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管理的优化空间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6-02-23郭伊琳
郭伊琳
(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09)
科研项目管理的优化空间及发展趋势研究
郭伊琳
(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09)
阐述科研项目管理的独特内涵及其特点,在基本管理概念中分析指出了其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管理性和培养人才的功能性等主要特征,论述科研项目管理优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优化提升与改进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即从制度层面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培养全面型主动更新管理知识和与科研人员成功互动的管理团队,依托高科技信息化实现管理创新,并对科研管理活动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信息化、精益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科研项目管理;优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项目管理的系统理念和实施规则已在多个行业领域被广泛采纳和应用。科研项目管理是指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对某一领域科研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它既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特征,又由于其特有的科研管理属性及内在要求,与通常的建筑工程、制造工程和企商业营运等方面的项目管理,在共性的基础上又有所不同, 是涉及了作为项目(课题)的科研活动各个环节的一种综合性管理。目前,各行业大力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浪潮,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增强国家整体实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国管理理论和管理机制的运作实际,在充分把握和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从事科研项目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重视和研究科研项目管理自身的独特性,关注其管理要素理论的前沿发展,以不断拓展、完善管理知识和实践体系,进一步提升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水平。
1 科研项目管理的特定内涵
我国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概念和定义是在2001年首次由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推出并组织实施的[1]。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协调沟通管理和项目的综合管理。以项目为核心,从项目的概念出发,贯通了项目的开发阶段、实施执行阶段、成效和终止阶段,形成了项目管理学的体系框架和应用方法。
与上述阶段相对应的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的先期可行性论证、项目规划与立项、项目承担人员与项目预算、项目可控时间与执行措施,以及项目的成果与总结验收等,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项目管理理论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科学研究的实质来看,科研项目一般都属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其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创造性、路径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效益或成果转化往往不尽为显性显现,又使得科研项目管理呈现了更为复杂的特点,具体如下。
1)科研活动的原创性、竞争性以及探索开放的特点与规律决定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更加具有开放性。科研项目的根本价值,在于它对基础科学和技术应用产生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在科研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探求进取的精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研项目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以人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活动相融合的系统的管理[2]。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指的是系统本身同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属性,科研管理体系的这一特征尤其突出。科研管理应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时间、信息技术和相关理论、经验知识,科研人员与其他各类资源的关系是一种在不断变动中的非平衡关系,如果要在其间寻找实现预定目标最佳的组织安排和管理方法[3],开放性管理无疑是一种最切合实际的科学的选择。舍弃封闭、单向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在科研立项、项目审核、质量和进度监督、成果验收评价和推广等一系列管理环节中,充分引入课题负责人制度、招标竞争机制、激励科技创新机制,还有研发人员自行组合立项、开门聘请各方专业人士进行评审和协调资源力量等,在这种动态的开放式管理中,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优势互补,让管理与技术研发创新紧密结合,让科研活动与社会、教育、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科研管理者则在开放性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新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将为科研项目管理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2)知识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又一重要特征和内涵。科研项目的展开属于密集型的知识活动,从事研究者拥有的知识和科研项目管理知识,是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最重要的资源。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其他资源(如资金、材料、时间等)会消耗、流失,知识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不断被丰富、发展,并且具有可共享性。知识资源的特性为科学研究和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作为科研管理内涵的知识管理而言,科研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如下2个策略层面。
a.尊重个体化的知识管理。科研工作的创新设计和成果,往往出自研究者长期积累的专业化知识与个性化思考,这些在业内又被称为隐性知识。应建立充分人性化的科研管理制度,从制度和管理细节尊重研究人员的个体化和隐性知识,运用各种统筹协调方式,去调动和组织进行研究者之间、不同专业的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促进知识资源的传播和增值。
b.科研项目管理者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准则,建设科研项目管理知识库,运用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形成整体工作链。对涉及的科研资源和文档、数据等,进行科学有序地审核、分析、分类、归纳和通联,为科研人员及其科研活动提供知识服务,并做好研究成果的评介推广和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
3)科研项目管理还具有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人才发展的鲜明功能特征。科研活动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科研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贯穿着集中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和出成果出人才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中,还有多部门之间,跨行业、跨区域或国际合作项目的项目里,都需要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去引领与整合各类资源,做大量的组织、咨询、筹划和沟通协调工作。通过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托现新时代科技领军人物。
2 科研项目管理的优化与改进
科研项目管理要为日益走向开放、合作的科研活动营造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环境,推助实现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便要在管理意识、管理策略与方法上深入地探索其科学规律,根据时代变革和科研现实的需求,不断进行自身系统的提升与完善,实现科研管理的优化与创新。笔者认为,在一般项目管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科研项目执行中的特点,在掌握全过程立体管理的同时,从制度层面,建立复合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建设全面型的能主动更新管理知识和技能、与科研人员成功互动的科研项目管理团队,实现以高新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创新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中亟需优化拓展的几个重点方面。
2.1 激励机制
