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2016-02-24
(庄河市高级中学,辽宁 庄河 116400)
一、小组合作学习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最初起源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是一位小学教师通过长达十几年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共性以及个性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学习方法,是相当富有创意的。并且,这种学习方法在英、美、德、法、俄等国家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艾莉丝·芒罗曾经高度评价了这一学习方法。其认为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其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不论问题的提出、讨论、研究等步骤还是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的过程,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学习深化有巨大的影响,同时,艾莉丝·芒罗还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小组内的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品质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
二、当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团队资源分摊不均、协作意识不够
由于高中生物常常需要实验来辅导教学,因此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讲,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验次数比较多,实验的内容也相对复杂。从许多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来看,许多情况下,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强。举例来讲,由于学校经费以及一些现实情况的制约,许多学校在分组学习的时候,每一个组别只配发一个显微镜,这样就造成了团队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很多情况下,一个小组内三或四个人甚至更多,往往只有一两个人能够使用到显微镜,观察到一些现象或是细胞组织,很多人都只能够通过这些人所报的数据来模拟一些情况来完成实验。再者,在生物标本制作的同时,往往只需要两个人就足够了,而由于一些实际的问题,一个团队中的其他人往往只能够看着,无所事事。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另一大问题便是团队内的协作意识不够,一些学生因为对学科或对所学内容没有兴趣,便有意无意地脱离了团队,使得团队协作能力下降。
2.学生研究程度不够深入
在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被教师所引导的。而这样的学习特性就注定了学生在高中生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够深入的研究。举例来说,在做“还原糖的检测”实验时,教师往往会先行讲解实验方法,叮嘱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去分组学习、做实验。但是从许多学生以及教师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往往只能够将试验完成,记录数据,对于还原糖的原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更深入的,例如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配比在哪一范围内的反映最明显以及斐林试剂的量以及配比、加入时间等,学生表现出的兴趣却不够浓厚,更别提深入研究了。因此,许多高中生物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研究深度不够,使得高中的生物实验室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这一学习方式背离了初衷。
3.教师的引导性不强
尽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中,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中没有作用。在这一学习方法中,教师不再是“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以及“修正者”。即在学生分组学习的同时不断对其学习的方向以及方法进行修正、引导。但是许多教师却对这一理论有不同程度的误解,其认为应该解放学生的天性,放任其自由学习、研究。从客观上来讲,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引导性的缺乏使得生物小组合作学习陷入了困境。
三、解决高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提高资源数量,加强资源分配,强化协作意识
从资源数量的角度来讲。一方面通过教育财政的支持,可以使得资源数量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社会力量的援助;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讲,还是通过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来使得团队里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到教育资源;从协作意识上来讲,应该强调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加强学生的研究深度
当前,学生的研究程度不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材中缺少研究问题的相关内容所导致的。因此,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的在讲解中加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研究,同时在实验中也积极倡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学生也应该提高自主研究的意识,通过研究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更好的促进未来的发展。
3.加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性
前面提到,教师在这一学习模式中是“引导者”以及“修正者”。因此,相关教师应该重视这一角色。既不过多地干涉学生的研究,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步骤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关心、指导,使得其学习研究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之中。
四、总结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高中教育来讲还是一个新型的课题。在这样的课题面前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与机遇。因此,广大教育者以及学生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这一模式的学习以及改进,促进自身的腾飞。
[1]梁京京.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李伟.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3]施茂庆.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