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因监测及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2016-02-24李沃林帅志勇罗秀芳李韶忠莫艳玲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6年6期
关键词:死因东莞市死亡率

李沃林,帅志勇,罗秀芳,李韶忠,莫艳玲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523)

2013~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因监测及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李沃林,帅志勇,罗秀芳,李韶忠,莫艳玲

(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523)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亡水平及恶性肿瘤死亡谱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因监测资料,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应用DeathReg和SPSS16.0软件对常住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累计监测人口387 162人,年均监测129 054人,信息系统报告死亡病例1 325人,其中男性死亡766人,女性死亡559人;平均死亡率为342.23/10万,其中男性报告死亡率为366.68/10万,女性报告死亡率为313.58/10万。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伤害,分别占总死亡的44.8%、22.3%、11.1%、4.5%和4.0%,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亡的86.6%。40岁以下死亡构成占比较低(118例,8.9%),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构成比逐渐增高,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全部死亡构成的73.7%。男性、女性死亡病例均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构成比占全部男性、女性死亡总例数的67.3%和82.4%。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98∶1。40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较低(32例,10.9%),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也逐渐增高,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构成占全部死亡的53.2%(157/295)。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东莞市桥头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中,男性多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

死因监测;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流行病学

居民死因监测是通过持续、系统的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2]。死因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公共卫生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制定相关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3-4]。而恶性肿瘤是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5-6]。分析死因监测对象的主要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并进一步分析恶性肿瘤死亡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居民恶性肿瘤等主要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亡水平及恶性肿瘤死亡谱的特点,为相关部门制订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3~2015年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资料

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登记录入的所有东莞市桥头镇2013~2015年的居民死亡信息数据。人口资料采用桥头镇公安部门掌握的人口数据。

1.2 方法

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进行死亡登记,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定期向市公安机关户籍部门收集人口资料,死因编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标准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采用DeathReg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者构成比表示。

2 结 果

2.1 死亡水平

2013~2015年累计监测人口387 162人,年均监测129 054人,其中男性共监测208 900人,女性共监测178 262人,男女性别比为1.17∶1。三年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死亡病例1 325人,其中男性死亡766人,女性死亡559人;平均死亡率为342.23/10万,其中男性报告死亡率为366.68/10万,女性报告死亡率为313.58/10万。最高诊断依据为临床及以上诊断依据者占全部报告总数的78.87%,最高诊断单位为县区级以上的医院占74.91%。

2.2 死因顺位及构成

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伤害,分别占总死亡的44.8%、22.3%、11.1%、4.5%和4.0%,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亡的86.6%。男女性的前3位死因相同,男性意外伤害的死因构成排名第4,高于女性。具体死因顺位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2013~2015年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因顺位及构成

2.3 不同性别年龄死亡率分析

0岁~组死亡率较高,为527.4/10万,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降低,15岁~组死亡率最低,而从50岁~组起居民死亡率大幅上升,8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达16 035.7/10万。男性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均较女性高,男性、女性死亡率也均表现为在50岁以后大幅上升。见表2。

表2 2013~2015年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死因的性别、年龄分布

2.4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

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98:1。死亡年龄构成分析发现,无论男性、女性,死亡构成的年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亡构成比逐渐上升,55岁以后达到峰值,随后保持平稳趋势,75岁~组最高,之后又呈下降趋势。40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构成占比较低(32例,10.9%),随着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也逐渐增高,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构成占全部死亡的53.2%(157/295)。男性、女性死亡病例也均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构成比分别占全部男性、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总例数的54.5%(107/196)和51.5%(51/99)。见表3和图1。

表3 2013~2015年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性别、年龄分布

3 讨 论

死亡率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危害的重要指标。目前,危害东莞市桥头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伤害,这5大类疾病合计占总死亡的86.7%。刘贵浩等[7]对广东省8个死因监测点死因分析显示,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居民的总死因、男性死因、女性死因前3位排序一致,男性意外伤害的死因构成排名第4,高于女性。意外伤害死亡构成男性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职业暴露、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8-9]。提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将是东莞市桥头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10]。

图1 2013~2015年东莞市桥头镇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年龄分布图

东莞市桥头镇居民的全死因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在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的年龄分布显示,0岁~组和1~5岁组死亡率较高,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从50岁~组起居民死亡率大幅上升,8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到最高;构成比分析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全部死亡构成的73.7%,男性、女性死亡病例均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构成比占全部男性、女性死亡总数的67.3%和82.4%。5岁以下婴幼儿及60岁以上老人,由于自身免疫力、自我保护能力更差,这部分人群是慢病防控工作应当重点关注的人群。应当考虑扩大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覆盖面,提高新生儿疾病诊疗技术,降低5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率[11-12]。针对老年人群,要全民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以60岁及以上人群为重点,定期进行体检及重点疾病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从而降低人群主要疾病的死亡率。