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现代管理学中,来自于世界著名学者有关人的激励-开发的理论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1-2020年)》。科研领域是人才资源集结的重镇,依据法规原则,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市场机制和文化环境的科研项目管理激励制度,科学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内在驱动力,保护和开掘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只有通过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以及根据人的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而采取的激励措施,有机综合、同步地实施时,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4]。对于科研项目激励机制的改进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探讨。
1)激励体系应有多层次性和差异化设计。应满足各类科研对象、科研人员的需要,适应科研活动本身的个性化、类别或个体的差异性,如基础学科项目和应用学科项目的生命周期往往差别很大,成果效益也分为显性和隐性;科研人员老、中、青各阶梯人群,其内外需求、自我满足程度都各有特点。应区别对待不同学科的项目,不同层次的人才,包括绩效考核、物质津贴奖励等在内的激励重点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2)真正做到公平激励。包括:a.项目立项、评审、考核和成果认定等环节上在正视差异的基础上做到公开、公正;b.根据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基于人对自己因成绩所获报酬前后相对量的对比而确定报酬是否合理,设置恰当的缓级递进式目标激励,或增加创新性成果奖酬的比重,使科研人员在完成既定目标时获得心理满足和由此确定个体成就报酬的合理性,从而更有益于由管理的动机激励转化为研究者的自我激励。
3)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全面覆盖。激励是管理策略,也是管理手段。科研人员不仅有利益需求,更有精神需求、进取需求和权益需求。除了物质奖励和精神的鼓励、荣誉称号,访学交流、培训和进修等都可分对象分时段纳入激励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激励模式。
4)将激励制度化。许多地方和单位的科研激励政策和措施缺乏系统地规划,各部门之间有时各自为政、互相沟通不畅,难以保证激励环境建设。应设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激励制度,将刚性激励和柔性激励相结合,以持续性地、最大化地体现激励效应。
2.2 科研项目管理团队
现在是瞬息万变的时代,也是各行业项目管理遍布各地、蓬勃发展的时代,这对科研项目管理团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项目管理多元化的、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建设全面型的能主动更新管理知识和技能,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能与科研人员成功互动的管理者队伍。有学者曾以逻辑维度、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划分建构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三维结构,其中的逻辑维度即指项目的各级管理者,认为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项目管理者肩负着不同的责任。为了说明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管理的重要作用,可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增加一个管理层次维度[5],深入学习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知识,持续深化拓展管理知识结构,有助于科研项目管理者的自我定位和明确职责方向。在管理实践中,根据项目实施的周期环节和资源调配、风险预测等情况,能够适时调动知识储备和信息化技术等应用技能,灵活统筹协调,及时调整掌控。
拥有先进管理理念、成熟的科研项目管理者的另一个鲜明特征,是与科研人员形成了良好的、默契的互动关系。在执行工作程序和规范管理中,主动加强与对方的交流沟通,与科研人员的探索思想和独立意识平等对撞,互相作用,遇到问题便得以积极化解,从而创造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提升科研环境的整体品质。
2.3 创新管理
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渐发达,数字经济正快速推动着经济发展。不进则退,应该是科研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以高新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管理创新,建设信息化科研智库和研发管理平台,是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的核心智能支撑与新技术手段。大力推进具有信息通联技术与语音图像识别、海量数据处理和深度学习等多类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使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在转型的同时实现创新。
管理层次减少,组织结构更为紧密且富有弹性,管理空间随之扩大,且更具有灵活性。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科研项目的目标、时间进度等进行度量与监测,依据精准数据制作可量化的风险预案,建立提供质量审核标准和相关决策依据的经验数据库等,从而形成自成体系的、可重复使用的管理方案,使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处于一个不断改进、更新的动态循环中。
3 科研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科研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科研项目管理的多元化、国际化。以高新信息技术为支撑,国内外市场和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直接促进了科研项目管理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跨国企业与医疗、科技、教育和体育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境外项目和国际间合作项目都日益增多,项目的规模、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科研项目管理所运用的管理形式和方法也多有不同,在资源主体、投资融资渠道和运作方法上呈现多元态势。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增多了文化上的沟通,使科研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形成了更大的共识面。
2)信息化。时值方兴未艾的信息化时代,科研项目管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增强国家核心实力和现代企业强化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重要工具。高新科技创新的步伐逐渐加快,信息集成化创新加速,其与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持续深入,使新技术代际周期正在缩短。数字计算的疆界在不断拓宽,智能互联必将催生更广泛的创新。
3)精益化。经过数十年的理论和实践积累,现代项目管理进入精准项目管理要求阶段。目前对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公认为精准管理的成功是形成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5个显著特征:价值性、独占性、不可复制性、难以替代性和延展性[6],这同时反映了科研项目管理走向精益化的趋向。
[1] 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伟. 科研管理中的复杂性分析[J].科研管理,2002(2):13-17.
[3] 霍亚楼.项目管理基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4] 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5] 孙荣霞.中外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48-50.
[6] 利镇有,何继善,王孟钧.精准项目管理能力维度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8):1-6.
责任编辑 马彤
Discussion on the Optimizing Spa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GUO Yilin
(State Grid Energy Institute, Beijing 102209, China)
Introduce the uniqu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basic management concepts, analyzs and indicat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enness of the system,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training etc. Discuss the demand of optimize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of further optimization.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which builds the complex multi-level incentive mechanism from the system level. Develop the well-rounded active update management knowledge wit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successful interactive management team. Relying on high-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realize management innovation,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Finally, sh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on activ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
G 311
A
郭伊琳(1981-),女,工程师,主要从事企业科技管理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