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6-02-23栾源清
栾源清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长海 116500)
浅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栾源清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长海 116500)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关注学生成长的学科,注重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认识.其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思想性等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成为有爱心、责任心和良好品质的人.教师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导者,其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准确设计教学目标、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等.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教育一直在寻找既培养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又能正确引领儿童道德情感的途径.因此,国家提出的教育方针由原来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提出落实素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期,世界教育提出需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国在2014年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针.核心素养是开启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其目标更明确.
余文森曾说素养是素质加教养的产物,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素养完全属于人,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使人成其为人,并且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1]核心素养的含义自提出以来,便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路大家各抒己见.目前,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核心素养的含义便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大连市再次提出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之所以重申此话题,是因为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直存在问题。品德和社会学科在课改的道路上所出现的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注重语数外,轻视品德与社会
学校、家庭、社会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学校,教师备课不及时、私自让课、占课现象屡屡出现,有些学校领导对此却视而不见、任其行之.甚者,有些学校安排两份课程表,一份为平常上课所用,另一份虽按照国家课程要求设置,但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所用.对于孩子所要学习的所有学科,有的家长偏重于语数外的学习,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种轻视是导致品德与社会课不能很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原因.
(二)开展教师研训工作困难多
目前,在小学中很少成立独立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而是把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同科学、信息、综合等不同学科教师划分到一个教研组.为教师提供的研训活动,一般是教师代表参加培训,全员培训次数不多,其结果是经常受到培训的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很快,而其他教师教学水平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以致教师的教学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三)关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出现融合度不高、没有目标检测标准等问题,导致无法衡量目标达成情况.课堂上以知识教学为主,如何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学法、明辨事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提升德行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被严重忽视.教学方法呆板简单,有些教师不注重方法的选用技巧,课堂上一问到底,一讲到底,一读到底;有些教师注重选用教法,但对各种教法的程序不清楚,只是简单布置自学、研讨、提问、调查、合作等任务,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学生很少能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和思想.因此,这样的学习过程很难帮助学生提升生活质量和个人品格.
三、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做好每门学科教学,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得以训练.轻视品德与社会学科不能实现素质教育,更不能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各地教育部门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都需要抓住根本问题,端正教育态度,寻找扎实有效的培养方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得到真实提高.
(一)提高学科教师的核心素养
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关注他们的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情况.加强学科专题组建设,注重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校以外的教研培训机会.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自己要自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例如,阅读和品德与社会课相关的内容,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报纸、电脑、手机、广播等途径关心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发生的时事政治事件,提高政治觉悟,扩大观察问题的视角;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实践,增强生活体验,积累生活经验.
(二) 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标准是为了引领教学实践,教师只有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例如,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画画我们的教室》一课,有的教师把重点集中于如何把教室画得更像更好这一问题.其实如何绘画是美术课的教学任务,不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应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了解教室每一角落的特点和作用,从而深入熟悉、喜欢自己的教室,加深对自己学习地方的情感.因此绘画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观察理解和感悟我们的生活,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通过内化和外化,使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合理应用教材内容,既要走进教材,也要走出教材.教材中给出的内容大都是教学应用的案例,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课本内容是教学法、教想法、教做法的载体和范本,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引领和拓展,用上面的学法、想法、做法带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领域,提升学生素质和修养.《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四大件的变迁》一课,其内容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四大件”的两幅物件图,以及小学生一家人对“四大件”的简单介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本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时间、质量、先进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进而认识到社会发展之迅速,同时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想未来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教学路径,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想象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期望、创造等核心素养均在这一课中得以培养和发展.
(三)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评价教学成果的指标体系.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和认真落实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设立,不能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裂,而是要把其作为一个必须抓牢的整体,在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其行为动词一定是可以测量的、可以评价的,从而便于教师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标准,不是教师的活动,而是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根据教学目标实现的评价结果,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
(四)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设计流程
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调研中发现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很多教学方法:调查法、小组合作法、问题解决法、自学法、辩论法、填表法等.教材中的内容,若学生自己能够看懂就选择自学法,需要大量资料的时候选用访问调查法和资料查阅法,遇到两难问题的内容采用辩论法…… 但往往出现以下情况,学生自学任务不清楚,自学完之后没有反馈,教师和学生都不清楚自学的情况怎样;小组合作时只让几个学生讨论一下,能说的多说,不能说的少说或者不说,没有具体要求和指导;或者只让学生提问题,下一个环节便与学生提问的问题完全脱节……因此,教学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限制.教师上课选用教学方法时,需要把教学方法的程序研究透彻,并且规范使用.如在解决应用问题过程中,既要有提问环节、解决问题环节,又要有交流展示、经验总结环节,甚至还要有继续追问的环节.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的教学流程就像一篇好文章一样,各环节起承转合流畅、矛盾冲突提神、语言平易好懂、没有固定模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中第一个主题《早市引出的问题》教学时,她首先从课题入手,提问学生:社区有哪些活动需要我们参与。然后以在社区里开设早市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现早市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对其进行辩论,最后提出发扬优点和弥补缺点的建议.在这一教学流程中,需要学生关注社区生活发展现状,思考各种社区活动的优缺点,明白自己怎样参与社区生活,怎样解决社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每个环节中,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有关的学生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发展.
(五)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每项教学内容都是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仍然要从生活出发,最后回归生活.因此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
生活中最常用的地理知识是外出走亲访友、参观学习、旅行等,品德与社会课需要的不是学习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比如要到某地旅游,需要了解某地的具体地理位置、经过的路线、可乘坐的交通工具、该地的气候特点、经济发展情况、风俗饮食、特殊景点等.这一查阅或者旅行的过程,就是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学习与历史相关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意义等,关键不是强求学生记住历史事件,而是让学生认识到小到个人、团体,大到国家、世界,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起因,并且解决问题的手段决定了事情发展的结果,学会理性分析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六)实现与其他学科教学或教育活动的整合
品德与社会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与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项活动相结合.比如,品德与社会课可以与语文课整合的内容有:记录社会调查体会、撰写建议书、学习近代史体会、讲讲战斗英雄的故事、给远方亲朋写信等.品德与社会课可以与数学课整合的内容有:统计家里一周的花销、计算每项开销占总支出的比例、测量身高体重臂长、学习使用比例尺制图等.品德与社会课可以与美术课整合的内容有: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设计不同的路标、绘制各种图例等.品德与社会课可以与班队会活动整合的内容有:做文明少年、关心班级、关心同学、热爱祖国等.每一种整合都是为了更系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同其他学科和活动的有效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每节品德与社会课都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试验田,教师应该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以及如何检测培养的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以及学习基础的现实,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整合多种资源,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将会很好实现.
[1]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OL].(2016-04-13)[2016-05-1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13/07/13374762_550173660.shtml.
[2] 人民教育.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么课改要提核心素[J/OL].(2015-11-04)[ 2016-05-17]. http://pkuyuwen.org/?p=48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7.
(责任编辑:邓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