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分析
2016-02-24
(中共榕江县委党校,贵州 榕江 557200)
一、引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农业模式地位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尝试,激发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潜能,培育、发展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那么,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主要是着力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两个转变”。
榕江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产量高、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农业产业开发的潜力较大,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层面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可利用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体系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导致农业在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上成熟度不足、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上也面临一些问题与困难。
基于以上所述,结合榕江县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充分结合地区实际,提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对加快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榕江县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榕江县农村新型经营组织的模式主要有农业专业合作社、小规模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2007年至2014年,榕江县已成立的萨玛蔬菜、春晖蔬菜、平江小香鸡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家庭农场55户,专业大户10户。农村新型经营组织体系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导致农业在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上成熟度不足,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经营者管理水平较低
榕江县典型的山区县,流动人口较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都是从传统农民过度而来,掌握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知识有限,无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合作社方面,虽然大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都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等机构,但其规章制度不甚规范有的甚至是一纸空文,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
2.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偏小,土地流转力度受限
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往往对土地的需求较大,但在榕江县实现大面积的土地流转有一定困难。
一些企业想要流转土地,但因价格和农民耕种习惯问题,土地流转难以实现。由于无法实现集中连片流转,使得企业不得不在多个地方流转土地,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也很难出现大规模的流转。
3.特色农业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榕江县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是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种植业主要是西瓜、脐橙、蔬菜等;养殖业主要是香羊、香猪、小香鸡等。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相对较小,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专业大户不多,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并未形成规模化,限制了农业特色产品市场的开发。
因部分农业经营组织管理水平相对偏低,致使农产品的成本提高,限制了特色农产品在其他大中城市的流通。再加上,榕江县的农产品的经纪人的缺乏,使得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受限。
4.金融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
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的运行,特别需要资金的投入,由于金融企业受制于风险控制和产权归属等问题,银行对此类贷款往往不是太感兴趣,致使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支持还不够。由于种养大户经济实力有限,一部分没有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无法通过信用贷款、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生产资金。
三、促进榕江县农村新型经营组织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针对农民开展培训,主要以种养殖技术、创业培训、经营培训为主。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在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更多的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另外,在注重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关于合作经济的基本知识、唤起农民合作意识,增强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鼓励探索多种规模经营模式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基本前提是土地流转。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使农民能够取得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在确保不损害农户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让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使农民的收益最大化。
同时,建立县、镇、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保障土地合法有序流转。积极鼓励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升级,探索土地入股合作模式。对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流转合同手续完备、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经营模式高效、带动农民增收的经营模式。
3.加大特色农产品市场开发力度
一是积极引进有深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加工集团,对葛根、百合等农产品产品进行深加工,挖掘市场价值,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二是积极与国内部分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建立专家技术服务站,开发特色产品,提供种养殖技术,实现技术推广。
三是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特别要注重对本地市场的开发,实行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加强对小香鸡、香羊、香猪等特色农农产品的宣传。
4.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完善农业保险服务
进一步培育发展职业农民,整合农业、科技、劳动等相关部门教育培训资源,启动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按照农民意愿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可以依托榕江县高职业技术学校,组建榕江县农民培训中心,满足规模经营的劳动力需求。
对脐橙、蔬菜等优势产业要进一步打造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增强市场。政府部门应牵头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组建专业经纪人队伍,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发布市场信息。对于优势产业,要进一步延伸服务,分享仓促、运输等环节利润,确保农民收益最大化。
政府要以社会福利为出发点,通过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社会福利。在增加农业补贴总量的同时,强化财政对其购买农机、农业保险的补助力度。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
目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要转变职能,努力创新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服务和支撑体系。政府要积极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捍卫农民各项权益,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法律救助和保护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发展,具体包括支持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拓展网点开发业务,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6.加强技术推广和龙头企业带动
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的联系和合作,加快技术进步步伐,积极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等,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政府应鼓励农技人员创办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企业的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建设多渠道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健全的销售渠道以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1]李永安:《中国农户土地权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
[2]榕江县农业局植保站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