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信俗趣谈

2016-02-23文图林长华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帝君及第孔庙

文图/林长华

高考信俗趣谈

文图/林长华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诸多考生、家长、老师的心。高考,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备受关注。在古代,科举相当于当今的高考,是许多学子进入官僚系统的主要途径。为了金榜题名,人们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与今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求神拜佛,各种迷信招儿层出不穷。

吉祥饰品JI XIANG SHI PIN

古代,家长对孩子的祝福祈祷无处不在。有的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给他们佩戴带口彩的吉祥饰物,长大成人后穿衣戴帽、言谈举止也充满着对科举考试的敬畏和祈祷。帽饰、发饰、佩饰、挂饰几乎囊括了所有科举吉利题材,有状元及第、二甲传胪、连中三元、五子登科、五桂联芳、独占鳌头、蟾宫折桂、魁星点斗、鱼跃龙门、一路连科、状元荣归等等,不一而足。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秀才去赶考,临行时,其父亲为了让儿子考出优异成绩,特意捉了一只知了(蝉)放在秀才头巾里。进考场后,忽然知了鸣叫,引得考生们哄堂大笑。主考官厉声训斥秀才,秀才如实相告: “家父说把知了放在头巾里能图吉利,考个头鸣(头名)”。

祖坟风水ZHU FEN FENG SHUI

古代人们相信能否考中与祖坟风水有关。清代李调元《淡墨录》(卷一)记述,当年安徽全椒出了一位榜眼叫吴爵。吴爵及第前,他的曾祖父曾请一位福建的风水大师简尧坡为吴家卜择一块风水宝地。有一天,两人同往梅花山寻“龙穴”,路遇大雪,便一同到附近酒楼吃饭。风水大师倚槛远望,无意中发现,在三里外有一块久寻不得的风水宝地,餐后,风水大师带着吴爵的曾祖父来到宝地,明确地说:“葬后君子未即发,至孙乃大发,发必兄弟同之。对面文峰秀绝,发必鼎甲,然稍偏,未必鼎元,或第二、第三人,亦不仅一世而止。”不知是巧合还是精神的激励作用使然,后来,吴家果然兴旺发达,子孙接连科举及第,进士出了好几个。到吴爵,还考了全国第二名,即榜眼。

拜考神

拜考神也是旧时祈求考中的常见做法,古人一般公认 “文昌帝君” 为考神。古代很多考生在临考前都会虔诚地到文昌帝君祠祭拜他。另外,在开考前夕,还有拜祭孔庙活动,以求孔子的博大才识给他们带来好运气,能考上中意的高校。在福建东山岛礁头村有一座始建于宋代,全岛目前惟一的“孔圣庙”,这也是全漳州市寥寥无几的孔庙。每年中考、高考前,十里八乡的学生及家长带着各种各样的供品,到 “孔圣庙”祭拜祈愿,络绎不绝,比年节还热闹,一些考生家长在向“孔圣人”喃喃祷告之余,还将子女姓名、考生号以及心愿事先写在红纸上,塞在香炉下。据了解这是为缓解考前压力和紧张情绪,寻求心理慰籍;再者大多数家庭受传统文化影响,祈求“孔圣人”保佑自己的子女考入中意的高校。有的在高考录取如愿以偿,便会出资三两百元献映电影表示酬谢还愿。村民们点赞:“放电影让孔子公观看很好,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孔子这位名扬海内外的大教育家,宣传和弘扬孔子的人性美德与和谐理念。”学者认为,考生拜孔庙习俗自古就有,清朝乾隆皇帝给孔庙题匾称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所有读书人的老师,古代参加科举的考生都要拜孔,以求得金榜题名。考生拜孔子,祭拜祈愿,实际上是一种尊重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港台地区,现代高考的迷信色彩仍十分浓烈。拜朱文公(朱熹)就是最为普遍的做法。朱文公(朱熹)通过创立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他所创立的学派史称朱子学(闽学),汇集了当时主要的儒学学派(濂学、洛学、关学)之大成。他始创“四书学”把儒教创始人孔子、孟子和他的学生曾参、子思的经典论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成一个系列。港台人认为朱文公是实实在在由人至神,可与“文昌帝君”平起平坐的神袛。每年高考前,许多港台考生的家长习惯领着孩子到朱文公祠庙祭拜、许愿,并将考生的姓名、考生号、心愿写在红纸片,放于朱文公神像前或香炉前,祈祷孩子考出好成绩。

福建东山岛的孔庙

考生和家长在孔庙孔子神像前祈拜。

人日吃粥REN RI CHI ZHOU

端午包粽DUAN WU BAO ZHONG

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以图吉利。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端午节过后,就是台湾一年一度的大学考试,考生家长特别看重端午节包粽子。因为包粽与“包中”谐音,许多做父母的都会亲手给孩子包粽吃。有的寺庙举行别开生面的祭夏粽活动,父母带着考生前往参加,向文昌帝君献上包“文昌粽”的原料,保佑孩子顺利考中。街市除了有浓浓的过节气氛,还有莘莘学子的祝祷声,“包中”之声不绝于耳。

每年正月初七习称人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

近些年高考,在考生和家长中,流行的迷信做法之多,几乎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其实,这些方法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但对于考生发挥水平考出佳绩没有决定性作用;甚至,会给考生将“神灵护佑”变成心理依赖,影响考生正常的发挥,到头来帮了倒忙。高考是对考生平时学习的一次综合检阅,考生能否考出好成绩,基于平时的勤奋进取和真才实学。高考前的复习时间有限,考生应该把最重要的心思放在用功读书上,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缓解不安情绪,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即可。

猜你喜欢

帝君及第孔庙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两难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帝君教子记
帝君求子记
《帝君求子记》
全国孔庙知多少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先辈”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