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2016-02-23张明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牧草畜牧业草地

张明均

(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贵州 独山 558203)

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张明均

(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贵州独山558203)

我国具有广阔而丰富的草地资源,草地类型多样,优良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发展草地畜牧业丰富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长期过度放牧、掠夺式经营以及虫鼠害的影响下,生态环境恶化,大面积草地退化,草地承载力下降,严重影响草地畜牧业的稳定、高效和持续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现状、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浅析了如何提高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率的相关对策,为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草地畜牧业

为适应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需求变化,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将成为必然趋势。21世纪国家提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强调实施退耕还林和草原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这表明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受到重视。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草地资源作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逐渐出现了超载过牧的不良现象,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性生产发展。只有提高我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尽快建立起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机制,改善和恢复草地资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升草地资源管理水平,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1 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的内在联系

1.1草地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养殖业中耗粮型家畜的数量一致居世界顶峰,如猪肉产量占世界近50%,而草食型家畜如肉牛、奶牛等经济型、优质高产型数量却远不足发达国家。我国草地面积400万km2,年产饲草3亿t,年产牛羊肉1000万t,饲草转化率3%左右,生产效率非常低下,如何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是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南方草地开发缓慢,已建成的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不到总草地面积的4%,再加上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与科技支撑,导致人工草场建设普遍存在品质差、经营粗放、效益低等缺点,生产规模得不到扩大,不能满足草地畜牧业稳定、优质、高产的需要。这也是我国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的矛盾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升整体养殖业的产品质量,增加养殖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1.2草畜配置不合理

草地资源区域性的分布决定草地畜牧业畜禽种类的组成,如寒冷的北方草地主要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甜高粱、高丹草等,畜牧养殖更多的是羊不是牛;而南方主要种植皇竹草、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紫花苜蓿等,而且地形多山、局域空间相对狭窄,畜牧养殖更多的是牛。这就是草地资源中饲草料与环境对草地畜牧业的选择结果。

所以,只有在保护草地资源生态性的原则下,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如何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

2.1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草地健康存在、牲畜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草地畜牧业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受传统文化、教育科研、法律政策及经济等综合要素制约。适合的管理要保证草地不发生退化而健康可持续存在。

(1)保证合理放牧饲养+补饲饲养,生长季节充分放牧,非生长季节利用秸秆舍饲补饲+反季节性牧草种植,既有利于食物的有效供应、满足家畜的需求,促进饲料的最大化利用,从而降低产出成本,又有利于减缓草地压力或实施健康草地管理。

(2)做好防虫防害工作,在草地利用中,进行草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成为其中的关键要素。特别在高温季节,能够极大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从而给牧草的产量与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相关部门以及相关政府就要相互合作,并做到提前预防、提前防治等工作,在最低程度降低病虫害产生的危害。

(3)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农牧民对自己所承包草场的使用、受益、管理、建设、保护等权利与义务,同时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增加草地建设的积极性。

2.2实施围栏封育、划区轮牧

合理放牧的本质是优化草地牲畜饲养。因为草场的现状生长承载不了牲畜发展的需要,必须遵循草畜平衡原理进行合理放牧。围栏封育和划区轮牧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资源在合理范围能提供给家畜最大的饲养效率。而且进行围栏划分还能对草层的高度、生物量进行控制,以保证草地的养分。其次,实现围栏划分还能提高草地供给量以及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家畜生产的有效性。

2.3加强草地改良

改良退化草地需要从改善土壤环境和恢复原有植被两个方面展开,只有草地有了健康的土壤环境,才能生长出优良的牧草,才能有较高的生产力,这对草地资源的利用率贡献最大。

国外草地改良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发达程度一直高于国内,国外改良草地主要依靠先进的机械作业,措施有草地打孔,增加土壤透气性,注射式施肥:使用机械进行液态肥料施肥,更加有利于土壤吸收养分,减少地表径流对肥料的冲刷损失,同时将肥料直接施加在牧草根系生长区域,更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多功能补播牧草,一次性完成划开草皮、切根松土、播种、覆土镇压和施肥喷药等。而我国草地退化程度和退化类型各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土壤板结程度远高于国外,采用的改良技术主要有围栏封育、浅耕翻、切根松土、补播、施肥灌溉等方式,机械化程度不高,所以机械的设计理念和方式还应多借鉴国外的。

2.4对草地资源进行生态保护

草地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二元属性,在国外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特别重视草地资源的生态保护,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保护天然草地并开发人工草地方面实行了非常严格的保护制度。在我国,就应该高度重视和培养人们自身形成草原利用与积极保护的意识,这样不仅能提高草地的利用效率,还能维护草地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2.5加快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进程

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进程可以采用主动型恢复和被动型恢复。主动型恢复就是对退化严重的草地,进行系统外的投入,并施以各种技术措施:人工种草、水播、除杂草、刈割、覆膜和利用共生菌等,以恢复草地植被。例如,我们可以建立高效优质为主体的牧草混播草地,如白三叶+黑麦草,这不仅改善草地土壤生态条件,提高草地供氮营养能力,还提高了牧草的品质与产量,最终使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被动型恢复就是对生态系统破坏不严重的,辅以管护措施,实现自我修复。

2.6加强草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如建立良好的水利设施、草地围栏建设、饲草料储备设施等,加强草地整体环境的建设和维护,提升草地资源的整体供应能力。

为提升我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率,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充分认识草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尽快改善和恢复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提升草地资源管理水平,延伸草地资源的利用年限。

[1]高雅,等.草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现状及其发展建议[J].草业学报,2015(1)∶141-157.

[2]周道玮,等.中国草食牲畜生产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1,31(6)∶21-25.

[3]周道玮.草地畜牧业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J].草地学报,2013,21(2)∶207-213.

[4]刘金祥.中国南方牧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周忠宇,等.高丹草的特性及生产管理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2)∶123-125.

[6]李海鹏,等.美、加、澳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比较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4,(7)∶16-19.

[7]呼天明,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饲用价值及其4与环境的关系[J].草地学报,2001,9(2)∶87-91.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2.010

猜你喜欢

牧草畜牧业草地
映像畜牧业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草地上的事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Laughing song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