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储存品质变化与环境关系研究

2016-02-23徐佳璐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储存玉米环境

徐佳璐

(哈尔滨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玉米储存品质变化与环境关系研究

徐佳璐

(哈尔滨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0)

摘要:玉米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如果储存时间过长或保管不善,往往会使粮食失去应有的食用加工品质,甚至发热,霉变,有害有毒物质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粮食的陈化。现通过对不同储粮温度下玉米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在低温下玉米储藏品质较为稳定;在高温下,玉米各储藏品质指标均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玉米的脂肪酸值变化较为明显,且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而发芽率则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变缓,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研究高大平房仓储粮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脂肪酸值受温度条件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上升越快。

关键词:玉米;储存;环境;品质变化

玉米是黑龙江的重要粮食作物,用途广泛,既可以作为粮食又可以加工成饲料,玉米储藏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品质和经济价值。玉米在库存储藏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玉米的储存时间太久或者保管过程中管理不善,就会使它的食用、加工品质降低,营养成分发生变化,甚至引起发热或者霉变也就是发生陈化[1]。因此,研究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的存储指标变化规律以及变化情况与储粮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摸索出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改善玉米库存储藏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材料和方法

试验仓选择:本实验选定的实验仓为哈尔滨市国家粮食储备库43-1号仓,长30m,宽15m,粮堆高6.2m,仓容量为2000t,于2013年3月入库黑龙江地产玉米,代表数量为1868t。

入库玉米质量情况:容重689g/L,水分13.8%,脂肪酸值32.4mgKOH/100g,杂质0.7%,生霉粒1.2%,不完善粒5.4%,发芽率82%,无异常色泽和气味。

试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扦取样品,设4个角和中央共计5个监测点,4个角距离边缘0.80m,每个扦样点垂直分布如下:第一层(0~5cm),第二层(15~20cm ),第三层(3~5m)和第四层(5~6m),共计四层。每个监测点每层取样量一致,均为1kg玉米样品,用国家标准的2.5mm虫害选筛进行筛选,记录每个监测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同时测量并记录各个监测点的温湿度。

每月一次按照监测点采集样品并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水分检测按照《GB 5497-19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进行,脂肪酸值检测依据《GBT 20570-2015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附录A》进行,生芽率检测依据《GB/T 5520-2011 粮油检验 籽粒发芽试验》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储藏过程中玉米储存品质变化规律

脂肪酸值变化情况:在存储过程中,玉米的脂肪酸值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7月到10月脂肪酸值的增长较为明显,实验开始阶段也就是7月初,脂肪酸值为30.6mgKOH/100g,到了10月末,检测脂肪酸值为46.8mgKOH/100g,平均每个月增长4.05mgKOH/100g;而从11月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末脂肪酸值的变化趋缓,只从10月末检测的46.8mgKOH/100g增加为到3月末的49.6mgKOH/100g,平均每个月增加0.56mgKOH/100g。接着,从3月末到6月末,脂肪酸值增长速度再次有所回升,从3月末的49.6mgKOH/100g上升到6月末的57.2mgKOH/100g,平均每个月上升2.53mgKOH/100g。

储藏过程中玉米发芽率变化:在存储过程中,玉米的脂肪酸值水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7月到10月脂肪酸值的增长较为明显,实验开始阶段也就是7月初,从74.25%下降到66.25%,平均每月下降2%;而从11月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末发芽率的变化同脂肪酸值一样大幅趋缓,只从10月末检测的66.25%下降到65.00%,平均每月仅下降0.25%;接着,从3月末到6月末,发芽率下降速度再次有所回升,从3月末的65.00%下降到62.33%,平均每个月下降0.9%。

2.2结果讨论

由试验记录分析可知,随着季节变化,储粮仓内外温度与粮温均发生明显变化,7月初到10月末以及第二年的4月到6月间粮温相对比较偏高,尤其是夏季能够达到20~30℃,在这个时间段内玉米的陈化现象较为明显;而冬季气温较低,粮温也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一般为在5℃左右,玉米的陈化趋缓。这充分说明了粮食陈化速度与环境密切相关,高温会使得陈化速度加快,因此不同季节储粮管理方案要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分别设计。

随着季节的变化,储粮仓内外的湿度波动比较小,尤其是仓内湿度比较稳定,始终在68%~78%范围内波动,仓外的湿度随季节变化,相对于仓内变化略大,在70%~94%范围内波动。在试验过程中,仓内外的湿度始终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这初步说明了环境湿度对玉米储存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变化不存在直接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试验仓储粮环境相对比较封闭,水蒸气不能够自由的出入粮堆,因此影响相对较小。[2]

参考文献:

[1] 李里特.粮油储藏加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熊鹤鸣,庞和诚,田智军,等.陷阱测虫器与扦样器对高大平房仓储粮害虫调查结果的比较[J].粮食储藏,2003(6):43-46.

收稿日期:2016-02-29

作者简介:徐佳璐(1985-),女,黑龙江安达人,硕士研究生,粮油检验工程师,主要从事粮油质量监测工作。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8.053

中图分类号:S81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8-0065-01

猜你喜欢

储存玉米环境
收玉米啦!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环境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