展,教学也应该随之赶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特点探索思政教育的瓶颈究竟在哪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改善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方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既有既定的共同目标,采取的方法又要形式多样。充分展现教师的专长,这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建设,勤下功夫、多看、多想、多动手。夯实专业知识,博众家之长,提高专业技能。要想具有创新性,首先要扎实基础,丰富的知识量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必要前提。没有基础,也就无所谓创新。

在课堂上要灵活把握,严禁自己唱独角戏,要与学生互动起来。寻找学生喜欢的话题和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有必要的话让学生站到讲台上来,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胆量。课上让学生多摘抄、勤积累。毕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让他们在大一的时候就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有助于课下的复习。

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向着这个目标努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要稍加引导,便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给学生布置一个课题,然后分组下去寻找资料,选取其中代表上台进行讲授。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又会增加课本外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寻找案例时会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易于接受。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心态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在日后的改革中找到切入点不断地努力,优化自己才能优化他人。

[1]胡建华,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方法改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思政课“需求侧”
改革之路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