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葚与少年

2016-02-23

辽海散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铁岭利民小宇

杨 红

桑葚与少年

杨 红

杨红

笔名悉由自然,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昌图县作家协会会员,《昌图教育》特约撰稿人,《东北新闻网》通讯员。任教于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实验小学,省级优秀课教师,科研课题获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文学作品曾发表于《辽宁作家网》《辽海散文》《现代作家文学》《辽沈晚报铁岭版》《铁岭日报》《铁岭广播电视报》《东北新闻网》《铁岭教育信息网》《普教研究》等。获2015年铁岭“荷出此言”征文大赛散文类三等奖。

桑葚,小巧的身姿,籽粒饱满,似一穗穗紫色的火焰。酸酸甜甜的滋味,淡紫色的汁水,让人难忘。更有桑葚故事,永存记忆。

打开抽屉,一张四寸黑白照片出现在眼前。照片中是四个笑意盎然,青春洋溢的少年,一个男孩,三个女孩。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感染着看过照片的每个人。

那是30年前,我们正当少年。初三,同班,同学。他叫小宇,上学比较早,比别的同学都小两三岁,是我们大家的小弟弟。他个子不高,圆圆的脸蛋儿,胖乎乎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很惹人喜爱。虽小却爱学习,重情意。

一次下课,他来到我跟前,说:“你给我讲讲这道题,行不?”因为当时我是班里的学霸,又喜欢帮助同学,别人有问题,都愿意问我。看着这个小不点儿。我说:“不要对我叫名字,叫我姐姐,以后有不会的题,我都给你讲。”他笑了,点点头,露出一脸的真诚,看来是很愿意我做他姐姐。从那以后,我就有了小宇这个弟弟。他倒是不常问我题,但是却挺关心我这个姐姐的。我们和班里的另外两名女同学利民和冬丽也是好朋友。在学校,我们一同学习,一道玩耍。

有一次周末,我们齐聚冬丽家,冬丽的父母都去上班了,她家成了我们的乐园。冬丽把我们领到她家后院。哇,那里有一棵大桑树,树上结满了果实,绿绿的叶子,紫紫的桑葚。小宇迫不及待地爬上树去摘桑葚,他很灵巧,一只手抓着树,一只手摘桑葚,摘一颗,向下扔一颗,我拿着一个小盆儿在下面接着,利民和冬丽捡着掉在地上的。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小盆桑葚。小宇跳下树,用紫色的小手抢过小盆,大声喊到:“开吃!”我们一同围过来,你一颗我一颗地吃起来了。等吃完了,大家抬起头来,都哈哈大笑起来。只见我们的嘴都变成了紫色,牙也变紫了,舌头变黑了。我们都指着对方,利民笑弯了腰,冬丽笑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乳白色的裤子也染上了紫色。这时,我说:“别笑了,咱们去拍张照片留念吧!”大家都赞同,我们一路说笑去照相馆拍了照。四个青春少年,四张美丽笑脸就这样被定格在桑葚成熟的季节。

中考后,我去了师范院校,另外三个好朋友到高中学习。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但心中的友情,谁都不曾忘记。30年后的一天上午,我上完课在办公室处理业务,突然收到校长发来的短信:“今早有个人找你,电话打到我办公室!他说是你的初中同学,叫小宇,他的手机号码是……”

我迫不及待地把电话拨过去。“红姐,我终于找到你……”电话那边是小宇激动的声音。小宇告诉我,他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事业做得不错。他说,他一直把我们四人的照片,放到小镜框里珍藏。他还嘱咐我:“红姐,我知道你喜爱写作,你要边写东西边喝点茶才好……”过了几天,我收到了小宇从北京寄过来的武夷岩茶——老枞水仙。此时,我们的同学情、姐弟缘,已成为一种浓浓的亲情,亦如那紫色的桑葚,酸酸甜甜……

责任编辑 王英林

猜你喜欢

铁岭利民小宇
铁岭雷锋纪念馆
看水 听涛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铁岭关
猜猜我是谁⑨
猜猜我是谁⑤
铁岭关
济公与飞来峰
猜猜我是谁