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离“全球制造中心”有多远

2016-02-24

环球时报 2016-02-24
关键词:局限制造业印度

环球时报/2016-02-24/ 第15版面/国际论坛 /作者:张家栋

王玉柱先生本月23日在《环球时报》14版撰写《别过于轻视“印度制造”》一文,认为“印度制造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市场上的一支新兴力量”。然而笔者认为,印度偏爱宝莱坞式宏大开场,印度制造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印度确有一定优势:印度人口超过12亿,平均年龄26岁,潜在劳动力供给充足,且成本比较低;印度与几乎所有大国关系良好,西方国家对印度高科技转移门槛也相对较低;印度民众对政治制度的认可度高,对政府权威的服从程度高,社会管理成本比较低,因此积累了大批私人资本;印度约有2亿人的日常语言是英语,与国际主流社会接轨容易;印度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但上述因素是印度长期以来就具备的。要把发展潜能变成经济动能,印度还需要突破一系列障碍。

一是文化局限。印度具有很多热带民族的类似文化特征,重后世主义的宗教信仰,轻视现世成就与努力;善于个人表达,轻于实践与行动。很多印度家庭稍有些钱就要聘请司机和保姆,否则就不体面。这使得印度的官方失业率只有3.5%左右,比美国和欧洲还要低,但创造的制造业产值只占GDP的17%左右。与此相比,印度消费占GDP之比高达64%,不仅高于中国,也高于欧洲和日本,可用于再生产的财富积累严重不足。

二是制度局限。民主虽好,但它与印度的多元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造成印度政治透明与腐败并存,竞争与低效同在。劳动法规、环保法规、征地法规和碎片的税收体系,长期困扰印度经济,并且很难根治。在去年的世界银行全球经商指数上,印度排名第130位,非常靠后。

三是社会局限。与很多大国不同,印度没有经历现代社会革命,社会沿种姓、宗教、语言、民族、种族和地域等传统界线展开,相互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限。这限制了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与阶层之间的流动,打击了正常竞争,也削弱了不同群体之间相互合作与学习的潜能。

四是教育局限。在印度,高质量的精英教育体系与低质量的普通教育体系并存。这一体系在培养了大批国际化精英的同时,也让多数印度民众难以享受现代教育的福利。印度虽推行免费的基础教育,但识字率只有71%左右,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印度人口过于年轻,人口数量优势要想转化为劳动力红利,还需要很大的教育投入,也将与长期经济发展竞争有限的资源。

简而言之,印度制造计划虽然提高了印度的经济可见度,也吸引了一些外资,但并没有改变印度经济发展的传统障碍。并且,这种计划在印度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2011年,国大党政府就提出过类似计划,一些细节几乎完全相同。但结果却是:2014年,国大党因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和腐败猖獗而下台。因此笔者认为,印度制造业会有所发展,但能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很难确定。▲(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局限制造业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最高警察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图画的局限
父与子
印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