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98∶1,这可能与男性的职业暴露、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13-14]。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而40岁开始死亡比例明显增加。因此要全民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以40岁及以上人群为重点,定期进行体检及重点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从而降低人群恶性肿瘤的死亡率[15-16]。恶性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除了针对个别高发癌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所对应的高发肿瘤进行相应的一、二级预防工作,从而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7-18]。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居民的疾病谱、死因谱也在发生着改变,目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东莞市桥头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5岁以下婴幼儿和60岁以上老人是重点关注人群。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中,男性多于女性,死亡集中在老年人群60岁以上老人人群。因此,根据居民死因的特点,应积极探索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模式,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状况、降低人群死亡率。

作者声明:本文第一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利益冲突:本文全部作者均认同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1] 底秀娟,李少芳,轩水丽,等.2009~2011年河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数据报告完整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2):4187-4189.

[2] 窦 斐,陈 辉,姜广启.2011~2013年天津市西青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4):1939-1941.

[3] 潘敬菊,张 岚,张庆军,等.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评价2009~2011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完整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1):36-38.

[4] 江国虹,张 辉,李 威,等.天津市利用全死因监测系统开展吸烟归因死亡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3):381-383.

[5] Moon EK,Oh CM,Won YJ,et al.Trends and age-period-cohort effects on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 of cervical cancer in Korea[J].Cancer Res Treat,2016,159(3):395-406.

[6] Youlden DR,Cramb SM,Dunn NA,et al.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female breast cancer: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screening,incidence,survival and mortality[J].Cancer Epidemiol,2012,36(3):237-248.

[7] 刘贵浩,耿庆山,薛允莲.2009年广东省居民死亡情况及死因分析[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2,32(3):619-621.

[8] 陈青山,周荣群,沈超华.广东省五华县2008~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81-183.

[9] 徐胜平,张德楷,喻同琦,等.2008~2012年湖北麻城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7):608-611.

[10]丘文清,琚雄飞,刘雪梅,等.惠州市2007~2011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1718-1720.

[11]刘佳慧,黄广文.湖南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死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72-75.

[12]闫淑娟,朱雪娜.2003~2012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6):484-490.

[13]陈万青,郑荣寿,曾红梅,等.1989~200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性别和城乡差异以及平均年龄趋势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10):796-800.

[14]梁圣勇,李 凯,龚继勇,等.2006~2012年山东省肥城市食管癌和贲门癌内镜筛查结果分析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7):549-553.

[15]Wei WQ,Chen ZF,He YT,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a community assignment,one-time endoscopic screening study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J].J Clin Oncol,2015,33(17):1951-1957.

[16]Meves V,Behrens A,Pohl J.Diagnostics and early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J].Viszeralmedizin,2015,31(5):315-318.

[17]陈莉莉,张小栋,刘玉琴.甘肃省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实施现状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6):479-184

[18]肖春丽,游 凯,程文龙,等.北京市顺义区大肠癌筛查745例肠镜检查结果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6,29(4):239-241.

Surveillance of Death Causes and the Mortality of Malignant Tumor in the
Bridge Town,Donggu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13 to 2015

Li Wolin,Shuai Zhiyong,Luo Xiufang,et al(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ridge Town,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323,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rtality and mortality ofmalignant tumor in the Bridge Town,Dongguan City,to provide basis for develop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M ethods:The monitoring data of death cause of residents in the Bridge Town of Dongguan City were collected from 2013 to 2015.Classification of death cause was cod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ath Reg and SPSS16.0.Results:During the year2013~2015,the monitoring population was387,162,annual average number of monitoring was129,054,reporting 1 325 death by information system.Among them,the male death 766 were male,559 were female.Average mortality rate was 342.23/105,the male mortality was reported to be the 366.68/105,female mortality rate was 313.58/105.The top five death causes wer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alignant tumor,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endocrin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injury,which accounted 44.8%、22.3%、11.1%and 4.5%、4.0%for the total death respectively and 86.6%in total.The proportion was lower for the population younger than 40 years-old(118 cases,8.9%),and the proportion of was increasing.The death proportion for age older than 60 years was 73.7%.Male and female mortality case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ged 60 years and older,which constituted 67.3%and 82.4%of th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in all males and females.In death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the number of mal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and the sex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was 1.98∶1.Malignant tumor mortality of population younger than 40 years was relatively lower(32 cases,10.9%).The proportion was increasing with the age.The elderly population over 60 cancer deaths accounted for 53.2%of all deaths(157/295).Conclusion:The diseas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malignant tumors,respiratory diseases are the main diseases that endanger the health of residents in Dongguan City Bridge town,the propor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death is higher for men than women.The elderly population over 60 is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malignant tumor death.

Death Surveillance;Malignant Tumor;Mortality;Cause of Death;Epidemiology

R73-31

A

10.3969/j.issn.1674-0904.2016.06.007

2016-05-14

2016-08-28

李沃林(1980-),男,广东东莞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基层预防工作及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死因东莞市死亡率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居民死亡现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